國務院特色小鎮的樣板案例,積木易搭3D數字博物館“搶風頭”
在剛剛閉幕的第三屆安仁論壇期間,在古鎮老街三館合一的華公館裡上演了「唐朝下午茶-中國古茶器數字藝術展(3D)」,這是該館建立至今首場線上線下結合的3D數字藝術展。

安仁論壇是為了踐行 2014 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 年)》和 2016 年國務院印發的《關於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若干意見》的戰略部署,由國務院參事室及中華文化促進會共同發起的,每年在成都安仁舉辦一屆的高水平論壇。

在安仁論壇期間,這座文博特色地標的華公館如今迎來了一大批法門寺地宮出土藏品,以3D全息影像等方式呈現,讓大家近距離感受文物魅力,讓人大飽眼福,
「唐朝下午茶-中國古茶器數字藝術展(3D)」技術方案提供方,正是深圳積木易搭科技技術有限公司,如今在3D掃描建模及3D數字化應用領域風頭正勁。
為什麼選擇與積木易搭合作?
當今文博世界與科技的融合及相互促進,特別是新一代3D數字化創新技術已經滲透到文博展覽的各個環節。三維數字化技術在某種程度上引領著展覽形式、推廣營銷以及未來產品應用等各個環節的變革。
積木易搭在3D掃描建模、3D數字化應用領域有著多年的技術積累,藉此成為安仁古鎮——這座國務院參事室及中華促進會共同指導建設的特色小鎮,創新技術應用的戰略合作伙伴。

▲對文物的高保真3D建模是構建裸眼3D全息影像的前提
一件文物,如果保留下來了真實的三維資訊,就能做出一模一樣的模型。文物界首先需要對文物進行高精度建模,但傳統3D掃描是往往只能夠採集三維結構資料,對物體表面顏色等資訊難以採集,甚至對很多顏色和複雜結構很挑剔,造成該技術在文物界的應用有很大的缺陷。
積木易搭自主研發的新一代三維掃描器直面上述難題。以箱式自動化三維掃描器Magicbox魔盒為例,同時採集文物的幾何結構和表面紋理資料,精度在0.01mm,這個精度等同於還原了1/10頭髮絲厚度的細節特徵。

與普通的平面掃描或相機拍照相比,積木易搭三維掃描器準確、快速、無需貼點,並有多角度、精細化的特點,可以將文物的三維資訊、彩色紋理更加完整地採集到計算機內。新技術讓文物建模工作如虎添翼,以往需要花費2-3天時間建造模型,現在靠三維掃描不到15分鐘就可完成。
正是基於積木易搭領先的3D掃描建模技術,才有機會將全息、AR/VR、虛擬互動等現代科技與唐朝的古茶器進行完美結合,通過虛擬演繹與實物互融再現大唐茶器、茶禮,成就了積木易搭與安仁古鎮跨界合作之旅。
從3D掃描建模到3D全息影像,積木易搭的3D數字博物館方案
據積木易搭古鎮3D光影數字展專案負責人介紹,從文物3D掃描建模、展廳設計、內容製作到場地搭建,前後週期僅需2個月,步驟包括前期與文物館溝通,瞭解文物內涵,然後調整修改設計。
3D數字化在現階段並非顛覆式創新,在國外應用相對成熟。因此,通過合理佈局和內容設計,在互動性和視覺效果上,讓觀眾感受唐朝古茶器以及古代茶文化不再是遙不可及。

首先在形式上,將看、聽、玩、觸多種感官形式結合在一起,把虛擬跟現實完美融合在一塊。進入“唐茶氣韻”,由多臺高清投影組成的媒體系統刺激感官;在“牡丹花苑”,是結合腳步走動,虛擬牡丹花的層層綻放;裸眼3D全息投影豐富而有趣,畫面格外精美;在“一片茶葉的旅行”鏡面廳,美輪美奐的光影的變化中完成一次跨越千年時光的穿越之旅;結合唐朝書畫的展廳,觀眾可以通過觸碰“池缸”鯉魚,收穫美好祝福。

其次在內容上,增加了歷史文化場景,相當於增加了故事的角色,使唐朝茶器文物的故事更豐滿、完整。每個展廳都是經過精心挑選,體現“以小見大”的作用,即從普通的書畫中也能探索唐朝時期的茶文化歷史。

▲積木易搭為3D光影藝術展提供全套設計方案
最後在渠道上,還通過釋出小程式“安仁華公館”,遊客在手機微信端也能夠體驗。

在現場,我們看到最受歡迎的是裸眼3D全息影像展區,基於高保真三維掃描建模,古茶器文物的動圖看起來就像懸浮在空中,十分的逼真。
| 從樣本看未來主題展覽的新形式
文化傳承的方式需要跟上時代進步的速度和水平,如何讓傳統文化活在當下,緊跟時代,走向未來,一直在探索、嘗試和改進。
其中,所有的主題展覽都需要面對一個現實的問題:年輕人對嚴肅的傳統文化不感興趣,但對有新意的內容表現形式比較關注。
透過安仁古鎮華公館3D光影藝術展,積木易搭給國內主題展覽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形式上通過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創新,更加入多種文化形式,在內容上,用更加生動有趣的方式把文物或工藝品故事講述好,給人們提供一種接觸、體驗文化的新路徑。
當然,這種方式既不是單純的櫥窗式實物展出,也不是完全虛擬3D數字化喧賓奪主。
文博工藝品領域的行業人士更要看到,三維掃描技術、3D列印技術是文物資料採集和修復的新手段,通過三維數字化技術手段,在不對文物造成損傷和破壞的情況下,能夠將採集到的文物資訊轉換為資料模型,更準確、更完整地為文物留下高精度的永久數字化檔案,通過快速獲取物體三維幾何資料和紋理資料,完成對文物的虛擬修復。
期待未來積木易搭能夠給中國越來越多的博物館\主題展覽帶去新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