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業1年後,從外企採購轉行網際網路,我只用了2個月
二面結束了,經理和HR直接告訴我可以來上班啦~ 其實從一面之後,我就強烈感覺這家公司會錄用我,果真!
從5月25號開始正式為轉行做準備,到7月25號拿到心儀的Offer,我用了2個月的時間。玩了將近一年,沒想到能這麼快找到新工作,而且是轉行到我喜歡的職業。
畢業2年待業1年,從零售業採購員轉行成為旅遊公司的新媒體運營,我都做了什麼? 我把這段經歷做了個覆盤,希望對想轉行的你有一點點鼓勵或幫助。 目錄如下,
1.我的轉行背景
2.我的轉行準備
3.我的面試、求職經驗分享
4.待業一年,我是怎麼調整心態的?
先說說我的背景
2016年大學畢業,我進入一家做建材零售的外資企業擔任採購。採購部是零售業的核心部門,當時部門只有兩個應屆生,其他都是工作多年的老油條。可作為核心部門人員,說實話我的工作並不忙,幾乎不加班。
零售業不加班?可見這個公司業務有多差。不過背靠世界500強的母集團,公司不差錢,用我經理的話說: 這裡適合養老。
當時在猶豫要不要離開時,還看到這樣一句話:怎麼判斷自己是否該辭職?
—— 看看周圍在這工作多年的同事,他們的生活是不是你想要的。
於是我看了一圈身邊的人,發現他們的“悠閒生活”我並不嚮往。又和同職位年輕點的同事聊了聊,驚覺大家居然都想辭職,遂,我最先這麼幹了。
不過在這件事情上,我的做法有點欠考慮,辭職得太突然,連下一步該怎麼走都沒想好。不過我當時手頭還有餘錢,所以就先浪了浪,結果這一浪就是一年。
一、轉行前奏:我為什麼想做網際網路運營?
這一年的前半年我心很大,甚至還去四川玩了一圈。到了後半年我開始著急了,但又不想病急亂投醫,於是開始去煩身邊的朋友,問他們有啥建議意見。最後還是大學同學建議我去試試網際網路運營,並給我推薦了暖石。
其實在這之前,我就很看好網際網路行業,運營也是我目標職業之一,於是報了名,準備好好學習,畢竟這樣才能增加轉行成功的可能性嘛。
換句話說,做這個決定,我已經經過了一年的思考, 各方面想得比較周到,行動起來也少了很多思想上的糾結,心裡是有譜的。
二、轉行進行時:我是怎麼準備的?
在正式開始學習之前,我就為自己定了一個計劃:一個月刷完課程,一週成功入職我的目標公司——一家做出國遊的網際網路公司,主要業務平臺是微信號,和我的目標職位新媒體運營如此相配,讓我覺得前途十分光明。
這裡 建議大家如果有條件的話,是可以先定一個求職目標的,這樣可以讓你更有動力, 在聽課學習的時候也可以結合目標公司和目標崗位去思考。
我本著一個月完活兒的心態,積極刷課,只用1周時間,就學完了第一、二階段的課程。
這裡有兩個小小的建議:
▶1. 第二階段有關於營銷思維的部分很重要, 我雖然學得很快,但都能大概保證聽課質量。
▶2. 在正式開始聽課之前,你可以先做預習。 我當時在暖石的社群搜到一位無名學長寫的營銷課總結,他把所有“獲取有效流量”的知識點總結成一張腦圖。

我差不多用半天時間把這張寶貴腦圖手動加自己理解抄了一遍。這樣我在聽課時,它講的是哪有什麼用,我心裡就很有數了,刷課效果大大提高。
進入到第三階段的微信實操,我開始申請自己的微信公眾號,一邊刷課程做作業,一邊寫了5篇文章,之後開始學習在知乎平臺的引流。

先給各位大概講講整個階段,我的學習過程吧:
我挺願意寫文章的, 但是特別反感去知乎回答問題引流……這樣就導致我拿到offer的時候,在知乎上只回答了6個引流問題,公眾號的關注人數也不是很多。
有很多同學會擔心,自己公眾號的粉絲太少,會不會影響找工作,我是這樣想的: 公眾號的關注人數除非超短時間內引流個千八百,否則二百還是三百關注,對人家公司來講沒什麼區別。 畢竟,誰會關注芝麻的大小?
所以,我在公眾號粉絲不到200的時候,就準備去面試了。
不過有個前提是, 我能保證我寫的每一篇推送文章的質量。我能拍著胸脯說,我每一篇文章裡的每一句話,都有它存在的意義。
後來再結合我3次面試經驗,個人感覺:大家說的新媒體運營啊,花20%時間寫文章就可以了,我們 重點是調查!引流!搞社群!做活動!促活拉新為有效流量而奮鬥!
怎麼說呢,道理是這樣,但像我這樣一個沒經驗的菜鳥,能應聘上新媒體運營,就算KPI是拉新促活,但也絕對離不開寫文案這條路。
新媒體運營,寫好文案是我的及格線,有效流量是我的優秀線,都不能及格,談何優秀。
在這個過程中,隨著效率的減慢,我自己的進展也變慢,目標早就已經由1個月入職調整到了2個月入職。
接下來具體講講在這個階段,我是怎麼學習的:
我的公號定位是PPT教程。
選擇這個定位是我想偷懶。教程多好寫啊,雖然錄製操作很麻煩,但從不缺寫作題材。
在其他同學費盡心思想自己寫篇什麼內容的文章時,我只用開啟自己早早想好的文章目錄,從裡面挑一篇順眼的題目錄制GIF動圖教程就可以。而且只要我保證教程質量,通過這類文章來吸引粉絲是比較容易的。

但面試時,我有點後悔做這個定位。PPT既不能鍛鍊文案水平,也不和哪些行業沾邊。
所以,這裡建議如果有暖石同學還在猶豫微信定位選什麼, 不仿先思考自己想去哪個行業,做和目標行業相關的定位。 為什麼我自己目標旅遊業卻做PPT教程... ...後悔了~
三、轉行高潮:我的求職經驗分享
進入到找工作的階段,一開始我就被打擊了一番——最開始的目標公司直接在投簡歷環節就把我pass掉了。一下失去目標的我開始猶疑要不要堅持找旅遊業。
這一猶豫就是半個多月的時間。我每天反覆在拉勾和boss直聘看行業、找公司,也不投簡歷也不勾搭hr,效率和心情都達到最低谷。
我自己想找哪種職位呢,我是這麼想的,當然你也可以參考參考:
1、首先行業是自己喜歡至少不排斥的。(我還是想去旅遊業,社交平臺,影視文化等我也不排斥)
2、行業發展不超級朝陽但至少也要持續穩定。(醫療、教育、產品靠譜的垂直電商等也是可考慮的方向,區塊鏈和P2P金融我倒是直接Pass)
3、新媒體運營在這個公司裡有一定地位。(新媒體運營不只是公司覺得應該做一個公號放點公司文化的東西,公司套考核粉絲閱讀量)
4、1-2年後,這份工作至少能保證2點:第一點我的文案水平做到寫某一類文得心應手(不是每天想方設法去貼上更改別人的文章),第二點對這個行業有透徹的看法,甚至有資源,能讓我輕鬆跳槽。
5、在條件都滿足的情況下,能去大公司就去大公司,去不了大公司找個boss很厲害是你真心佩服的小公司也OK。
7月16號我終於把自己簡歷搗鼓清楚開始正式投遞,收到了4份面試邀請。
去面試的第一家是個第三方旅遊公司,背景寫著清華碩博團隊帶隊發展快前途好,最吸引我的是註冊資金5千萬,看起來好有錢。由於這家公司我在網上沒搜到資訊,再加上入職意願也不強烈,就沒做作品。
不過我提前把之前做零售業採購的工作,按照使用者/市場調查,調整商品和供應商,銷售資料反饋,再次調整商品和供應商從未銷售增長的思路整理了一遍。面試時也能當個談資。
小暖點評:當你以前的工作經驗和運營一點都不沾邊該怎麼辦?可以按照做運營必備的營銷思維,把以往的工作經歷做個梳理,讓對方看到你的思路。
面試過程一直是對方介紹自己的專案,有自己的業務渠道。聽著有人有錢還挺好,但對方非認為所謂使用者調查,資料反饋沒有用,製造爆款提高閱讀量才是正常的,還說咪蒙邏輯思維寫文章前肯定沒做調查,人家沒有目標使用者傳播量就是廣,我表示很無語。
還有就是他講到我入職後的工作是寫文章宣傳公司,KPI只看點選量和點贊數,換句話說我的工作和公司業務並沒有直接聯絡。考慮到以上種種,我放棄了。
第二次面試是拉勾的一家旅遊公司,面試過程我表現很差,也踩了一些坑。這裡分享給大家。
我應聘的崗位是新媒體運營,但是去面試時才得知該公司的新媒體已經有人在管了,這次主要找的是旅遊編輯,著重要求ps和視訊軟體操作……而我只帶了幾張PS作品過去。 所以在面試之前一定要搞清楚對方想招什麼樣的人。
還有,面試過程中,HR問我為什麼想轉行,我傻傻地說出了自己覺得零售業沒前途這種話,對方有很大異議。但是後來再往回找補已經晚了,面試官對我的印象很不好。所以大家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 千萬別貶低自己以前所在的行業,給別人留下個眼高手低的印象,儘量從個人選擇方面去回答。
雖然以上兩次面試我自己的入職意願也不強,但兩次都失敗對我打擊還是有的。
痛定思痛,我又停止了投簡歷, 把前兩次面試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及一些可能會被問到的問題,全部羅列出來,一字一句寫在紙上,然後思考怎麼解決會比較好。
因為知道自己對旅遊業的瞭解不足, 所以我把旅遊做的比較好的平臺都找了出來,把他們的模式評價和對比、在網上能看到的使用者經營資料都查了個遍,做到心裡有數。
接著我接到了現在入職的這家公司的面試邀請。
這是一家專門做新疆定製遊的旅行公司,之前做新疆旅遊雜誌的,在新疆第一,後來轉做旅遊,今年正式營業,半年時間在馬蜂窩上的銷售成績排到前幾,團隊很不錯。
透露一個小技巧,我之前在拉勾上委婉地勾搭了一下對方,表示關注公司有一段時間了,很贊同公司的垂直業務模式。 我想可能是因為這個,才得到面試機會的吧。
初試前我做了 面試作品 。發現公司公號在去年就沒更新過,閱讀量也很少。然後按照暖石製作面試作品的課程走,分析了旅行和新疆相關公眾號的文章,羅列出我入職後會在公眾號上寫哪種型別的文章,以及為什麼要這樣寫的原因,還列舉出了文章標題。

我還表示,如果入職,怎麼去協調馬蜂窩客服做客戶調查,然後根據調查結果選擇推廣渠道和優化文章等等,把第二階段我所學到的營銷思維給充分地利用上了。
正式初試時,我的自我介紹主要說了: 1我為什麼轉行,2以前的零售業工作看似和新媒體運營沒關係但工作思路相似,3我對公司的關注很久了,很認可公司的發展思路。4我掏出了我的ipad,告訴對方我還做了份PPT。
從面試官表情,我看出對方挺有興趣,就友好地說了句:那我先簡單講講我的作品,都在PPT上面,您聽完有任何問題可以問我。
在一通講解之後,Boss表示認可我的思路,但公眾號可能和我想的有些偏差,然後從公司發展到公號內容,全都跟我說了一遍。
小暖說:我們面試的時候,很有可能會遇到“我們公眾號可能和你想的有些偏差”這類消極的反饋,是正常的現象,畢竟我們不是公司職員,對公司的具體情況不瞭解,但作為一個應聘者講講你對對方公司的看法是態度好的表現。
經過這麼幾場面試,我的總結是:面試不理想,不一定都是自己的鍋,尤其是我這種天生不善交際不愛交際的人,第一眼過去和麵試官沒對上眼,後面心態很容易崩。所以, 面試失敗了不要因此氣餒,相信自己是最棒的,只是沒遇到合適的機會而已!
第二天我收到複試通知,對方要求我針對他們公眾號的運營做份方案,我花了差不多1個小時做出了PPT。 原則就是: 瞭解公司做公號目的,找清重點,把暖石上學的引流思路和對方公司的發展線路對上。
複試時我講了我的思路,相互交流了一下做垂直旅行的發展方向,之前惡補的旅遊業知識在這裡就用到了。然後面試結束,對方就問我什麼時候可以來上班。
從2017年6月裸辭,到拿到Offer,已經過去了1年零1月。 我終於可以鬆口氣了。
四、我是怎麼調整待業的心態壓力?
這裡簡單分享一下2條經驗:
▶1. 多和朋友、父母交流,紓解壓力。 我的父母、朋友都瞭解我的情況,我裸辭也沒有瞞著任何人。反而我會時常問他們,你覺得我做哪一行比較好?他們也會根據自己的經驗以及對你的瞭解給出建議。
▶2. 不要覺得待業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不願面對前路,每天自唉自嘆才是丟人的事。 待業在家不可怕,經過這一年,我想清楚了以後的發展方向,這可能事其他人得花好幾年才能想清楚的事。
如果一定要我總結這一年怎麼過的,就是:擺正心態,定好目標。
最後想真心對還在苦苦求職的小夥伴說一句,加油!我待業一年的都過來了,你這才空窗幾十天,1個月,沒什麼大不了。
如果你和她一樣想0基礎進入網際網路行業,送你一個非常實用的資源大禮包。
關注公眾號「 暖石網 」,ID:nuanshi100,在公眾號會話頁面回覆關鍵詞「 小暖 」,免費抱走包括【簡歷模板+面試技巧+面試作品模板+面試經驗分享+網際網路運營技巧幹貨】等等在內的求職資料大禮包。目錄如下,

關於如何轉行網際網路運營,還可以先看看這些:
ofollow,noindex" target="_blank">小暖老師:零基礎小白,如何進入網際網路市場運營、市場營銷崗位? 小暖老師:跳槽轉行做運營,需要準備些什麼? 小暖老師:如何高效地入職新媒體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