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過節你過劫 美團點評 拿什麼去盈利
一年一度的十一黃金週剛剛結束,攜程、飛豬和途牛等酒旅業務頭部企業相繼發出了自己十一黃金週成績單,但在一片歡騰聲中卻唯獨少了剛剛以500億美元市值登陸港股市場的美團。
據商務部檢測到的資料,今年十一黃金週期間實現國內旅遊收入5990.8億元,達到了2017年國內全年旅遊收入5.4萬億元的10%,對酒旅業務而言,十一黃金週直接決定著全年業績的好壞。
根據9月27日美團點評釋出了2018半年報顯示,美團外賣雖然業務體量不斷上升,但僅僅只有8%的毛利率,反而是到店、酒店及旅遊業務超過90%毛利率的業務是美團盈利的主要支點。
既然到店、酒店及旅遊業務是美團盈利的關鍵,在十一黃金週期間,美團的表現又是如何呢?
美團掉隊了
十一黃金週期間,攜程在全國各大機場均設立了專門的客服人員,僅10月1日到10月3日攜程在機場的線下服務已全力幫助了近10萬旅客順利出行。
在境外遊市場方面,途牛則是成為了遊客的首選,僅僅是緬甸路線出遊人數就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66%。主打票務系統的飛豬平臺,十一期間更是門票整體出票同比增幅約50%。
今年的十一黃金週,傳統的幾大酒旅票務平臺都賺得盆滿缽滿,可作為後起之秀的美團,截止現在仍舊沒有公佈自己的成績單。並且根據不少商家反映,在非節假日尚且有一定客源的美團點評酒旅業務,在十一黃金週卻莫名其妙的偃旗息鼓,明明是出遊高峰期卻在某些地方還非節假日時週末的客流量大,很顯然全民出遊的十一黃金週美團掉隊了。
節假日不可用 美團點評的十一劫
“節假日不可使用”這是消費者在十一期間使用美團點評最常聽見的一句話,雖然近年來美團點評一直在拓展到店業務,但因為客流量的不穩定在節假日客流量高峰期間,美團直接喪失了對商家的控制力。
在十一黃金週開始之前,美團點評幾乎沒有推出任何有力度的十一促銷活動,不管是針對商家還是消費者,一年一度的十一黃金週 美團點評僅僅推出了幾個彈窗幾個滾動頭條,平淡的就像一個普通的週末一樣。
反觀攜程、途牛和飛豬等酒旅業務頭部企業,在九月初就開始十一黃金週活動預熱,除了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熱門出行路線的酒店資源、航班機票以及景點門票也都開始了大規模的“囤貨”。
而對十一併不重視的美團點評,在途牛、攜程搶佔完服務資源之後,留給消費者的只能是“節假日不可使用”、“不好意思,我們沒房房間了/沒機票了/沒餐位了”這種下次再也不會用的服務體驗。
除了節假日營銷方案缺失之外,美團點評的到店及酒旅服務仍舊秉持著“吃完上家吃下家”強勢作風。
在十一黃金週之前,美團點評酒旅服務主要任務是幫商家推銷閒時仍有空餘的服務資源,商家此時需要美團為其提供客源自然願意接受動輒10%的服務費用。
然而在十一黃金週期間,基本上稍有特色的商家都是人滿為患,此時的美團非但沒有使用商家補貼促使商家接納美團點評消費者,反而依舊收取價格不菲的服務費用。這樣一來在很多線下消費場景中,服務人員不僅不推薦消費者使用美團,反而還會去引導消費者繞過美團直接使用現金支付,相信十一期間碰到商家直接提出不用美團直接付款的消費者應該不在少數。
雖然美團沒有公佈自己十一期間的營收資料,但美團點評在十一期間的表現我們已經有目共睹。王興在美團上市時說過美團短期不考慮盈利,可以美團現在的策略來看美團不是不考慮盈利,而是沒有辦法盈利,美團想要僅靠只有8%毛利的外賣業務實現總體盈利,還是不太現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