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欺詐”為何層出不窮
文/道勒
“資本家害怕沒有利潤或利潤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樣。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大膽起來。如果有10%的利潤,資本就會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資本就能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資本就會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資本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以上的利潤,資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去冒絞首的危險。”——馬克思
2018年前後,數字貨幣市場進入牛市,各種數字貨幣動輒暴漲五倍、十倍,甚至百倍,相比傳統金融市場的零星收益著實讓人懷疑人生。隨之帶來的是愛西歐的瘋狂和更多新上線的數字貨幣。
強烈的造富效應讓一大批區塊鏈相關的技術企業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此前對數字貨幣市場持謹慎態度的傳統媒體也紛紛加入報道行列,甚至直接新開設區塊鏈頻道,更有上千家所謂的區塊鏈自媒體成立。這對於整個區塊鏈行業來說,獲得如此高的關注,是一件好事。但是對於應用還未落地,沒有獲得大規模產出的行業來說,如此多的相關公司吸血就不是一件好事了。
在整個近乎瘋狂的炒作投機過程中,因強烈的賺錢效應和投資者對技術的一知半解,讓披著“區塊鏈”外衣的詐騙專案有了可乘之機。導致很多人聽到區塊鏈,第一個想到的不是弱中心化、去中介化等對社會有極高價值的技術,而是詐騙和傳銷。
但隨著各類人群的湧入,數字貨幣市場卻迅速進入熊市......
BMB、MXCC、SPC等詐騙專案輪番上陣
1月23日,影視鏈(MDC)官網團隊成員資料造假,隨後影視鏈承認錯誤,遭交易所下架。
2月1日,藝術鏈(Arts)涉嫌虛假宣傳,陷入退幣風波,後項目方進行1:1回購。
2月2日,礦世幣(BMB)涉嫌白皮書團隊成員資料造假。
3月5日,投資者爆料太空鏈(SPC)涉嫌虛假宣傳,專案方多次修改白皮書。
3月14日,超級明星(MXCC)價格歸零,團隊疑似跑路,專案涉嫌虛假宣傳。
3月底,深圳南山經偵大隊偵破一起特大集資詐騙案,數千名投資者被騙資金3.07億元。在這起案件中涉案的深圳普銀區塊鏈集團有限公司正是以“區塊鏈+藏茶”的模式發行虛擬貨幣,套取公眾存款。先後有數千人購買該公司發行的虛擬貨幣“普洱幣”(後更名為“普銀幣”),隨後投資化為泡沫。受這家公司的幕後操作,“普銀幣”在虛擬貨幣交易平臺”聚幣網“上的價格一度從0.5元被拉昇至10元。
4月,西安剿滅了全國首例打著“區塊鏈”概念的傳銷。騙子們套用“區塊鏈”概念,短短18天,網路發展會員13000餘人,涉案金額8600餘萬元。他們以每枚3元的價格在“消費時代”網路平臺銷售虛擬貨幣,並自行操控虛擬貨幣的價格漲幅。同時用3萬元僱傭外國人站臺,將自己打造成具有外資背景的“高科技跨國企業”以擴大影響,推介會遍佈全國,甚至都開到了南半球。
6月8日,在宣傳材料中號稱“第四代數字貨幣”的光錐LCC瀕臨崩盤。從6月6日起,廣州市天河區警方以涉嫌詐騙罪刑事拘留三名涉及光錐LCC的人員。LCC及其衍生的多種“數字貨幣”投資者約為五至八萬人,涉及的資金總額可能高達人民幣49億元。
......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利用區塊鏈概念搞的傳銷平臺已超過3000家。
類似這樣的區塊鏈詐騙專案多之又多,倒閉和跑路的專案數不勝數,這些專案對區塊鏈行業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毒瘤,也是一個很大的危害。
Fomo3D突然火爆
7月底,一個在以太坊上剛剛上線十多天的資金盤遊戲“Fomo3D”突然火爆起來。Fomo3D的核心程式碼是執行在以太坊上的一套智慧合約,它按照智慧合約自動執行,所有操作都屬於“人機操作”,是使用智慧合約做的一款類大樂透的遊戲。
從執行邏輯的角度,Fomo3D主要分為幾種元素:Key、時間、收益、獎金池、團隊收益、隨機購買獎勵、推薦獎勵。因部署在以太坊上,Fomo3D 就被稱為“永不跑路的去中心化資金盤”,模式與傳統的分紅盤有點像。不同之處在於,當獎金池的倒計時結束時,最後一個買Key的人將分走獎池絕大部分的獎金。
這個遊戲帶來的資金吸引效應已經有目共睹。Fomo3D第一輪大獎於北京時間8月22日下午14點48分揭曉。獲獎者獲得了當時價值2200萬元人民幣(10469個ETH)的大獎。
Fomo3D第二輪最終大獎於北京時間 9 月 24 日深夜 11 點 32 分揭曉,獎金為 3264.668 ETH。有研究人員分析發現,此輪遊戲獲獎技巧與第一輪如出一轍,均為黑客“阻塞交易”攻擊。
人們不討厭Fomo3D,而是前赴後繼參與,並絞盡腦汁想發現或成為下一個這麼火的資金盤遊戲,與Fomo3D相關的媒體報道和模仿專案一夜遍地。如EOS上的Fomo3D仿版EOSSTUD,但團隊詐騙4萬多EOS後跑路。再如Fomo3D中國版Last Winner 4天內吸金約合人民幣2億元,造成以太坊網路持續擁堵,後被多方質疑是一個騙局。
9月24日,EOS上的又一個EOS版Fomo3D遊戲DApp:EOS畫素(EOS PIXEL MASTER)開始流行。
......
火牛視訊陷維權風波
7月,號稱區塊鏈界“YouTube+抖音”的火牛視訊橫空出世,異軍突起,紅極一時。火牛視訊創下二十日內使用者破百萬、兩個月內使用者破千萬的記錄,但近日火牛視訊陷入維權風波。
短短兩個月使用者破千萬,為何火牛視訊有如此大的能量?它憑藉的是“打賞即挖礦”及高額的分紅。8月,使用者在火牛視訊充值的本金最慢10天回本,如果有很高的‘暴擊’,反饋回來的火鑽比想象的多得多,平均3-5天就能回本;到了9月21日,按照當時的分紅比例,20天左右可回本;然而9月23日,火牛視訊突然在官網修改分紅規則,按照修改後的分紅比例,要100天可回本,如果按照投資來說,這還是可以接受的;9月24日,火牛又修改了分紅規則,1000天才可回本;到了9月25日,火牛又修改了規則,按照最新分紅規則,要1萬天,也就是27.4年,才能回本!
近日投資火牛火鑽的玩家因何開始維權,原因就是火牛修改白皮書,刪除了團隊和顧問資訊,團隊和顧問趕忙撇清與火牛的關係。火牛視訊將其平臺幣火鑽“分紅”兩個字被改成了“回饋”,其實維權最大的原因同時也是最讓人“要命”的是連續幾天大幅向下調整平臺分紅比例。並且在火牛視訊專案的白皮書中,關於其專案的區塊鏈技術介紹很少,火牛視訊能夠隨意修改分紅比例,中心化太過嚴重,完全與區塊鏈去中心化的精神相違背。火牛視訊白皮書中稱,火牛視訊的Token,名叫“火鑽”(FB),發行總量為100億,其中50%來自“打賞挖礦”,但9月25日一天火牛視訊又釋放了100億火鑽,綜合以上這些可以看出,這個專案不像一個區塊鏈專案,更像是一個資金盤專案。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火牛視訊CEO景風擁有極好的清華大學學歷和工作經歷,但還是利用這個專案獲取了暴利,人性的貪婪不會因為某些東西(如高學歷、高智商、高收入)而消滅,人性的貪婪是一個比黑洞還難讓人研究琢磨的無底洞。有時那些表面的名聲遠沒有賺大錢來的實在,賺了大錢再換一個地方一樣生活的“有頭有臉,有模有樣”。有些人甚至為了錢可以犧牲我們本認為不會被犧牲的一直辛苦才積累起來的“羽毛”。
據一本區塊鏈從一位知情人士處獲得的爆料,火牛視訊是一支只有十人左右的小團隊。他們的辦公地點,竟位於北京一家足療店的包間內!這可是一個千萬使用者體量的視訊專案!在清華大學貼吧內有一個偏調侃的問題:“各位同學,清華大學哪個專業出來以後能月入過億?”最新答案是:“這得問景風。”景風利用火牛視訊這個專案在兩個多月的時間到底吸了多少錢,可知冰山一二。
在暴利面前,人們總會變的不理性,並抱有僥倖心理。區塊鏈詐騙專案利用極好的背景包裝,然後去欺騙,而貪婪的人又總是會上鉤,即使自己意識到這種風險,暴利也總會他們自己主動去找靠譜的理由安慰自己。這給了利用人性貪婪的詐騙的區塊鏈專案極大的可乘之機。
瘋狂過後,一地雞毛
藉著數字貨幣的暴富神話和區塊鏈的投資風口,披著區塊鏈外衣的傳銷、詐騙、資金盤專案蜂擁而入,瘋狂的欺詐、吸血,整的區塊鏈行業很不安寧。
最近很火的幾個區塊鏈相關的應用也是深深的帶有資金盤的影子。現在整個區塊鏈行業正能量的訊息很少,反倒是負面訊息居多,包括各個媒體現在最喜歡挖的依然是負面訊息,因為負面訊息更吸引人看,更有流量,更易出名,甚至不管三七二十一,誰火就搞誰,不管是真是假,先搞了再說。在每天這些負面訊息的狂轟濫炸中,讓普通大眾如何能夠相信區塊鏈,投資區塊鏈?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區塊鏈行業要健康發展下去,要做的是努力去扭轉大家對區塊鏈是傳銷欺詐的誤解。區塊鏈技術是無罪的,有罪的是人性的貪婪!很多參與資金盤的人都知道這就是傳銷,“遲早會崩盤”,但總是抱有僥倖心理,相信只要開盤者守信,有後來者接盤,他們就能穩賺不賠,自己不是最後的接盤者。
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很多人接觸區塊鏈行業是因為區塊鏈行業的暴富效應,很多人進來也是抱著暴富心理,其實對於區塊鏈並不是很懂。區塊鏈詐騙就是利用了這種不懂,似懂非懂,還有人性中期待暴富的貪婪。現在區塊鏈資本寒冬的煎熬讓很多人選擇了離開,從某個方面來說,這對區塊鏈行業來說是件好事。
牛頓曾說:“我可以計算天體執行的軌道,卻無法計算人性的瘋狂。”最後,借用在馬伕羅季的傳記電影《MMM金融金字塔》中招攬合夥人安東時說的話作為本文結尾: 資本主義建立在每個人貪婪的基礎上,這些貪婪各自為戰,耗費了巨大能量,我可以購買貪婪,收集這種能量。每個人帶來貨幣形式的個人貪慾,利息越來越多,貪婪也不斷增長。與黃金不同,貪婪是取之不盡的資源。一個人得到的越多,他想擁有的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