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前線 | 監管政策正作用到遊戲公司身上,騰訊下線“天天德州”棋牌遊戲
持續收緊的監管政策,正在作用到遊戲公司身上。
今日,騰訊棋牌類遊戲“天天德州”釋出公告稱 ,該遊戲將正式啟動退市,9月10日10:00起停止充值和賽事服務,9月25日10:00關閉遊戲伺服器並清空資料。公告稱,天天德州根據《網路遊戲管理暫行辦法》和《文化部關於規範網路遊戲運營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工作的通知》,將於2018年9月15日—9月25日10:00開啟退市替換/補償活動。
有這樣的影響,與近日接連不斷的政策相關,包括遊戲總量進行調控、遊戲版號實行配額制以及遊戲行業專項稅等等。
五天前, 南方都市報報道,未來遊戲產業或將有大變動,未來將有遊戲行業專項稅,類似於菸草稅,據目前聽到的訊息,每款遊戲可能將會徵收35%的稅款。而棋牌類遊戲將首先被調控。雖然目前上述報道原文已經找不到且該訊息未得到證實,但今日騰訊棋牌遊戲做出的調整似乎說明並非空穴來風。除了騰訊,其他開展棋牌遊戲的公司或許也將受到影響。
而在八月底,監管部門為防範青少年近視對遊戲進行總量調控。8月30日,教育部與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八部門制定了《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 。方案中提到,國家新聞出版署將實施網路遊戲總量調控,控制新增網路遊戲上網運營數量,探索符合國情的適齡提示制度,採取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時間。
為此,《王者榮耀》日前啟動了最嚴實名策略 。騰訊遊戲官方訊息,騰訊將對《王者榮耀》的健康系統再次全面升級。屆時,新使用者在首次進入遊戲時,會啟動最嚴格的實名策略,接入公安權威資料平臺進行校驗。該項校驗能夠精準判斷相關帳號的實名資訊是否為未成年人,進而決定是否將此帳號納入到健康系統的防沉迷體系中。在《王者榮耀》最火爆的時候,因為讓未成年沉迷其中,曾受到口誅筆伐。
時間再往前推,8月15日,據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訊息,中國監管機構已經凍結了網路遊戲版號的和備案的審批。
隨後, 騰訊方面表示:“我們有很多遊戲都在排隊等待許可,目前有15款遊戲拿到許可。”也有媒體報道稱,審批“綠色通道”似乎意味著在審遊戲獲得審批只是“時間問題”,而野村證券報告稱,預計內地網遊審批最快今年9月初重啟,相信騰訊《絕地求生》手遊及《堡壘之夜》電腦版最快可於今年第四季獲得變現牌照。
接二連三的不利訊息,確實直接反映到了騰訊、網易等遊戲公司的股價上。長期來看,又會對他們產生怎樣的影響呢?
據彭博報道,花旗銀行就表達了對“新遊戲釋出時間和規模不確定性的擔憂”。分析師Alicia Yap在報告中稱,第三季度騰訊智慧手機遊戲收入可能同比下降5.5%,環比下降2%;遊戲收入放緩將持續幾個季度,騰訊可能報告該業務的毛利率降低。
也有機構和分析師認為,這些政策對大公司的影響有限,而中小公司的日子會很難過。
彭博社援引華泰金融控股的分析稱,新出臺的政策預計將使騰訊股價短期面臨負面影響,但長期影響料有限。分析師賀賽一等稱,更嚴格的監管有利於領先的遊戲企業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若監管限制新遊戲的推出,騰訊的主要遊戲將面臨更少競爭。
國金證券傳媒與網際網路行業首席分析師裴培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他認為,受影響最大的將是中小遊戲公司,而不是大公司。騰訊、網易兩巨頭每年平均釋出的手遊在40-60款之間,A股主流遊戲公司每年自主發行的手遊一般都低於20款,他們都不依靠產品質量取勝。
如果控制新遊戲上線數量,中小公司可能不得不投靠大公司,甚至將新產品直接賣給大公司,因為大公司在送審和對政策的理解上具備天然優勢。
另外,這樣的大背景下,也可能促使更多遊戲公司走向海外。
今年4月11日,網易董事局主席丁磊日前在接受日本經濟新聞採訪時表示,網易的遊戲在日本排第一。其後推出的《第五人格》,一舉拿下了日本iOS 免費榜榜首,這也是繼《陰陽師》和《荒野行動》之外,網易第三款登頂日本iOS免費榜的遊戲。
而騰訊一直在全球遊戲市場“買買買”,據CNBC援引知情人士報道,近日其已向印度遊戲公司DREAM11 FANTASY投資1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