鑿空之旅
歷史還在身後爆炸,未來倏忽已至眼前。
2019年2月13日,北京商報將正式出刊《金融科技週刊》。在今後的每個週三,都將準時與您見面。
金融科技(FinTech),成為過去一年金融行業的最熱詞彙。金融+科技,可能是這個星球最有想象力的事情。科技從剛開始只是金融的成本部門,到深深嵌入到業務部門和銷售終端,再到以大資料、人工智慧和區塊鏈等重新定義金融場景和流量,剛好將這個過程切分為過去、現在和未來。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無論是傳統商業銀行,還是BATJ網際網路巨頭,都在拼命擁抱金融科技,唯恐“一步慢、步步慢”。在這條跑道上,既有“場景應用領先型”選手,也有“技術領先型”選手,巨頭有優勢,獨角獸亦有機會,沒有誰會輕鬆躺贏。金融科技是一場馬拉松,耐者勝,勇者勝,智者勝。
金融科技本質到底是什麼,金融還是科技,業內眾說紛紜。但位於中國金融科技“塔尖”的,大概率仍是銀行、保險、基金等持牌金融機構,我們將追蹤這些機構在金融科技方面最前沿的創新成果。
技術是金融科技的最大看點,特別是人工智慧、區塊鏈、大資料和雲端計算等底層技術領域在支付、徵信、風險管理、投資、交易、清算、登記、供應鏈金融、身份認證、反欺詐、反洗錢領域的應用。為何關注技術,因為技術代表未來生產力,行業發展也離不開技術。技術創新的同時,也要堅守底線。我們將明晰合規金融創新與非法金融活動的界限,去偽存真支援金融科技發展。而技術類公司與持牌金融機構如何碰觸出更多合作“火花”也是我們翹首期盼之事。
在金融科技的上半場競賽中,已有眾多網際網路玩家入局,他們有些堅守技術輸出定位,成為了持牌金融機構的有力賦能者;有些則利用已有流量變現,將金融產品推到越來越多人的面前。未來,我們將繼續追蹤這些金融科技玩家的蹤跡。
此外,第三方支付、P2P、消費金融等新興模式也是我們持續關注的重點。隨著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整治持續推進,我們期待出現一批業務合規、聲譽良好的金融科技企業,它們能夠堅持創新性和普惠性,探索各類商業模式,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在這場金融科技的賽跑中,《金融科技週刊》將追蹤和見證不同選手的身影和步伐。在客觀公正的前提下,我們致力於給讀者提供有價值、有服務性的內容和資訊;我們將專注行業巨頭的金融科技佈局以及熱點事件解讀,提供獨特視角;我們將聚焦監管風向標,包括國內外金融科技監管動態等;我們對於技術的關注也不會鬆懈,在追蹤最新進展的同時,也將揭露一些偽技術、偽創新。
在改革報紙內容的同時,我們也嘗試打造Fintech圈子文化,真正瞭解企業需求和投資者、消費者、借貸人員等需求。未來的《金融科技週刊》不僅僅是一張報紙,更是一個行業溝通和交流的融媒體平臺。
預見未來是一件難事,尤其是金融+科技這樣一個眼花繚亂的試錯和迭代,但我們很想觸控一下未來的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