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溫不火,雲盤沒有未來?
還記得2年前火熱的雲盤嗎?在個人雲端儲存的大潮下,很多網際網路公司一度紛紛進入這個領域。潮起潮落,退潮之後剩下的也只有幾家。
所以個人雲端儲存是偽需求?還是雲儲存根本就只是一個跟風熱潮的概念?筆者並不覺得。
2016年10月12日,360正式宣佈關閉旗下的個人雲盤服務,並將轉型企業雲服務。在11月1日停止上傳等的寫入服務,2017年2月1日徹底清除所有云盤資料,並永久關閉。同時,360也將自己的雲盤業務全面轉向企業和專業化。
個人儲存是偽需求?並不是,在資訊爆炸的今天,每個人都有無數的檔案,資訊需要儲存。因為移動智慧手機的興起,誕生了多端同步的需求。雲盤的便攜分享可以超越物理的界限,相比的普通的種子更高效易用。空間、同步、分享,這是雲端儲存興起的原因,也是雲儲存退潮的原因。
首先,雲儲存需要大量的伺服器和儲存空間,也需要大量的網路頻寬,以保證使用者的正常下載。說起來很簡單,但它佔據雲儲存業務絕大多數的成本。但相對於他們的一些會員服務來說簡直是杯水車薪,無法填補。
其次,雲儲存作為個人儲存,其易傳播性,容易成為盜版和不法檔案傳播的溫床。即使屢次各種方法都無法阻斷,這也成為各大雲端儲存商頭疼的問題。
自然,在這些困難下,很多有所跟風但實力不濟廠商紛紛撤下了自己的雲端儲存業務,市場也因此洗牌。
並不是所有關閉個人雲儲存的廠商直接一走了之,例如上文的360。在關閉其個人雲儲存之後推出了新的360安全雲盤,轉型向專業使用者和企業使用者,這也是很多雲儲存的轉型方向。
同樣的,在雲盤時代悄無聲息的微雲同樣以新的姿勢展現。新的微雲是和TIM一起推出,伴隨著TIM的辦公協同功能和辦公雲盤,使用更自然,也總算為使用者找到了一個方法去使用雲盤。
未來,雲盤走向也會如此。它會逐漸走向付費化,專業化和企業化。在以前,雲端儲存市場是盲目的,在經過迅速的洗牌之後,各個領域都有了自己的目標。
雲端儲存雖然仍然是一個小眾的市場,但是它不僅僅是一個雲儲存,更是一把鑰匙。於現有的業務互相勾連,增加使用者的粘性。譬如百度的雲盤和其貼吧的緊緊聯合,一個賬號互通,讓溝通和分享更加易用。
除了單純的檔案儲存和分享,視訊的播放。未來的雲遊戲,雲電腦都和雲儲存有緊密的聯絡,而隨著技術的進步,這些雲程式的執行體驗也開始變得越來越好。作為一種提前的佈局,雲儲存的未來並不渺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