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三文魚也能用上"魚臉識別":追蹤健康狀況防疾病
(原標題:Salmon Farmers Are Scanning Fish Faces to Fight Killer Lice)
圖:嘉吉公司位於挪威迪爾達爾的水產養殖研究實驗室的鮭魚
網易科技訊 10月15日訊息,據彭博社報道,新技術將利用面部識別技術為數百萬條魚建立醫療記錄,鮭魚養殖場藉此來對抗致命的寄生性海蝨,降低損失。
以下是翻譯內容:
即使是魚也無法逃脫面部識別攝像頭的“衝擊”。
可能會有數以百萬計的大西洋鮭魚()的面部資訊被儲存在數字資料庫當中,這麼做的目的是追蹤它們的健康狀況,並識別那些對它們的海洋環境構成威脅的疾病。
你可能會問,魚有面部特徵?答案是肯定的。挪威的一家公司開發了一種3D掃描器,它可以根據眼睛、嘴巴和鰓周圍斑點的特徵來區分鮭魚。
漁業巨頭Cermaq Group希望在挪威峽灣被侵蝕的海岸線附近的鮭魚養殖場推出這項技術,他們認為這項技術可以防止像海蝨那樣的傳染病蔓延。海蝨會感染數以億計的養殖魚類,每年給全球漁業造成10億美元以上的損失。
“我們可以為每條魚建立一個醫療檔案,”Cermaq的首席研究員哈拉爾德·塔科爾(Harald Takle)說道,“這將會變得像革命一樣。”Cermaq是測試iFarm背後的系統的合作伙伴之一。
圖: 嘉吉公司在迪爾達爾的魚類營養研究設施
在這個世界上,從機場和體育場館到公立學校和酒店,監控技術被部署到任何的地方,引發了大量的隱私問題。陸地和海上的農場可能也不可避免地會找到利用這種技術提高生產率的方法。
就在今年,美國農業綜合企業巨頭嘉吉(Cargill)表示,它正在與一家愛爾蘭科技初創企業合作開發一種面部識別系統,以監控奶牛的狀況,讓農民能夠調整餵養方式,從而提高牛奶產量。掃描器將可以讓他們追蹤食物和水的攝入量,甚至可以檢測到母牛什麼時候可以生育。
下一個採用該類技術的可能會是鮭魚養殖業。隨著魚類與牛肉和雞肉爭在全球範圍爭奪成為人們首選的攝入蛋白質的食品,像世界上最大的粉橙色魚類生產國挪威這樣的出口國已因其激進的海洋養殖方式而備受矚目。它們的養殖方式旨在幫助2320億美元規模的水產養殖業為全世界供應水產類產品。
圖:魚類消費, 來自水產養殖的年人均魚類消費量佔比,養殖品種現在佔所有魚類消費的一半以上
嘉吉公司希望將面部識別技術應用於水產養殖場,Cermaq則已經在與其挪威技術合作夥伴BioSort AS一起對iFarm的設計進行測試。Cerma在挪威、加拿大和智利擁有200多家鮭魚和鱒魚養殖場。
iFarm看起來會很像現有的養魚場:有160米(525英尺)長、通常有35米深的圓形漁網,有多達20萬條鮭魚。不同之處在於,iFarm會在水面配備相機掃描器。在任何一天,每個養殖場裡大約有4萬條鮭魚會浮到水面上來呼吸一大口空氣,它們的魚鰾需要通過這樣來調節浮力。
每次鮭魚這樣做(通常每隔四天),它都會經過一個裝有感測器的漏斗,感測器會對它的面部和身體進行拍攝,這樣就可以對每條魚進行記錄。如果機器檢測到蝨子或面板潰瘍等異常情況,受感染的魚可受到隔離治療。
現年45歲的蓋爾·斯唐·豪格(Geir Stang Hauge)是該軟體的發明者之一,也是總部位於奧斯陸蘭胡斯的初創公司BioSort的執行長。“只有真正需要治療的魚才會被挑選出來進行治療,這個比例通常在5%到20%。這避免了對所有健康的魚進行有強度的治療。”
據豪格估計,及早發現疾病可能會使得死亡率降低50%至75%。這對從智利到挪威等近年來鮭魚數量因蝨子侵襲而下降的國家來說具有變革性的意義。
嘉吉公司魚類營養研究中心的海蝨
寄生性的海蝨已經存在了很長一段時間,最近它們通過以大西洋鮭魚的粘液、面板和血液為食,不斷繁殖。鮭魚往往會因為海蝨留下的損傷而無法出售,它們還對常見的化學治療產生了耐藥性。即使是不涉及殺蟲劑的方法——比如快速將鮭魚浸泡在裝滿溫水的駁船裡,以殺死海蝨——也是有缺陷的,因為它們不能保護健康的魚。
“在大多數的水產養殖中,是健康障礙限制了魚的增加。”嘉吉公司動物營養部門的海鮮主管艾納·瓦恩(Einar Wathne)說道,“否則我們就可以生產更多的魚,我們就可以賣得更多,我們就可以供應給更多的人。”
圖:供全世界食用: 水產養殖業在50年裡從小眾市場變成了食品產業的基石
全球海洋養殖場供應的魚佔了超市和餐館銷售的魚的一半以上,由於吃魚對健康的好處,這個數字正在迅速攀升,這讓鮭魚養殖場迅猛增長。但這也產生了不少問題,比如沒有足夠的小魚來餵養它們,此外還有海蝨問題。
因此,有數以千萬計的資金投入到研究解決該類問題。例如,開發用昆蟲做成的環保魚類飼料,以及在魚類不易受到疾病傷害的公海中建造養殖場。
圖:嘉吉公司位於迪爾達爾的魚類營養研究中心,位於魚缸上方的食物分配器
在挪威南部德達爾村的一個研究機構裡,嘉吉公司的科學家們甚至在試驗一種特殊的飼料配方。這種配方含有的一種成分可以改變鮭魚分泌的黏液的氣味,以此來試圖欺騙蝨子,從而避開它們。
嘉吉水產營養部門的科學家雷納特·科文格達爾(Renate Kvingedal)說道,“如果我們能在飲食中新增任何能以任何方式迷惑蝨子的東西,那麼我們就有可能會阻止蝨子附著在鮭魚上。”她估計,這種飼料可以將感染率降低一半。
科學家雷納特 · 科文格達爾手拿著魚糧
不管幾年後那些魚會吃些什麼,Cermaq都認為它能在6年內沿著挪威的大西洋海岸開始推出未來主義的鮭魚養殖場——但前提是它必須從挪威漁業部獲得所需的許可證。
“我們可以用比現在好得多的方式來控制疾病。”塔科爾說道,“將這類技術轉用於養殖其他的物種也有巨大的潛力。”塔科爾之前的研究表明,讓小鮭魚進行有氧運動可以提高它們在被轉移到養殖場以後對疾病的抵抗力。(樂邦)
本文來源:網易科技報道 責任編輯:王鳳枝_NT2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