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阿里收購後又一創業力作,他的新公司將造最大使用者群區塊鏈網路
第一屆舊金山區塊鏈周(SFBW)正熱鬧展開,韓國移動網際網路巨頭 Kakao 順勢公佈了一項新訊息,旗下區塊鏈子公司 Ground X 宣佈正式推出其區塊鏈網路 Klaytn 的測試網(testnet)。Kakao 可以說是積極擁抱區塊鏈的大型企業之一,上個月宣佈與一家來自以色列的區塊鏈公司 Orbs 合作,雙方將對共享區塊鏈元件例如加密庫(crypto library)等進行研究和開發。Orbs 聯合創始人 Uriel Peled 接受 DT 君專訪時透露,Orbs 與 Ground X 合作將把區塊鏈基礎建設帶入 Kakao 旗下多個產品線裡,像是即時通訊、音樂等。Orbs 主網 Beta 版(Beta Mainnet)預計 2018 年第四季推出,目標在 2019 年實現一個很大的應用專案在主網上執行,有機會獲得韓國電商 TMON 推出的穩定幣 Terra 專案採用。
被阿里巴巴收購後又一創業力作
Uriel Peled 其實與中國小有淵源,他之前創立專研 AR、AI 及深度學習技術的公司 Visualead,在 2017 年年底被阿里巴巴收購,外傳交易價格為 3000~5000 萬美元,因此他也在上海住了兩年,協助兩家公司的整合,現在 Visualead 變成了阿里巴巴在以色列的研發中心。

圖|Orbs 聯合創始人 Uriel Peled(圖片來源:Deeptech)
而吸引他再度創業的關鍵就是區塊鏈,於是他再與弟弟、現為 Orbs 總裁 Daniel Peled,一起成立區塊鏈風投公司。Daniel Peled 本身在金融領域也有豐富資歷,創立了金融科技公司 PayKey,還獲得萬事達卡(MasterCard)及 Santander InnoVentures 投資。
但後來 ICO 發生了不少光怪陸離的案例,多少壞了點區塊鏈的名聲,Uriel Peled 認為有不少企業都對區塊鏈抱有興趣,但怎麼進入始終讓人卻步,必須打造真實可用的網路,因此他決定再度進行技術創業,成立專攻“區塊鏈即服務”(BaaS,Blackchain As A Service)的 Orbs,以類似現有云計算平臺的方式,為分散式應用程式(DApp)提供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方案。說得更簡單點,就是幫已經擁有大規模使用者(至少是百萬使用者級別)的消費型應用上鍊,像是社交、支付等領域,客戶包括曾獲騰訊投資的加拿大即時通訊公司 Kik Interactive、支付平臺 PumaPay 和 Zooz 等。
另外,Uriel Peled 指出,目前 Orbs 擁有 10 家企業客戶,去中心化應用和企業應用各佔一半,主要有四大類垂直行業,除了上述的實時通訊,還有網路應用、銀行以及政府機關,已跟以色列跟韓國地方政府展開合作,像是韓國的慶尚北道(Gyeongsangbuk-do)政府機關在 8 月宣佈要發行當地的加密貨幣 Gyeongbuk Coin,合作方就是 Orbs。
比較值得注意的是,目前 Orbs 已經與韓國前二大電商平臺 TMON 合作 Terra 專案,此為 TMON 發起的去中心化穩定幣專案,而且野心很大,打算建立一個 Terra Alliance,串連全球電商合作伙伴,推動相關的區塊鏈支付系統快速採用,不久前 Terra 宣佈獲得 3200 萬美元的種子輪資金。
2018 年第二季 Orbs 的測試鏈已經上線,Uriel Peled 進一步透露,主網 Beta 版(Beta Mainnet)預計在今年第四季問世,預計 2019 年第一季開始實現一個很大的應用專案在主網上執行,“如果 Terra 能夠在主網上執行,將會是很大的成功,屆時 Orbs 將會成為全球擁有最大規模使用者案例(user case)的區塊鏈網路之一”。據外電報道,Terra 擁有 3000 萬用戶。
混合區塊鏈:以太坊+Orbs
由於目前比特幣或以太坊的技術都存在不少缺點,因此許多後來問世的公鏈都在於強調解決規模化、延遲性的問題,“很多公司可能會宣稱自己是以太坊的殺手,但可能要等到 1~2 年後,東西才會做出來,我們的想法是什麼是現在最有效率、最能實現大規模的解決方式?我們的做法是分層策略,就像計算機網路體系有 7 層架構,師法類似的概念,”Uriel Peled 說。
他進一步表示,以太坊還是很棒的,為目前擁有最多開發者的區塊鏈網路,但並不是一個好的生產層(Production Layer),所以 Orbs 採行的做法是打造一個混合區塊鏈的架構,也就是以太坊+Orbs,由 Orbs 來擔任第二層角色,提高生產效益。Orbs 是一個 Protocol 架構,堆疊並運作在以太坊上頭,另外,通過 Virtual Chains 和 RPOS(Randomized Proof-of-Stake)共識機制,分別強化規模化、速度和安全性。

圖|Orbs 為混合區塊鏈網路,採用 Virtual Chain 技術(圖片來源:Orbs)
傳統雲端計算公司佈局區塊鏈,怎麼跟巨擘競爭?
Uriel Peled 不諱言的對 DT 君表示,亞馬遜 AWS 和阿里雲的成功,啟發了他開發 Orbs 核心產品。雲端計算為使用者提供基礎架構解決方案以及良好的服務水平協議(SLA)和專用資源,受到了市場歡迎,而區塊鏈的技術門檻高,企業未必有完備的人才資源來打造自己的區塊鏈網路,因此 BaaS 就成了一個解法。
不過,雲端計算巨擘們已經開始在佈局區塊鏈,包括 AWS、阿里巴巴、Google 雲、甲骨文等,全都開始動作。像是,阿里雲也已經提出 BaaS 區塊鏈服務,基於 Hyperledger Fabric 和螞蟻金服自主研發的螞蟻區塊鏈技術,旨在協助企業客戶減少部署區塊鏈、運維、開發等方面的困難。目前企業可申請公測。
過去,阿里巴巴收購了 Uriel Peled 的公司,沒想到,現在兩家公司卻在 BaaS 競爭。
初創公司該怎麼與這些已經有龐大使用者族群基礎的雲端計算巨頭競爭?面對 DT 君這個問題,Uriel Peled 倒是不太擔心,“區塊鏈不全是 IT 技術,區塊鏈有三個核心:技術、經濟性及治理性,目前看來這些雲服務公司主要是利用區塊鏈來打造一個新的資料庫(database),他們多是從傳統雲端計算架構的角度出發,但最大的問題是傳統雲端計算公司是集中化的架構,分散式應用程式不見得適用傳統架構上,”他說。

圖|阿里雲推出 BaaS 服務(圖片來源:阿里雲官網)
客戶基於行業不同,需求也有很大的差異,作為 BaaS 怎麼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Uriel Peled 回答有兩件事必須做到,首先,得先了解區塊鏈的價值鏈(Value Chain),簡單可分為三大層次,由下而上依序是基礎架構、系統整合(System Integrator)、應用層。而 Orbs 聚焦的是系統整合層,使用者可在系統整合層上執行不同的應用。
第二個核心就是區塊鏈虛擬化,創造了彈性原則。舉例來說,雲端計算一項關鍵為虛擬化技術,像是 AWS EC2 讓使用者可以彈性地執行自己的 AWS 機器映像檔,使用者將可以在這個虛擬機器器上執行任何自己想要的軟體或應用程式,也可以隨時建立、執行、終止自己的虛擬伺服器。
而在 Orbs 上則是可通過區塊鏈虛擬化技術,使用者同樣能自行設定系統引數,決定想要在自己的區塊鏈網路上使用哪種共識機制、哪一種智慧合約的語言等。讓使用者上鍊就像使用雲服務一樣簡易。
科技行業不乏新公司出現,顛覆了傳統巨頭的例子,初創公司雖小,但跑在巨擘前頭兩三步,還是可以很有競爭力,不過,企業區塊鏈及 BaaS 還在非常初期發展的階段,誰贏誰輸還很難下定論。只是 BaaS 區塊鏈初創公司不斷出現,除了為巨頭帶來新的業務刺激外,雲端計算行業的走向也有機會出現新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