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金融漸行漸遠,金融科技是承繼衣缽還是獨自遠行?

人們總是習慣喜新厭舊,將對新事物的溢美化作對舊事物的詆譭。如今,看待金融科技與網際網路金融時,人們的這一特點顯露無遺。在網際網路金融遭遇政策監管、模式困境的當下,全力擁抱金融科技、拋棄網際網路金融成為主流。這似乎是一種政治正確。然而,作為一個曾經為我們開啟思考金融行業發展新方式的催化劑,網際網路金融並非一無是處。即使金融科技將會成為未來的發展方向,網際網路金融依然功不可沒。
釐清金融科技與網際網路金融之間的關係顯得特別關鍵,它直接關係到金融科技未來將會走多遠。一味地談論網際網路金融的種種弊端顯然並不合適,只有客觀地看待網際網路金融的地位才能在金融科技時代到來的今天找到更加穩健的發展道路。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金融科技的存在及發展成熟同樣不是一天實現的,它同樣經歷了一個從萌芽到成熟的過程。
科技對於金融行業的改造來得並不比其他行業早,但網際網路技術與金融行業的融合無疑開啟了科技與金融行業融合的大門。對於已經來臨的金融科技時代,我們或許需要更加釐清金融科技與網際網路金融之間的關係,才能找到一條更加長遠的發展道路。
網際網路金融喚醒金融科技的萌芽,開啟了金融科技化的序幕
由於金融行業的特殊性,它形成了一套相對較為封閉且獨立的執行機制,即使到了網際網路時代,金融行業的執行依然遵循的是百年以前形成的體系。當行業網際網路化成為一種趨勢,金融行業與網際網路融合便成為一種可能,網際網路金融便是在這種趨勢下誕生並發展起來的。
通過將傳統金融行業的流程和環節進行網際網路化的處理,使用者與金融行業之間的隔閡得到了破解,在滿足使用者需求的同時,金融行業迎來了一股平民化的浪潮。傳統金融時代需要諸多流程和環節才能參與其中的“領地”,現在通過網際網路的手段便能夠輕鬆進入。
一個以使用者為主導的全新金融時代來臨,人人都可以參與金融,人人都可以享受金融行業紅利的時代由此開啟。或許,正是由於金融平民化帶來的流量爆發讓金融行業這個原本封閉的行業開始變得開放。於是,無論是網際網路金融平臺還是傳統金融機構都在通過各種手段獲取流量,高收益、低門檻成為它們吸引這些流量的殺手鐗。
一場金融行業科技化的序幕由此拉開。傳統需要在銀行櫃檯完成的操作,現在通過手機便可以輕鬆實現;傳統需要很多條件才能參與到了投資、理財專案,現在通過自我操作便可以完成;傳統需要到現場才能完成的資料提交、稽核,現在通過網際網路的方式便可以輕鬆實現……金融行業開始了一場全新的蛻變,而這場蛻變的前奏曲正是網際網路金融時代的來臨。
然而,過度地追求流量所帶來的一個直接結果就是金融行業承載的風險遠遠大於了金融行業本身。於是,一場有關網際網路金融監管的浪潮由此開啟,曾經風生水起的網際網路金融風口戛然而止。儘管如此,我們絲毫不能否認網際網路金融的作用,它開啟了一個金融科技化的全新時代,一場重新建構金融新體系的時代由此來臨。
網際網路僅是開始,更多技術將與金融“化學反應”
儘管金融行業網際網路化引發了諸多問題,但是它開啟了我們看待金融行業的另外一種方式。原本在人們眼中“鐵板一塊”的金融行業,同樣可以找到與外部行業結合的突破口。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落幕,新技術不斷湧現,未來它們將會與金融行業產生更多的“化學反應”。
以BAT為代表的科技巨頭加持的這一波浪潮能夠讓我們看到未來新技術與金融行業結合的可能性。百度開始通過“百度大腦”的方式不斷給傳統金融行業賦能,通過改造傳統金融行業的流程和化解,大大提升傳統金融行業的運作效率;阿里則通過螞蟻金服將金融與人們生活的諸多環節聯絡起來,再發掘這些聯絡背後的資料、技術等方面的資源來找到金融更多的功能和作用;騰訊則是藉助社交入口,不斷將人們金融行為社交化來找到金融的更多可能性,紅包的興起正是這種趨勢的直接體現……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以BAT為代表的科技巨頭對於金融功能的再度發掘以及它們將新技術在金融行業的應用打開了新技術與金融行業融合的“潘多拉魔盒”,一個全新的金融時代由此開啟。
當網際網路演變成為一種基礎設施的當下,以大資料、雲端計算、AI為代表的新技術與金融行業融合,開啟了金融科技的全新時代。相對於網際網路技術僅僅只是對金融行業進行去中間化的處理,新技術與金融行業的融合更加側重於對金融行業本身的改造,通過改變金融行業的傳統流程和環節,對金融行業進行更加深度的變革,讓金融行業徹底改頭換面,或許是金融科技時代的終極奧義。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金融科技時代之所以受到人們的如此關注,或許正是它對於金融行業的徹底改造。因此,網際網路與金融行業的融合僅僅只是一個開始,未來將會有更多新技術與金融行業產生融合與聯絡,它們給金融行業帶來的改變遠比網際網路深遠。或許正是由於金融科技時代的這種徹底性和顛覆性,才讓凱文-凱利預測未來的金融將會演變成為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
脫胎於網際網路金融,金融科技或將更具想象空間
雖然金融科技脫胎於網際網路金融,但是由於新技術與金融行業結合的深度與全面讓其比網際網路金融更具想象空間。再加上金融行業本身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屬性,最終決定了金融科技時代遠比網際網路金融時代更加波瀾壯闊。
金融科技將重塑百年來傳統金融體系,建構新的金融帝國。 我們都知道,網際網路金融僅僅只是改變了金融與使用者的對接渠道和方式,並未從根本上改變金融行業本身。這正是網際網路金融之所以帶來海量使用者,卻無法給用後提供對等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的原因所在。導致這種境遇的主要原因除了和金融行業本身有莫大關係之外,同樣與網際網路技術本身有很大關係。
因為網際網路技術僅僅只是一種外部技術,無法從根本上重塑金融行業的原有運作邏輯。金融行業的風控、投顧等諸多環節並不單單需要去中間化,更加需要改變參與這些環節的主體元素。只有這些環節的主體發生了改變,金融行業才能高效地為使用者提供相匹配的產品和服務,而不是用傳統金融的產品和服務來供給規模龐大的網際網路時代的使用者。
在金融科技時代,現在以人力為主體的風控、投顧等環節可能會逐步被人工智慧、大資料等新技術所渠道,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金融的參與主體可能不再是活生生的“人”,而是高效、智慧的“新技術”。傳統金融體系將會被新的金融體系所取代,一個全新的金融帝國將會由此形成。
金融科技將使金融行業的屬性蛻變,金融或將不再是那個金融。 儘管網際網路金融時代的來臨讓我們看到了金融行業發展的更多可能性,但是網際網路金融並未真正改變金融本身,投資、理財依然是金融行業的主要功能和屬性。進入到金融科技時代,金融科技化與科技生活化的雙重影響將會從根本上改變金融行業本身,金融或將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那個金融。
當下,以BAT為代表的科技巨頭正在加持的金融科技風口正是在尋找金融行業的傳統屬性之外的功能和作用,通過對金融屬性和功能再度挖掘,金融的功能將不再僅僅只是理財和投資,而是將會具有其他更多的功能和屬性。金融不再是金融主要是因為金融不再僅僅只是投資和理財,而是蛻變成為大資料的來源入口,藉助大資料,可以為金融之外的更多行業提供支援,最終讓金融發揮更多其他的功能和作用。
現在的無現金城市、金融資料化等諸多嘗試,其實都是在將金融行業的其他功能和屬性挖掘出現,通過金融行業與外部行業更加深度的融合,找到更多的發展可能性,最終金融將不再是那個金融,而是變成了一個能夠給我們帶來更多想象空間的存在。
金融科技將開啟一個“金融 + ”的新時代,金融賦能將具備更多意義。 我們現在理解的金融賦能更多地集中在資本層面,並未涉及到其他的層面。這種方式儘管能夠快速地破解行業發展的難題,但是並不能夠給行業發展帶來持續、深遠的影響。金融科技時代的來臨最終改變了金融賦能行業的傳統模式,除了資本之外,金融行業開始具有更多新的意義。
新技術與金融行業的融合不再僅僅只是一種流量輸送的簡單邏輯,而是具備了更多豐富的功能和意義,金融賦能不再是單向的,而是變成了雙向互動的。金融在介入到行業本身的時候,行業同樣將會以另外一種形式來反哺金融行業。金融行業通過新技術對這些反哺回來的元素進行重新整理,將會為行業提供更多的服務,由此,金融賦能將會具備更多新的意義。
開啟一個全新的“金融+”時代,讓金融賦能不止只有資本,最終讓金融科技變得豐富和多元。隨著新技術對於金融行業影響的深度,金融科技將不再僅僅停留在概念上,而是具備了更多的功能和意義,最終金融行業變成了一個多元的存在,金融賦能也不再僅僅只是資本意義上的“雪中送炭”,而是發揮“錦上添花”的作用。
網際網路金融正在遭遇到的困境讓人們開始將目光更多地轉移到了金融科技的身上,然而,我們並不能夠因此就否認網際網路金融的作用,正是它打開了我們思考金融行業的全新邏輯。網際網路金融僅是開始,未來金融科技將帶給我們更多想象,從而為我們開啟一個全新的金融新世代。
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