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瞧,知識付費/變現又雙叒叕有【新】模式了

知識付費模式的新變種
這是一條來自知乎的問題, 在簡單的知識付費、問答付費後悄然間有出現了一種 押金返現,甚至對賭 的新變現模式,簡單來說,這是是對人性的一種深挖,是之前模式的一種升級。
總的來說,還是利用了人性中的貪婪,現在人生活中充斥的焦慮以及人性中的自大。之前火過一波的 知識社群 在我看來,就是不斷的去掩蓋舊焦慮並且製造新焦慮。參加了很多學習型的社群,每天感覺和幾千萬上億身價的群友做著所謂的溝通、交流、學習,然後生活中依然如故的人是比比皆是。反而總會覺得為什麼別人做成一件事就那麼簡單,我就這麼複雜,甚至連門都入不了,因為這樣的分享社群只能說些泛泛而談的內容,可能不同的層次思考問題的角度打動了你,但是他真正的方法、渠道、遇到困難、解決問題的經驗可能分享給你來打造一個自己的競爭對手麼? 反正我是沒有這麼高尚。
而這樣的新模式,更是深挖了人性中的貪婪和自大,持續的做一件事,哪怕是一件小事,都是很困難的,簡單的問個問題,每天兩次刷牙,最近10年內你有漏過麼?這個你都做不到,還指望什麼打卡返現?
換個角度,對於運營的商家來說,也有幾個要求:第一是持續的 內容輸出 ,雖然可能後期使用者都不會看你的內容,只是為了打卡而打卡,但你不能連最後的內容輸出的這塊遮羞布都省略掉;第二是 資料間的平衡 ,比如完成規則中的難度設定,使用者的回報獎勵,實際達成比率直接的資料平衡和把控;第三是推廣營銷的擴散模式,不過這裡就有一個可以很好借鑑的地方, 復活制度 。
那麼對於使用者來說,其實基本沒有什麼太大的弊端,最大的問題就是 堅持和毅力 ;硬說缺點的話,可能會為了打卡而打卡,反而失去的學習成長的 初心 。所以,通過這種方式來倒逼自己學習真的好麼?其實這和減肥是一個道理,如果想看一個人是否想要真的減肥,那就看他的時間起點是從說出減肥這句話的下一秒開始,還是明天?下週?下頓飯?學習也一樣,說句不好聽的,如果真能逼出來,你的大學早就是更好的名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