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到來,是小米IOT的毒藥還是補藥?
5G是一個技術名詞,是新一代行動通訊網路的技術基礎;IOT是一個概念名詞,是社會資訊化程序中某個階段的整體架構。二者看似不相關,但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5G針對物聯網的主要場景的通訊需求提供瞭解決方案,即eMTC和uRLLC。5G在為物聯網修橋鋪路。
進入2018年以後,關於5G將要普及的訊息層出不窮,許多文章或報告推測,在2019或2020年,便會有消費級5G裝置面世。而IOT作為早在上世紀90年代提出的概念,在現實商業環境中卻因為基礎設施的缺失而進展緩慢。
參照3G和4G推出給網際網路產業帶來的變化,5G帶來的衝擊和機遇只會更大。鑑於5G和IOT的聯絡,5G的到來會給IOT帶來新的變化嗎?如果會。將以什麼形式出現?
這是本文希望提出和驗證的核心問題,但是針對概念的討論和分析過於空泛。因此,筆者嘗試選取一些現實物件,將抽象問題轉化為一個具象問題: 5G的到來,會對小米的IOT生態產生衝擊嗎?
小米的IOT生態以及5G可能帶來的改變
除了像網際網路一樣連線智慧計算裝置,IOT還有一些特有的場景,如家庭環境內連線大量智慧家電和感測器,或者工廠內的大量工業機器人和監控裝置。前者需要網路通訊能夠容納大量裝置,後者則看重網路通訊的低延時和可靠性。5G的eMTC和uRLLC分別能夠滿足這兩種場景的需求。
其中eMTC對應的家庭場景正是小米積極佈局的領域。
小米是IOT產業的踐行者之一,早在2014年便藉助小米生態鏈進行IOT的佈局。與其它廠商不同,小米更多的通過成立子公司或者投資控股的形式,聚攏起大量與IOT裝置相關的公司,並將其產品冠以“小米”或“米家”的字首,再借助小米的粉絲文化進行售賣,提供協同體驗。
在IOT的佈局上,小米做的更堅決,投入巨大,收穫也頗豐。根據在2017年11月28日的首屆小米IOT開發者大會上展示的資料,小米IoT平臺聯網裝置已經超過了8500萬,接入裝置超越800種,合作伙伴超過400家。雷軍宣佈小米IoT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智慧硬體IoT平臺。
除了手機和電腦以外,小米商城上目前還存在數十個品類上百種智慧裝置,包括手環、空氣淨化器、掃地機器人、路由器、智慧攝像機、智慧音箱、智慧電燈等。一些裝置已經過了數年的市場驗證和產品沉澱,積累了不錯的使用者基礎。
但是在智慧裝置最為基礎的無線網路通訊功能上,這些裝置採用的基本都還是Wi-Fi和藍芽這兩種傳統技術。
在家庭場景內,Wi-Fi的缺點是功耗高,成本高;藍芽的缺點是組網困難、傳輸距離受限。且它們都存在訊號覆蓋範圍、穩定性、同時連線裝置數量以及安全性的問題。同時,它們都是局域組網技術,只有藉助閘道器才能使裝置連線到網際網路。
可以看到,這兩種技術都不是完美的解決方案,況且實際的網路需求要更為複雜。
在成熟的形態下,家庭場景的物聯網會存在幾個主要的智慧終端,如手機、電腦、電視等,它們是網路的中樞,是控制中心和互動中心,需要高速網路。其次會有很多的智慧硬體,大到冰箱、洗衣機、空調,小到電燈、插座、水杯,傳輸資料量中等,有些裝置需要電池供電。最後則是大量的感測器,提供光線、溫度、位置等基礎資料,傳輸資料量很小,大部分需要電池供電,要求裝置有很低的功耗。
5G中的eMTC,便能夠很好地滿足第二種和第三種裝置的中低速、低功耗、高終端容量的網路需求。
而在當前,小米為了解決這些複雜的網路需求,嘗試使用了ZigBee、MESH、NB-IOT等新技術,一方面嘗試使智慧裝置通過多種技術組網和聯網,一方面推出了提供多種網路並使這些網路互通的多功能閘道器。小米正利用現有技術,努力使使用者得到更好的家庭IOT體驗。
但5G帶來的改變可能不止於提供新的技術。在3G時代和4G初期,由於速率或資費的限制,多數智慧手機使用者需要在Wi-Fi環境下才能夠順暢的上網。但隨著4G技術的成熟和流量資費的不斷下降,許多使用者已經習慣了終日使用流量上網。按照過往的發展趨勢,5G時代的流量只會更便宜,使用限制也更少。
家庭區域網僅能覆蓋家庭內部,但實際使用中又存在很多遠端連線的需求,在手機對區域網需求減弱的情況下,完全可以使家庭中的物聯網裝置直接連線到網際網路,避免了購買閘道器和組建區域網的麻煩。
在小米的努力之外,可能有更多的變化在發生。
5G會對小米的IOT生態產生衝擊嗎?
前文討論了小米過去的行動和5G未來的可能,嘗試從技術層面去進行了解和分析。這些內容,和5G對小米的衝擊有什麼關係呢?
受限於技術,當前的智慧裝置體驗存在著連線、互動等多方面的困擾,一些設想更是難以實現。
從過去到現在,小米一直在積極探索新技術在家庭IOT中的應用,無論是ZigBee低功耗區域網、MESH自組網技術,還是NB-IOT,都在試圖解決家庭IOT場景中的痛點。但目前為止做的都還不夠好,畢竟技術標準的更新,遠不止是換個晶片那麼簡單。而5G的到來,使更多的技術和利益相關方加入了這場混戰。
技術的進步,會帶來產品體驗的飛躍式提升,從而帶來使用習慣和理念的改變,最終引發產品更迭的潮流。類似3G到4G的手機換機潮,5G的到來,除了換機潮以外,極有可能也會引發智慧裝置更換的潮流。
當新技術能夠提供更穩定、更便捷的網路體驗,同時具備更強的相容性和互通性,裝置的更迭,便註定要發生。
而對企業來說,裝置更新的浪潮是機遇也是挑戰,領先者和後來者都會被浪潮裹挾,把大家捲到同一起跑線上。
在這種形勢下,只有IOT的未來發展方向完全符合小米的戰略佈局時,小米才能夠一直保持領先地位,否者小米的產品積累和技術積累可能難以發揮作用,市場領先地位不再穩固。
所以,5G的到來,極有可能對小米的IOT生態產生衝擊。
這種衝擊,不是因為小米的戰略或是執行出了問題,而是小米需要面對更加險惡的市場環境,不僅需要面對無數競爭對手的挑戰,還需要面對產業上下游的滲透。
但對於小米來說,這或許是一件幸事。若想成長為更強大的巨頭,小米需要一場新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