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拍照動輒雙攝三攝,攝像頭真的是越多越好嗎?
拍照是一個手機的剛需功能,作為一個重要的功能,各大手機廠商在拍照上的軍備競賽是愈演愈烈,這種情況不僅表現在畫素的提升,還有攝像頭個數的競爭。
10月11日,三星釋出Galaxy A9,後置攝像頭達到了四顆,這是全球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四攝手機!
手機攝像頭從原來的單攝發展到雙攝,從還沒褪去熱度的三攝突然跨進了四攝,只留下了一臉懵逼的我們,攝像頭個數真的很重要嗎?

還記得諾基亞Lumia 1020嗎?這款手機可以稱得上是單攝的巔峰之作了,騷黃的配色加上碩大的攝像元件總會讓我想起小黃人,但是後來我們對機身的輕薄度要求越來越高,這種攝像頭雖然看起來很拉風,但還是被無情的拋棄了,畫素的提升幾乎已經達到了極致,所以人們就開始打攝像頭個數的注意。
畢竟雙拳難敵四手,攝像頭數量上的優勢絕對可以勝過任何騷操作,機身上多加了一顆攝像頭,手機拍照實力瞬間提升了不少,雙攝手機應運而生。

目前市面上的雙攝手機大致分為三種:景深雙攝,“彩色+黑白”雙攝和“雙焦距”廣角長焦雙攝,
“景深雙攝”指在主攝像頭的旁邊多出了一顆畫素相對較低的副攝像頭,專門來記錄空間和景深資訊,這樣拍出的照片優勢是可以先拍照後對焦,實現背景或者近景虛化增加層次感。第一款景深雙攝手機是HTC One M8。
“彩色+黑白”雙攝可以用全透的黑白cmos鏡頭記錄畫面的細節和輪廓資訊,彩色cmos則主要負責記錄顏色資訊。然後通過智慧演算法將兩張圖片合成為一張色彩鮮明、輪廓清清晰的圖片。這種方案可以明顯提升成像質量。黑白+彩色的雙攝華為用的比較多。
“雙焦距”廣角長焦雙攝的功能是你在拍攝人像或者手動變焦時,啟用長焦鏡頭,而正常拍攝時啟用廣角鏡頭。這樣兩枚鏡頭配合使用,在不同的環境下利用智慧演算法來達到最好的拍照效果。目前蘋果採用此種雙攝技術。
利用軟硬結合,智慧演算法加上成熟的雙攝技術,華為、蘋果、vivo、小米等手機廠商都有很多自己的雙攝手機。

說完雙攝咱們再來說三攝,華為今年推出的新機P20 Pro採用的就是三攝技術,它是在彩色+黑白的基礎上又加了一個長焦鏡頭,因此可以同時實現“黑白+彩色”、“廣角+長焦”的雙攝模式。
而11日釋出的三星Galaxy A9採用後置四攝,長焦、廣角、景深、主攝一應俱全,四攝的加持肯定讓手機拍照實力更加爆表。
說了這麼多,我們發現,攝像頭個數的每一次提升,拍照質量都會有質的飛越, 但是無論是雙攝還是三攝,手機上的多倍變焦,都不能稱之為無損的光學變焦。 這是因為手機的輕薄構造讓它不能像單反一樣採用真正的光學變焦機構。
在這種情況下,多攝像頭的使用似乎成了解決辦法,裝上更多的鏡頭,我們就可以在拍攝時在多個焦距上採集到足夠多的畫素資訊。
但是採集到資訊後還不夠,還要通過軟體演算法進行一系列的合成,以此來彌補數碼變焦過程中所不可避免的畫質損失,最終得出一張似乎完美的照片。

現在看來,四攝、六攝、十八攝貌似是以後拍照手機的發展方向,但是我們用手機拍照的目的是什麼呢?還不是晒個朋友圈,但是所有上傳到社交媒體上的照片都要經過壓縮,用四攝拍出的大片最後還不是要壓成渣渣,何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