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創優品獲騰訊投資,其新零售佈局是乘勢而上還是竹籃打水?
名創優品9月30日訊息,宣佈與騰訊和高瓴資本簽署關於合共10億元人民幣的戰略投資協議,這是名創優品自2013年創立五年來首次引入外部資本。
據名創優品提供資料,至2018年實際門店數已超過3000家,年客流量近10億,消費人次達到3億。另外在2015年啟動國際化戰略,1000多家開在了海外。
創優品憑藉極致供應鏈、快速開店能力和線下大量流量入口被很多投資商看中,但是“傲嬌”的名創還未把誰放在眼裡,一把手葉國富也曾公開diss馬雲不懂新零售。看上去突如其來的融資到底是騰訊看上名創的線下資源,還是名創找騰訊開啟新局面,下面我們逐步分析。
名創、騰訊各取所需
雙方合作的前提必然是要帶給對方利益才能構成合作效益,名創接受騰訊投資是看上騰訊的線上流量,騰訊則是看上名創的線下場景。
首先,騰訊能給名創優品資金支援和獨家線上流量,名創正拓寬海外市場,與各種全球知名IP品牌商進行合作,急需騰訊和高瓴資本帶來的糧草支援來發展海外戰略。
根據億歐網的《騰訊、高瓴20億投資名創優品,也買不斷葉國富的煩惱》透露,以國內門店情況而言,今年名創優品國內線下收入預計和2017年持平,整體保持在80億-90億元之間。線下收入持平,代表著名創優品的核心業務已開始碰到增長瓶頸,當線下的增長觸及天花板之時,必然需要轉向線上尋求新的出路。
騰訊的線上資源即可幫名創轉到線上發展,在小程式和公眾號中提供流量入口,利用微信的微信的流量紅利和大資料分析,探索名創優品會員化、數字化新玩法。
其次,名創優品給騰訊豐富的線下資源,騰訊緊跟線下步伐展開與阿里的新零售之戰,先後投資永輝超市、海瀾之家等大批線下零售企業,此次戰略投資名創優品也是為了進一步完善線下投資佈局。
此外,9月的最後一天,騰訊總裁劉熾平宣佈進行騰訊公司歷史上的第三次組織架構大調整,其中最重要的變化是設立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騰訊要發力雲端計算,必然需要線下資源,名創能給到騰訊3000多家充足的線下消費場景:足夠的支付場景和使用者資料。所以在這個時候投資名創,對於剛剛設立的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算是一個開門紅。
當然,我們從新零售商來看,相比阿里來說,騰訊確實也更適合名創優品,阿里以自己為主導,而騰訊依靠零售商自身為主導,再加上之前葉國富公開diss馬雲,阿里也不會投資名創。
合作還是隱患?
合作帶來的效益的同時也要考慮是否能完整賦能,是否能充分充分利用對方的優勢。
1)騰訊不能提供中心化流量入口,微信流量也只能給到線上小程式、公眾號,並不能利用到最有價值的社交功能。騰訊不像阿里在新零售上有流量入口中心,這對名創優品來說帶來的流量其實並不是集中,作用很一般,除了在小程式、公眾號中加入會員制之外並不能提供集中的流量入口。
這是騰訊本身與阿里的區別,阿里是電商,重線下;騰訊主社交,重線上。阿里與口碑合作,就將口碑接入了支付寶,賦予口碑能力,還有類似餓了麼、淘寶、支付寶等的流量中心入口。相較於騰訊來說,儘管有線上資源,也對名創的賦能一般。
2)名創優品缺乏利用社交關係鏈的基因,名創優品像是線下版的網易嚴選,無法像拼多多那樣借住社交拼團來獲取收益。名創優品主打線下零售,缺乏利用線上社交關係賺取利益的基因,這也是名創本身存在的短處,現在線上流量觸及天花板,轉向線上也只是雷聲大雨點小,實際的行動也沒能制定下來,這樣一來騰訊的最有力的社交資源對名創來說確實是有些雞肋。
類似永輝超市,騰訊系的京東接入小程式得到了拼團的支援,但是永輝超市的股價反降不升,自2017年12月8日騰訊投資永輝超市,當時股價為9.78,但如今股價已跌至7.5左右,下降了約23%,永輝也是差線上流量,可見賦能沒有發揮實質作用。同樣,名創主打的線下零售在線上拼團模式上並不佔優勢,可見騰訊的社交對名創來說並無實際優勢。
3)名創優品本身問題層出不窮,在光鮮亮麗的業績背後其實名創優品並沒有想象中那麼輕鬆,常爆出化妝品中重金屬超標等產品質量問題、加盟機制後的加盟商篩選和加盟店運營大難度問題、三分之一的店鋪虧損問題等等。
在本身的發展程序上已受限,還存在各種重要性問題,加上如今拓寬海外市場,一旦資金鍊斷裂,這些都使得騰訊投資的風險更高,自身都很難保全更何況去為騰訊帶來利益。
名創接受新的投資後,必然要改變方向
一向拒絕線上發展的名創優品不得不對現實低頭,當然在線上的戰略也不能仿照拼多多或者只是在小程式、公眾號裡存在。
第一,必然要創新線上發展戰略,線上與線下的結合才能使名創優品在流量天花板翻身。不能套用拼多多的拼團模式,只能尋求新的突破口,小程式和公眾號中深入產品內容,豐富會員制,對大資料的探索等都是一種創新,只有創新才能突破瓶口。
第二,保證產品的質量,並且擁有一些尖叫爆品提高知名度,與全球知名IP品牌的種類也需要繼續增加。還有急需“尖叫爆品”或者有火爆代名詞,類似抖音神器、以及被抖音炒火的“小哥哥”、“小姐姐”等一些生活常用詞。自身的名氣得到提升,這樣一來兩者的合作才能得到保障,充分利用對方賦能條件帶來雙贏。
名創優品五年多來第一次跟投資公司展開合作,一改以往的銷售模式,這就需要沉澱與創新。騰訊對名創的投資也是看中其線下場景,深度合作贏取利益還是要看雙方的單向發展以及交互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