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usCloud顛覆中心化雲平臺僅需要這一點執著
2018年8月10日億歐網首次公開報告李爽離開美團建立博納雲專案。當很多人為他的離開感到驚訝的時候,李爽已經毅然決然地投身到一個未來可能改變這個時代的事業當中。

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其生態效應與資料可信性讓信任與協作上升到一個新的標準,也符合人類社會對於信任與協作的期望。
雲技術是一專案前很重要的基礎服務。從1.0時代的企業虛擬化,到如今阿里雲,百度雲等一系列中心化雲平臺出現的2.0時代。雲技術一直在演進,卻一直沒有達到我們想要的完美狀態。隨著區塊鏈的出現,很有可能將雲平臺帶到下一個時代。我們追求的完美雲到底是怎麼樣的?
李爽是資深雲端計算專家,從業已經10年,歷任美團雲總經理、阿里巴巴集團網路部總監、百度系統技術委會員主席等職位。如今他從美團離職,並沒有選擇其它巨頭的高薪聘請,而是加入了創業大軍。
早在2017年百度肖偉就發現了這一領域的魅力,一開始正式接觸區塊鏈,他就立刻變為信仰。他說:區塊鏈技術不會馬上黃掉,它有“黃金十年、白銀十年,2018~2028年是區塊鏈行業的好機會。”肖偉認為,可能會像2000年的網際網路和2008年的移動時代一樣,出現一個蓬勃發展的黃金期:人才水平提升、公司市值提升!

初生牛犢不怕虎
在2017年7月,百度就推出了區塊鏈開放平臺BaaS(Blockchain as a Service),然而到今年百度區塊鏈仍然在不斷嘗試當中。
相反博納雲專案無論是開發進度還是商業擴充套件的速度,不僅是在區塊鏈行業中,在網際網路服務創業專案中也是速度非常快的。從2018年8月官網正式上線,白皮書正式釋出到9月17日上線gate.io交易所,僅用一個月時間就贏得了市場的信任,同時在最近兩個月與日本遊戲公司 _Pitaya、恩山、歐美電商Lapasa分別簽訂了合作。現在已開啟公測網路。
筆者從medium https://medium.com/@bonuscloud 看到團隊的詳細進展情況,包含專案週報和財務月報,可以從一開始就作為一個公眾專案來規範運作,從開始就公開財務月報也是少見的專案,足以體現其勇氣與真識性。
入局區塊鏈不改創業初心
李爽入局區塊鏈時,憑藉自己的專業知識與素養,立馬發現了當下中心化雲端計算平臺的諸多問題。對於中心化雲端計算平臺,由於雲端計算產業的初始投資規模巨大,使得雲端計算變成巨頭玩家的遊戲,因此導致了雲端計算平臺的以下非常明顯的問題:
缺少行業標準
雲端計算行業的供應商大多是巨頭玩家,從商業價值角度考量,每個玩家都希望能夠成為行業的標準,因此在給使用者提供的應用標準上,每個雲端計算供應商都有自己獨立的一套標準體系。商業產品的競爭無形中給使用者帶來了使用成本,當用戶為了成本與穩定的需要使用多家雲端計算平臺時,需要適配多家供應商。而為了滿足巨頭的需要,雲端計算產業中的上游供應鏈公司不得不向每家巨頭提供定製化的產品,以滿足客戶的需求。
執行環境黑盒化
中心化的雲端計算平臺作為一個黑盒環境提供給使用者,使用者無法控制自身資源與應用的可信執行狀態。為了實現雲端計算企業的管控或其他訴求,雲端計算平臺均會以侵入式的方式獲取使用者的相關資源。而在這種環境下,也出現過多起雲端計算平臺服務商由於自身業務BUG問題,導致使用者資料丟失、應用執行異常的情況(如某公有云安全產品刪除使用者檔案事件)。
成本過高
由於雲端計算行業初始投資規模巨大,並且是多寡頭壟斷,雲端計算廠商對於營利的訴求會比較高。從Amazon的財報上來看,AWS的EBITDA(毛利潤)達到近45%,其運營利潤(淨利潤)在25%左右。而從服務模型來講,雲端計算廠商對於穩定的資源使用與增長能夠較好的滿足,而對於臨時的大規模資源使用是不予以服務的,主要原因是由於資源使用量的不確定性會導致大量的投入不能及時得到回報,因此這方面的計算需求現有的雲端計算平臺無法滿足,這也是商業與技術概念的衝突所在。同時這方面的需求被壓抑,是一個較大的藍海市場。
去中心化的雲端計算平臺
區塊鏈技術的產生與發展給予眾人一個新的可信任、可協作的技術平臺與生態模式。同時區塊鏈與雲端計算技術的結合能夠解決中心化雲端計算平臺所存在的問題。並且去中心化的雲端計算平臺也是未來區塊鏈應用Dapp的理想的應用承載平臺。
隨著個人家庭網路從ADSL,寬頻,光纖的不斷普及,以及移動端從2G到4G、5G的發展,網路的接入能力提高,模糊了使用者終端與IDC內伺服器的互聯邊界。而使用者終端通用晶片計算能力的提高,專有晶片的普及,使用者終端與伺服器算力的差異也遠非天差地別。可以預見當網路接入能力和終端算力進一步提升,同在一個地區的使用者終端與IDC伺服器將不會再有明顯的區別,而當基礎設施普及超過20%之後,產業將迎來全面的發展。
顛覆傳統的商業模式
在商業模式中,我們聽慣了平臺型的商業模式,拉動供給,帶動需求。反向供給模式(C端向B端供給)、共享供給方式(Uber和滴滴),而博納雲是作為平臺型的商業模式,連線了C端供給和B端需求的二端,集合了共享經濟與共識機制,是一個創新的商業模式,有營收能力與造血能力。商業生態合作伙伴的能力,廣泛的合作伙伴以及開發者的平臺。同時也作為生態模型存在,集中了開發者、供給方、需求方、平臺方、共識方五大角色為一體。
最初的平臺型商業模式主要是連線供給端與需求端,通過分散式的雲端計算平臺連線二端。共享經濟是指使用者提供冗餘的通用計算資源(包含網路、計算與儲存),以價值最大化的方式提供供給,同時提升IT社會資源效率。
共識機制作為典型的區塊鏈屬性存在,其共識使用者不僅可以提供通用計算資源,也可以通過持有通證資源獲取長期收益。作為生態模型,開發者、供給方、需求方、平臺方、共識方五大角色通過通證模型進行連線與整合,豐富生態資源的建設。開發者可以基於雲端計算平臺開發第三方應用,豐富雲端計算平臺的應用覆蓋能力。供給方通過提供通用計算資源獲取獎勵。

李爽的創業專案名叫BonusCloud,他希望藉助區塊鏈技術解決傳統雲服務中現存的某些問題,如上述中缺少行業標準、執行環境黑盒化、運營成本過高。他認為BonusCloud做為一個結合區塊鏈結合的雲平臺,能夠實現成為一個去中心化的、可信任的、結合區塊鏈與雲端計算技術的、全球化的基礎設施平臺,並構建一個基於此的開放式共享生態。將交易記錄與操作審計記錄在鏈上,可以很好的解決傳統雲技術面臨的難題。
同時BonusCloud希望能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將雲端計算領域的虛擬化技術與區塊鏈結合起來,在保證安全性的基礎上,增強區塊鏈虛擬機器功能,以支援更豐富的PaaS應用。不僅可以執行智慧合約,還可以執行網路、儲存、計算等Dapp應用。
BonusCloud通過構造一個全球化的算力交易平臺,能夠將全球包括現有云計算、企業資料中心、個人 PC 及終端裝置的 CPU / GPU /頻寬等資源有效連線起來。有空閒資源的人可以加入 BonusCloud 網路通過貢獻資源來獲取收益(平臺Token BxC),需要資源的人可以使用平臺Token BxC 來購買其他人貢獻的資源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BonusCloud是分散式的通用計算平臺,提供通用計算的交易與分發,通過開源的雲平臺方案,給予客戶一個公開可信任的環境,進行有價值的計算能力交換。 BonusCloud將構造一個雙邊(多邊)市場的生態,主要由以下幾種型別的參與者構成:工作者、記賬者、應用開發者、應用使用者以及資源交易平臺。在雙邊市場會促使出現“雙邊網路效應”,即跨邊網路效應(cross-side network effect):市場一邊的使用者在市場中獲取的價值取決於另一方的使用者數量,以Uber的商業模式為例子,乘客的使用者價值取決於司機的多少(司機越多,乘客等待時長越短,體驗越好),司機的價值取決於乘客的多少(乘客越多,司機空駛時長越短,收入越高),兩者相互促進,放大網路效應。因此,BonusCloud在未來打造的生態中,第一步將關注加大供給量,例如,提高工作者作為資源供給方的數量及線上時長,激勵記賬者及應用開發者提供更完善、透明、多樣的產品及服務,其次,通過對全球市場的宣傳和滲透,大力拉動使用者需求,使供給及需求互相促進、雙向驅動,在競爭中形成強規模效應,構建競爭壁壘。BonusCloud整個生態作為一個經濟體系,創始團隊的目標是增加整個經濟體系中的GDP收益。
簡言之,博納雲的生態體系通過滿足需求方的IT資源訴求來增大生態的價值創造能力,GDP越大,生態能力越大,因此各方可以同時獲取收益。
普通使用者的福音
很多使用者可能覺得專案距離自己非常遙遠,其實BonusCloud要做去中心化雲端計算行業的AWS,他們不僅有決心更有實力,一支資歷豐富的核心團隊是成功的前提,除去李爽,BonusCloud的其它核心成員來自阿里巴巴、思科、百度、美團、深信服等世界一線網際網路、IT企業,覆蓋研發運維市場銷售各環節。核心團隊搭檔多年,默契配合,專案成果非常顯著:
家用裝置就可以實現。使用者不需要購買專用硬體,凡是符合配置要求的家用路由器、微控制器開發板,未來還包括PC和伺服器等,都可以部署軟體加入BonusNode資源池中。與此同時,不同型別的節點,根據硬體能力完成不同的任務,獲取相應的收益和獎勵。
提升網路穩定性和效能。通過改進分散式網路演算法,包括路由定址演算法優化和網路區域劃分就能實現;在分散式網路基礎上採用IPv6地址的加密網路,同時保證了網路的擴充套件能力和安全性。
使用者激勵獲得收益。改進的DPOS+PBFT混合共識演算法,定期選舉對貢獻大的節點作為記賬者,記賬者輪流記賬,兼顧了公平性,貢獻度和效能。在收益的分配機制中,工作者,記賬者,DApp開發者都可以在任務完成中獲得收益,激勵對社群做出更多貢獻。
_
任務分配資訊公開透明。所有的節點資訊,交易資訊,任務分配資訊在鏈上記錄儲存,公開透明,可回溯可審計。根據記錄資訊的重要性,採用主鏈+側鏈的多鏈模式,滿足效能和容量的不同需求。以前理財師想讓投資者放心,就需要靠酒桌生意,引入評級機構、律師、會計、信託機構層層給資產做擔保,如今區塊鏈通過集體維護,將權利主體從單方轉向多方,在沒有監管單位或權威部門作為中介的情況下,使用區塊鏈技術構建跨機構的國內信用證平臺,就能使我們大量依賴的中介或者主體信用慢慢被肢解,新的權力分配體系就會誕生。

後記
作為一場席捲一切的偉大革命,區塊鏈還處於發展初期。區塊鏈究竟能帶來多大的勢能我無法預測,但是正如一位專家所言:但每一次人潮起立歡呼,恰恰是時代前行證明的最佳跟腳。能確定的是,在可見的未來,它會掀起更大的波瀾,其規模也許遠超人們想象。
我們身處於這個時代,感謝引領者,讓我們一起見證顛覆式變革!
【本文版權歸儲存線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文章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不同觀點,歡迎新增儲存線上微信公眾號(微訊號:doitmedia)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