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e 遮噪睡眠耳塞評測: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近些年,從 MIT 實驗室走出的 Bose 在音訊消費電子裝置領域收買了不少使用者的心,原因之一便是它提供的降噪技術比別家的都要強大。不過,諳於此道的 Bose 並沒有固步自封,而是在從未涉獵的健康科技領域又邁出了一小步,今天就來看看這次它家的新產品是如何帶給我們驚喜的。
據相關研究稱,全世界接近 60% 的成人都有睡眠問題,79% 的人睡眠時間不到 7 小時,如果要算深度睡眠時間,情況或許更不樂觀。人們曾經通過數羊或是藥物的方式來解決這些問題,但 Bose 卻要另闢蹊徑用這樣一款名為 ofollow,noindex">Bose noise-masking sleepbuds 的遮噪睡眠耳塞產品,給出自己的解法。那麼,它究竟有什麼樣的魔力能夠完成“催眠”呢?
效能特點
簡單來說,Bose noise-masking sleepbuds 採用的是一種遮噪(非主動降噪)技術,所謂遮噪有兩層含義,首先是通過耳機自身的獨特設計先隔絕一部分噪聲,其次就是利用其它聲音遮蔽令人厭煩的噪聲。在 Bose noise-masking sleepbuds 上,官方通過白噪音的方式阻擋夜晚其它聲音干擾,這種結合物理和聲音實現的方式被稱為遮噪。夜間面對的不是複雜的噪聲,而是在較安靜狀態下的細微響動,屋內的鼾聲、屋外的汽車聲…… 這些輕微的聲響用主動降噪效果不夠出色,但利用遮噪技術,用別的聲音去遮蔽這些令人厭煩的噪聲,睡眠時就能起到隔絕的效果。
早前,其實有這樣的一類專屬 App 提供類似的功能,這其實被驗證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進入睡眠,而 Bose 則更進一步通過物理和聲學科技加強了這一效果,這就是 Bose noise-masking sleepbuds 被稱為睡眠耳塞的原因。
在更加詳細地瞭解這款睡眠耳塞之前,我們不妨先來看看它的一些細節引數:
- 耳機尺寸:2.38 釐米 x 2.69 釐米 x 1.42 釐米
- 耳機重量:2.3 克/個
- 充電盒尺寸:2.70 釐米 x 7.70 釐米 x 7.70 釐米
- 充電盒重量:111.41 克
- 充電時間:約為 8 小時
- 電池使用時長:每次充電可使用 16 小時
- 充電盒:充電時間為 3 小時
在實際的體驗中,我們發現它的機身其實非常細小。和官方宣傳的一樣,機身也就只有一顆鈕釦差不多。機內的結構也相對簡單,除去機身外殼的部件,Sleepbuds 就只有一塊小型電池、一個動鐵發生單元,以及一塊搭載儲存晶片、無線模組等電子元件的主機板。
Bose noise-masking sleepbuds 的佩戴感很舒服。雖然它從外形上看屬於入耳式耳機,單個重量只有 2.3 克,設計也非常精緻,由於採用 StayHear+ Sleep 鯊魚鰭矽膠耳塞設計,Bose noise-masking sleepbudsBose 能在舒適的情況下很好地兼顧耳內位置固定,佩戴時首先塞入耳內,然後稍微旋轉之後可以很好固定。這種類似設計在 SoundSport 等系列上已經驗證其功效,因此睡眠時耳內會有很舒服的體驗。即使側睡也不會有強烈的異物感,甚至根據我的體驗,你很容易第二天會忘記把它取下。
此外,它還精心為耳機提供了小中大三種不同尺寸的耳塞,日常使用時你可以根據耳朵大小找出最合適的尺寸匹配不同人耳。
包裝外觀
至於 Bose noise-masking sleepbuds 外形上的亮點,我覺得耳塞倒是其二的,原因可能是它過於玲瓏了——相反,採取了時下流行的無線耳機+充電盒的方式讓這次的配件奪人眼球。採取金屬盒的做工十分精緻,整體深空灰的顏色和磨砂金屬給人品質感,金屬盒底面,採取的是不同於正面金屬的塑膠材質,一方面,摩擦力更大的塑膠材質起到防滑作用,另一方面,正反面不同的手感也能讓人拿起盒子之後很容易分辨出來,同樣是為了夜間使用時候的操作方便。
不同於 AirPods 那樣立體開啟方式,Bose noise-masking sleepbuds 水平方向上輕推就能開啟,在推動阻尼的設計感上把握的很好,開啟非常容易(上癮),開啟之後就是耳機本體安靜躺在裡面,盒子裡沒有多餘的東西,只有一排底部的提示燈隨時“待命”。當你從充電盒內取出時會有指示燈亮起表示當前盒內電池容量,耳機內側有金屬觸點,在接觸盒內的金屬觸點時可立即進行充電。通過磁吸式的設計,每一次用完耳機你不用刻意尋找,簡單放在左右兩側就能開始充電。
考慮到外出時的攜帶問題,官方還配備了手感不錯的抽繩旅行袋。電池盒充滿電需要 3 小時,電池盒可以提供一次完整的耳機續航,所以大部分情況下白天工作讓耳機充電,晚上睡覺使用,這樣的方式比較方便。
軟體體驗
除了耳塞本身,這次推出的 Bose Sleep 應用也是評測的中心,原因是Bose Sleep 是 Sleepbuds 必要的主控制應用,使用者要通過這個 App 才可以配對 Sleepbuds。上面除了有一般的播放控制、鬧鐘設定之外,最主要的還是給 Sleepbuds 傳輸音效。而這個耳塞本身沒有做任何的控制元件,即使是觸控式的感應方式。
App 功能中,除了提供十種不同的白噪音音效,還加入了音量調節、定時關閉、鬧鐘這幾個核心功能。最讓我感覺方便的就是定時關閉和鬧鐘這兩個功能。精簡有餘,邏輯清晰。官方還表示之後還會和其他機構合作,推出適應更多場景的音效供使用者選擇。使用者在使用的時候只需要提前用 Sleep 應用把聲音同步到 Sleepbuds 中就可以了。
結語
筆者在體驗這款產品時最大的疑惑其實是來自它必須是在手機配對的情況下協同作業(每個晚上使用經此步驟),為什麼不加入一些簡單的記憶功能甚至是自動識別周圍的噪音屬性,從而播放“對症下藥”的音場呢?對此 Sleepbuds 的設計師 Daniel Lee 這樣告訴動點科技:
目前的 Sleepbuds 還是不能完全脫離手機使用,斷連的時候還是會發聲提醒使用者,不過從 Sleepbuds 用上了低功耗的藍芽晶片,機內也附帶了儲存晶片,能夠直接儲存音效和鬧鐘等資訊,藍芽在這裡只是起到了一個「遙控器」的作用,使用者其實是可以在脫離手機的狀態下使用 Sleepbuds。這樣可以滿足那些需要關機睡覺的使用者,也可以為 Sleepbuds 儘可能提升續航時間。這點在未來的版本更新優化這個操作,加入新版本之後的 Sleepbuds 應該可以實現真正的離線工作。
對於 Bose 來說,這款從眾籌起家的產品可能只是大道至簡理念下一顆投往睡眠健康領域的石子,前路在何方?或許第二代產品會給我們更多的回答。但從市場端的接受程度來看,雖然 1999 元人民幣的價格並不便宜,但從我國慶出遊在香港購物的過程中,依然看到非常多的消費者對此很感興趣並買空了幾家專櫃。那麼到此,你是否產生了一絲心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