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再度重整儲存事業!國微轉讓旗下DRAM設計公司全部股權求止血
紫光國微 10 月 11 日晚間公告,擬將從事 DRAM 晶片設計的全資子公司西安紫光國芯 100% 股權以 2.20 億元轉讓給同集團、從事儲存模組業務的北京紫光儲存,這象徵著紫光集團旗下資產持續進行整合,試圖集中儲存事業戰力!
西安紫光國芯成立於 2006 年,是一家 DRAM 儲存晶片設計公司,前身為西安華芯半導體,承接已經破產倒閉的德國儲存大廠奇夢達在西安的技術團隊和部分專利。
西安紫光國芯主要業務包括儲存晶片設計開發,以及自有品牌儲存晶片產品的銷售,並提供相關積體電路的設計、測試服務,不久前才宣佈成功自主研發生產 DDR4 記憶體。根據公告,紫光國芯的營運狀態一直處於虧損,2017 年營收約 3.43 億元,虧損 1200 萬元。
紫光國微為深圳證交所的上市公司,該公司表示,西安紫光國芯一直持續加大產品開發投入,但受下游製造代工產能等方面的限制,短期內無法達到規模經濟,經營壓力加大,負債率不斷提高,已影響到其正常持續經營,對於身為上市公司的紫光國微而言,不論在資金上或是整體業績表現上,確實都已造成一定程度的壓力。

(來源:西安紫光國芯官網)
再者,基於紫光集團在儲存領域的整體戰略佈局考量,紫光國微決定將西安紫光國芯 100% 股權以 2.20 億元轉讓給紫光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北京紫光儲存。
剝離紫光國芯後的紫光國微,主要產品將集中在智慧安全晶片的研發領域上。
此外,紫光儲存成立於 2017 年 8 月,在紫光集團從“雲”到“芯”的生態系統中,扮演儲存模組廠的角色,涵蓋嵌入式產品線包括 eMMC / eMCP / UFS / uMCP 等,以及固態硬碟 SSD 包括 Enterprise SSD 、 Client SSD 等。根據紫光儲存的產品路線圖,在 2018 年底前 8 / 16 / 32 / 64 / 128GB 的 eMMC 5.1 產品都會就位,64 / 128 / 256GB 的 UFS 2.1 產品也會齊全。
縱觀紫光集團在儲存領域上的佈局,長江儲存已經開始量產 32 層 3D NAND 晶片,2019 年將生產 64 層 3D NAND,同時匯入創新的 Xtacking 技術。
紫光儲存的角色偏向於儲存模組廠產品的生產、研發和自有品牌銷售,未來加入西安紫光國芯的 DRAM 設計業務,可能會朝 DRAM 產品領域著力,讓整個儲存產品線的佈局更為完整!
不過,國內 DRAM 技術已經有福建晉華和合肥長鑫兩大陣營投入研發,如果兩大陣營順利研發成功且量產,西安紫光國芯的 DRAM 設計實力與這兩家陣營相較,恐再度拉大,合併紫光國芯後的紫光儲存要如何進行大整合,以發揮集團的儲存戰力,需要時間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