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燒了十幾億後,家園網徹底破產
家園網的員工們,這個十一不能去浪漫的土耳其,也沒有去東京和巴黎。
幾乎一夜之間,他們的董事長失聯了,CEO 離職,他們在不知道原因的情況下被辭退,他們被欠了 5000 萬的工資,他們公司的門被鎖了,連私人物品都拿不出來……
欠薪或達5000萬,總部人去樓空
10 月 9 日,36氪去家園網的辦公地點(北京市東城區廣渠門外的廣渠家園 8 號樓)一探究竟,只看到光禿禿的大樓和物業留下的說明。

(圖為 10 月 9 日原家園網大樓)
因家園網租賃的寫字樓於 10 月 8 日到期,物業已經收回房屋。

(圖為物業留下的公示)
在網友之前上傳的家園網討薪照片中,家園網的招牌還在。

(圖為維權要工資的現場)
只是隔著一個十一長假,畫風為何轉化的如此淒涼?
一位離職員工告訴36氪,導火索是 9 月 28 日 CEO 馬永才的離職,“董事長失聯, CEO 離職,群龍無首,才造成了今天很困亂的一個局面。沒有一個發言人出來告訴我們公司到底發生了什麼,網上有傳言說是申請破產,從工商上來說,破產是會有個清算的過程,但我們現在查不到。也有傳言說是公司在租新的辦公地址,準備重新開始。這些,我們都無從核實。”
其實,在 5 月底、 6 月初,家園網曾有過一次大規模裁員,主要是針對外地分公司。在 6 月份,家園網從全國 24 個分公司裁到只剩 4 個(北京、上海、廣州、重慶)。在 9 月之前,總部還有 1000 多名員工, 9 月開始,總部迅速裁至 200 人。 9 月 30 日,這 200 多個人也都被裁員。
就此,36氪也聯絡了家園網 CEO 馬永才,不過截至發稿時為止,對方沒有接聽電話。
據 9 月 30 日家園網官方微博顯示,家園網分別在 6 月、 8 月、 9 月裁員 300 人,拖欠員工的工資、績效、賠償金。據微博中員工提供的「應付費用統計表」顯示,家園網拖欠員工的工資、績效、賠償金、社保、佣金等共計 4475 萬元。此外,還拖欠有行政、財務、廣告等相關費用共 1181.89 萬元。

“大概核算過,家園網欠 700 多名員工 5000 多萬工資。十一前大概有 200 多名員工在跟連雲港投資方在談,後續的補償是由同科投資集團來承擔,談判的結果是簽了欠薪證明,簽完離職協議後發 8 月工資, 10 月 20 號是發 9 月工資,12 月 30 號之前把欠的績效和賠償給我們”,一位離職員工表示。
談判雖然是要到了一個交代,但其實員工們完全沒有信心能拿到錢。“從 6 月份開始到現在裁員的這批人,所有人在離職協議上面籤的那些補償績效或者工資,都多多少少缺失一部分,沒有人拿全部。”
“20 號對我們來說是一個節點,如果我們 20 號沒有發錢的話,我們 21 號會集體去勞動仲裁,”上述離職員工透露。
如今家園網連網站都已經打不開了,因伺服器託管欠費。

三年燒了十幾億,十幾條業務線付諸東流
家園網是同科集團投資的網際網路公司,同科集團是連雲港當地的開發商,專案偏高階,有別墅產品。據知情人士透露:“同科其實在三四線賣得很好,就是因為家園網拖累同科,三年,保守估計同科給了十幾億,都燒光了。”
在同科的官網上,對家園網給出的戰略定位是這樣的:「全球首家家庭生活消費 O2O 綜合服務平臺,是運用網際網路、移動互聯技術,以家庭生活需求為核心,以家居、家裝、家電、傢俱、家政、汽車、旅行、醫療、保險、就業、體育、教育、投資、大資料、雲服務等為主線的網際網路O2O服務企業。」
從這個定位就可以看出,業務範圍非常廣泛,幾乎覆蓋了家庭生活消費的方方面面。
“這半年來,陸陸續續都砍掉了十幾個業務線,只保留了菲派保姆和智慧社群,比比租房 7 月剛上市,8 月就停掉了,這也是讓我非常困惑的地方“,一位前高管表示。
36氪大概梳理了下近一兩年來,家園網的業務時間線。
2016 年,趙薇代言金色家園網,打出了打出「買房、賣房 0 佣金、 0 風險、 0 加價」的口號,這是家園網第一次走進了大眾視野裡。家園網最多曾開過一千多家中介房,用純燒錢的模式代理二手房、新房、租房等。結果是從 2017 年 9 月份以來,家園網所有的門店都關了,中介業務就砍了。


2017 年 9 月,「小紅帽家裝廣場」上線,號稱是在行業內率先提出「幹掉裝修公司,幹掉工長,省錢50%+」。

2017 年 10 月 16 日,「菲派保姆」上線,打出的標語是成家政行業亂象終結者。所謂「菲派」,即打造一支以菲傭為標準的高素質家政服務團隊。

2018 年 1 月「抄近道」上線,號稱是地鐵神器,優化千萬地鐵使用者的出行方式和生活方式。覆蓋全國 22 個地鐵城市、109 條地鐵線、2316 個地鐵站。

2018 年 7 月,「比比租房」上線,號稱「1對1遠端高清視訊看房」功能是一大亮點,它讓租房者徹底擺脫「馬拉松看房」的時代。“一共就做過兩個版本,只上線一個月就停掉了。"

就在今年 5 月,家園網還帶著家園雲店、抄近道、菲派保姆、小紅帽家裝等業務線參加過京交會,4 月還去過北京房展會。

(2018年4月春季房展會現場)
家園網還有更多一些停留在概念裡的業務線,如家園徵信、家園大資料,另外還有走馬旅行、家園金服、收吧、新華傳媒系(代理廣告)、小螺號(運營社群微信)等業務。
十幾條業務線鋪開來,家園網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在試錯。這些業務線都並存的時候,家園網的員工高達 1000 多名。即使是最小的團隊,僅有 7、8 個人的家園醫生,每年也要200 多萬運營成本。
而家園網對業務存留也並沒有一個明確標準:“砍掉的標準其實也並不明確,就隨便做了一個業務線,過兩個月砍掉就一直在裁員”。上述家園網前高管表示。
確實,從董事長兼總裁楊波給家園網定的「服務第一、業績第二」的經營方針來看,很難有一個標準。
值得關注的是,到家園網危機爆發前,留下的兩條業務線——菲派保姆和智慧社群其實也已經找到了盈利模式。據知情人士透露,智慧社群中的智慧門禁可以直接賣 LED 屏廣告,並已經簽約了三四家物業,雖然還沒有上線。

菲派保姆的模式是給阿姨培訓,然後再反輸出到家政公司,只需要招一個保姆過來,就能產生收入。

(即使公司已經倒閉,廣渠門地鐵旁菲派保姆的廣告還在)
因為這兩條清晰的業務線仍然具備盈利模式,所以本來留下的 200 名員工原來還有一線希望。但家園網危機的發酵顯然超出了預料,家園網的前高管表示:“從開始裁員就有預測,沒有想到會這樣快,應該是同科不想再輸血了”。
對此,一位業內人士分析,家園網的「燒錢」思路屬於早幾年前中國網際網路圈流行的「免費思維」,但「免費思維」的時代早已經過去。
而家園網多位前員工表示,家園網是同科想做的網際網路嘗試,但家園網並不是一個有網際網路基因的公司,他的很多做法跟網際網路公司很有很大差距。理念不一樣,思維也不一樣。網際網路公司是追求短平快的,但家園網還是用傳統的那種做法,走完一遍流程之後才去做,實際上已經時機已經過去了。
PS:
2018 年進入尾聲,越來越多的公司熬不過這個冬天。36氪的一位創始人朋友最新朋友圈動態中寫道,“上午面試了 4 位應聘者,3 位前公司停止了執行,下午的應聘者也是 8 月就停發了工資。”
36氪想起以前一個牛人說過,天塌下來,你總要有一項能變現的業務,作為自己保命的獨家武器。僅此寒冬,與大家共勉。
作者簡介
我是趙璐璐,關注房地產新鮮事,歡迎加微信zhaolulu6082交流,請備註公司+姓名+事由,非誠勿擾,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