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團購患上“團長”依賴症
遍地開花的社群團購電商依舊沒有能站上頭部位置的企業,無論是資本催熟的小平臺正風生水起,還是電商巨頭無意中的攪動,社群團購的現狀和發展仍需思考。2月25日,社群團購電商松鼠拼拼宣佈在年前完成3100萬美元B1輪融資。資本對社群團購的熱度從2018年跨到了今年,但熱度背後隱藏著眾多危機,將電商中生鮮、社交和到店服務相整合的社群團購電商,均面臨著自身定位、客戶確認和分層的問題,平臺依舊與如同意見領袖般且具備銷貨能力的團長“強繫結”。
視窗期結束
社群團購賽道在資本的助推下享受著聚光燈帶來的矚目。松鼠拼拼稱,春節前已完成3100萬美元B1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高瓴資本、和玉資本(MSA)聯合領投,IDG資本、雲九資本等老股東跟投,指數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這波資本浪潮始於2018年下半年,半年超40億元的融資規模、超過30家機構入場、幾乎沒有成本的准入門檻……華麗的外表讓社群團購頗為誘人。
視窗期被迅速開啟之時,入局者蜂擁而至。阿里、京東、蘇寧等電商平臺相繼入場且忙著招商引資,盒馬鮮生這類“新物種”也跟著摸索,來自供應鏈、快消、便利店等領域的企業同樣不甘示弱。實際上,熱火朝天的社群團購領域已被分為三大類別,起家早但一致鮮有發聲的原生態社群團購平臺,零售、快消、電商企業孵化的商業專案,供應鏈、服務商提供系統支撐、技術支撐成為入局者。
更據公開報道統計顯示,截至2019年1月,全國社群團購平臺數量已超過200家,其中原生創業專案近百家,約佔總比例的50%,但行業馬太效應明顯。目前,社群團購以小區為核心,團長招攬周圍的熟人加入,圍繞家庭生活場景,藉助微信小程式零售生鮮品和日用品。
押注供應鏈
當社群團購進入跑馬圈地的階段時,資源和資本已經形成了明顯向頭部企業傾斜的趨勢,局中的企業自然放大著流量、運營、供應鏈的資源優勢。完善供應鏈則顯得尤為迫切,據瞭解,松鼠拼拼本輪融資將用於供應鏈完善、市場和團隊拓展,以及系統優化。今年1月社群團購企業鄰鄰壹完成3000萬美元A輪融資時同樣強調,本輪融資完成後,鄰鄰壹將重點進行供應鏈的深度搭建、社群團長運營體系的升級完善以及運營資訊化系統後端的研發投入,並計劃在2019年覆蓋全國百城。
QuestMobile日前釋出的《社群團購洞察報告》中提到,供應鏈將會構成未來平臺的主要競爭優勢之一。同時,選品、採購、履約之間協同表現著企業整合供應鏈的能力。根據松鼠拼拼提供的資料顯示,企業目前的貨損率約1%,定時妥投率達到99%以上。Quest Mobile稱,松鼠拼拼社群團購微信小程式活躍使用者留存率持續保持在55%-65%之間。一位不願具名的電商行業從業者稱,資本給予了社群團購電商巨大的想象空間,拼多多催生了社交電商的發展,甚至希望可以誕生下一個拼多多,但社群團購還沒走過被併購的階段,當前的活躍者或將快速淡出視野。
上述人士稱,電商巨頭有著較強的供應鏈優勢,多年建構的體系已經是前者的護城河,後入局者已難以有時間和資本在供應鏈方面進行壘土。“輕裝上陣固然可以跑得更快,但能否跑得更遠卻未必。”以社群團購為例,大部分社群團購企業依託於本地的供應商,沒有自己的渠道,此舉意味著同質化將成為通病。
人為因素難控
在社群團購中,團長基本是原生力量來源。分析認為,團長中的大多數仍是追逐低價貨源,拋棄低提成平臺,合適時機謀求獨立運作的微商。社群團購的低門檻和低難度讓“小區內活躍人士”、“小區內寶媽”接連成為團長,然後此類人群的鬆散、弱黏性也逐漸顯露。各家都在全力比拼團長數量、流水銷量的時候,如何發展更多具備銷貨能力的團長加入,是當務之急。
同時,社群團購的人群並非電商下沉後刺激的客群,《社群團購洞察報告》中指出,截至2018年12月,中國社群團購使用者典型畫像為:19-24歲的已婚女性,其中新一線和二線城市使用者佔比明顯偏高。該資料打破了此前社群團購主打“下沉市場”的思維定式,消費需求產生的訂單密度影響著企業的發展速度,而需求的多樣性則難把握。與此同時,將電商中生鮮、社交和到店服務相整合的社群團購電商,均面臨著自身定位、客戶確認和分層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