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快”,5G還將帶來哪些驚奇?
三秒鐘下載一部影片、“飄”在雲端的遊戲包、匹配多人眼球的裸眼3D……正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的世界行動通訊大會上,基於5G網路的應用和產品成為絕對主角。
專家表示,如果說4G改變了我們的生活,那麼,5G改變的將是整個社會。世界行動通訊大會雖然只掀起了5G龐大產業鏈的冰山一角,但是,這“未來的樣子”已足夠令人興奮,一幅由5G網路驅動的產業生態圖正日漸清晰起來。
快如閃電,5G應用“呼嘯而來”
2017年底,國際標準化組織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公佈了第一個5G場景的技術標準,支援非獨立組網與增強移動寬頻。這意味著,5G解開了第一道“封印”——快。
“就網速而言,5G要比4G快10倍左右。”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智慧資訊通訊技術研究與發展中心研究員胡巨集林說,本屆世界行動通訊大會上展示的所有5G產品,幾乎都圍繞著“快”字做文章。
華為釋出的首款5G摺疊手機,下載速度達4.6Gbps,3秒即可下載一部1GB大小的視訊。想要知道5G究竟有多快?在華為應用展臺,有一個通過5G來傳輸大量雲端資料資訊的裸眼3D視訊演示系統,能夠根據人眼的移動實時呈現3D畫面;而OPPO則演示了5G環境下的“雲遊戲”——手機無需提前下載遊戲包,就能讓玩家在掌上擁有高精度遊戲體驗。
廣東省新一代通訊與網路創新研究院院長、中興通訊無線產品經營部前任總工程師朱伏生向記者描繪了“快”將如何改變人們的娛樂習慣:以前,當我們要玩一個大型遊戲時,總要花點時間等它下載到終端,從3G到4G,這個時間從幾天縮短到幾小時。在5G“大頻寬”的條件下,影象處理和邏輯運算被移至資訊處理能力更強的雲端,只需一根資料線,人們就能暢玩高清晰度遊戲。換言之,未來的手機只需當好螢幕,運算就交給“雲”吧。
超快的資訊傳輸對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的技術應用也是一大利好,那根為了增強處理能力而不得不與終端處理器連線的“小辮子”終於可以去掉了,頭顯裝置變得更加輕盈,沉浸感更強,科幻片中洞悉一切真實的“眼鏡”或將誕生。
2020年前開啟“完整版”5G
除了“大頻寬”,3GPP為5G定義的另外兩個場景為“海量連線”和“超可靠低延時”。胡巨集林表示,“海量連線”主要面向大規模物聯網業務,5G網路中連線的終端數量是4G的10到100倍;“超可靠低延時”主要面向無人駕駛、工業自動化等需要低延時、高可靠連線的業務。以現在的網路技術,無人駕駛的延時約為100毫秒,5G的目標是其降低到1毫秒以內。
目前,幾乎整個通訊行業都在翹首期盼這兩個5G標準的出臺。胡巨集林說,預計今年下半年、最遲明年,我們就將迎來“完整版”的5G標準。那將是一個怎樣的世界?朱伏生展望了一些能夠預見的基於5G的應用:道路上飛馳著無人駕駛汽車,它們通過雲端傳來的高精度地圖“認路”,通過感測器傳來的資訊感知周圍的一切,每時每刻都以極快的速度與“大腦”交流資訊;無人機將充當起快遞員,它們將精準地把顧客購買的商品送到指定地點;工廠裡的流水線將會準確根據網路下單的情況生產,擔心冷熱溼度有變化?不要緊,工人的手機上早就收到了提示……
在胡巨集林看來,5G將把人們帶入一個萬物互聯的時代:“1000億個儀器或裝置接入網路,傳輸效率是現在的100倍,網路價格也會大幅下降。”
智慧化的6G已經在路上
胡巨集林記得,當年在研究4G的時候,曾以為4G就是“我看到一件衣服,隨手拍段視訊分享給家人,讓他們看看好不好看”。誰能想到,4G成就了智慧手機的集體崛起和迅速發展,後來還出現了移動支付、共享單車、外賣等改變生活的各類應用。
如果說4G給人們帶來的變化“出乎意料”,那麼,比4G“內涵”大得多的5G應用很可能不屬於如今人們所暢想的任何一種場景。胡巨集林認為,它應該以一種顛覆人類認知、打破常識的姿態來到我們面前,會出現許多現在難以想象的新業態和新事物。
在創業者正在為即將到來的5G時代摩拳擦掌時,科學家們已經展開了對6G網路的研究。“6G將不再像5G、4G那樣去逼近夏農定理的極限,它的最大趨勢是智慧化。”胡巨集林告訴記者,更多人工智慧技術將應用於6G網路,腦機介面、人機協同的研究也將進一步提上日程。比如在6G網路中,系統能根據街區的大小、人口的多少分配頻寬,按照來往的車流量隨機開關路燈等。當然,不論哪一代移動通訊技術,研發及應用的主旨和初衷都是更好地為人類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