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啟動的學霸1對1遭遇寒冬,K12線上一對一繁華下現隱憂
文|王上
天兒越來越涼了,寒冬將至。
而學霸1對1(原名“學霸來了”)已經提前入冬:
進入10月以來,學霸1對1被曝陷入財務危機。10月8日,公司官網已經停擺;公司門口也張貼公告,“因經營不善,即日起已停止經營活動。”
當前,學霸1對1員工正辦理離職手續,部分員工已經發起勞動仲裁。
近兩年,線上K12一對一火爆,今年以來,各家紛紛宣佈融資訊息,看似一片繁華,而學霸1對1所處的困境對整個行業敲醒了警鐘,甚至開始討論線上1對1的業務模型是否可行?
用折扣吸引消費者買高價課時包,毛利率降低
獲客是線上教育企業的普遍難題,流量也越來越貴,獲客成本越來越高,有多個線上教育投資人向多知網透露,“單個學員獲客成本在3000-4000左右”。
“獲客成本居高不下,課時又難以漲價,整個財務模型在惡化,資本也越來越謹慎,企業的發展一旦跟不上就難以維持”, 紅點中國投資經理祝禹傑說到。
暑假期間,為了拉新,許多1對1輔導機構開始買流量打廣告,大搞打折優惠活動,也有很多家教育機構用教育貸產品吸引學生和家長。
為了獲客,學霸1對1也是尋求了各種方法策略。
根據鉛筆道等媒體報道,學霸1對1通過銷售人員,不斷地向家長推銷“課時包”,還會讓家長幫忙拉人。當家長說一下子拿不出這麼多錢的時候,銷售會向家長推薦免息的分期付款業務,並承諾“如果感覺不好,可以隨時退費,15個工作日一定退到卡里”。
分期付款即使用者申請學費分期後,小貸公司會將學費一次性墊付給學霸1對1,如果出現退費的情況,學霸1對1需要將剩餘的學費返還給小貸公司。而學霸1對1的分期合作服務商表示,早在8月份,學霸1對1就出現了回款難的問題。
根據投訴的家長反饋,“交了6萬元學費,打水漂了。”1對1本身客單價不低,很多線下機構一節課300-400元,學霸1對1在打折之後,一節課約110元。但是,銷售都會一次性籤大單。
過去線下1對1鼓勵銷售簽下高客單,因為銷售根據單額返點,銷售一單恨不得做到十萬二十萬。
到了線上籤大單的問題同樣存在,而在家長無力支付時,又引入了教育分期。
有不願具名的行業人士向多知網分析稱:“1對1用折扣吸引消費者買高價課時包,就降低了毛利率;其次,一旦後面出現退款,那就極容易出現回款難的問題。”
這位行業人士算過一筆賬:高價課時包往往包含2-3年的費用,第一年上完課,第二年還是在消耗這個課時包, 高價課時包打折了,但是公司的成本卻在上漲,比如,第一年的老師和第二年的老師成本是不一樣的,初二的老師比初一貴,初三的比初二的貴,這樣毛利就被吃掉一部分。
與此同時,假如未來遇上師資成本上升、運營成本上升、通貨膨脹等各種原因造成漲價,但打折了點高價課時包不會受影響,這樣毛利又被吃掉一部分。
因此,用高價課時包打折吸引學員非但不是一個獲客的好辦法,反而是企業走向虧損的致命原因。
“教育行業本身是可以盈利的,但是得控制好現金流,不能速度太快”,有頭頭是道董事指出:“教育公司不能盲目追求收入增長,而忘了利潤。”
這位長期看教育的投資人向多知網強調:“利潤最重要,正現金流最重要,沒有財務健康度的增長是自尋死路。”
教師資質難鑑定,兼職教師或難達到效果引發退費
學霸1對1的危機是從前拖欠員工工資開始的,根據學霸1對1的很多老師反映,公司七、八、九月份的工資都未發放。
作為供給端,教師的作用不言而喻。
根據學霸1對1官網現在的資料顯示,公司有94.28萬教師,這個數字是否真實暫且不談。重要的是教師是否是全職未披露,僅披露“必須是名校畢業,會經過嚴格篩選,最終通過率僅7%”。
“名校畢業”、“名師”是學霸1對1強調的字眼,但現實中,教師的資質很難鑑定,有很多家長反映,學霸1對1的老師很多都是剛畢業的大學生,也有很多兼職老師。
根據媒體報道可以看出,僅一個關於學霸1對1維權群裡就有百餘名兼職老師,還存在沒有畢業的大學生。
在學霸1對1拖欠工資後,不斷有員工離職,老師、班主任也頻繁更換,家長們紛紛退費,造成平臺擠兌。
做線上1對1儘量使用全職老師已經成為行業共識, 因為使用兼職老師有很多風險,學習效果沒辦法得到保證,難以形成標準化的服務體系,容易導致退費。
此前,頭頭是道董事在去年底做年終總結時曾提到,做線上1對1,供給端必須要用全職老師,只有如此才能控制住“最低服務標準”,也只有如此才能提升續費率,從而降低營銷費用比例。
如果是用兼職老師補差,那麼,線上一對一僅僅是沿用了過去線下一對一的老模式。並且,在運營、服務、銷售成本高企的情況下,企業生存難度加大。
另有匿名投資人向多知網解釋:“要看一個問題,線上一對一與線下一對一相比,改變了什麼,沒改變什麼。其實沒有改變一個核心的問題是,沒有改變差老師教差學生,效果差,籤大單。如果沒有改變這個迴圈,就會出比較大的問題。”
冷啟動的公司舉步維艱,To VC的專案更脆弱
做教育是長跑,對於初創公司而言,沒有任何前期積累或許會舉步為艱。
做線上1對1的教育公司,產品、服務都需要做好,單從獲客方面來看,要麼銷售能力強大,要麼有流量渠道。
學霸1對1本身作為一個新興的線上1對1公司,並沒有做教育產品的前期積累,可以說是冷啟動,這就加大了獲客的難度;而為了融資,不顧利潤奮力狂奔,就容易失控。
頭頭是道董事提到,有些公司的發展模型是“增長-融資-再增長-再融資”,也就是To VC的路徑,它在經濟週期好的時候沒有問題,但是一旦資本遇冷,公司很容易死掉。
最近兩年線上1對1教育公司的融資速度迅猛,金額動輒億元,今年以來,海風教育、作業幫等都宣佈完成新一輪融資。
從融資歷程來看,學霸1對1目前停留在了A輪融資:
學霸1對1起步於2015年10月,當時還在東北財經大學讀大一曲斐煊,獲得了上海雋泰20萬元的啟動資金,由此開啟創業之路。
公司創立不到一年時間,學霸1對1來迎來100萬元的天使輪投資,投資方仍是上海雋泰,持股比例6.88%。
2017年7月,公司完成A輪融資,投資方為深圳國金創投,投資金額並未透露,持股比例19.94%。
雖然已經融資到A輪,但學霸1對1現在連工資“都發不出了”,說明現金流已經不健康。
在創業之初,學霸1對1多個宣傳資料顯示,曲斐煊是輟學創業的美女95後,從學渣到學霸,一路逆襲,投資人最初看重其人脈資源,促使其創業。
然而,身處強敵環伺,且運營越來越重的線上教育行業,對那些經過多年打磨的,資金量充足的企業會更有利,而只有噱頭,沒有前端的流量鋪墊,沒有後端的服務夯實,難以跑到最後。
紅點中國投資經理祝禹傑表示:“線上1對1整體市場還是非常樂觀的,學霸1對1是一個小的案例,遭遇當前這種狀況也非常可惜。”
在學霸1對1危機爆發後,頭頭是道董事直言:“過去一年教育投資出現了明顯的泡沫化,To VC的教育專案層出不窮,只追求收入增長然後融資,這種沒有利潤支撐的模式將很脆弱。”
此前,有投資人在介紹教育企業今年所面臨的資本環境時曾告訴多知網:“今年線上教育行業存在一些泡沫,甚至出現了倒掛——有些一級市場的公司甚至比二級市場的公司估值還高,隨著市場的理性發展,將會擠掉一部分泡沫。”
“經濟下行週期當中,自我造血能力尤其重要,必須做到不融資也要能活著,因為接下來融資會很難”,這是線上教育的投資人們一致的觀點。(多知網 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