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MWC2019:一次5G產業大閱兵
2月28日,精彩紛呈的2019年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2019)大會,已落下帷幕。本屆大會以“intelligent connectivity”(智聯萬物)為主題,吸引來自全球的ICT領域企業參與,展出其最新產品和解決方案。來自各國的政府、運營商以及裝置商、應用開發商等企業高層圍繞智慧連線進行了深入探討。
5G真的“熟了”
因為2019年是5G元年,所以各個論壇以及展區中,都包含大量5G元素。所有人都在討論:5G真的可以成熟商用了嗎?5G手機和其他終端可以用了嗎?5G真的能幫助運營商開拓各行各業數字化市場,實現企業轉型嗎?
從各大企業在MWC2019上的展示或許可以讓人找到答案——5G網路和終端發展超過預期。5G真的“熟”了,規模商用只差臨門一腳。可以看到,英國電信BT、Vodafone、3 UK、瑞士Sunrise、南非Rain、韓國LG U+、沙特電信等多家運營商都在MWC2019上,宣佈5G建設計劃或者與產業鏈企業簽署5G備忘錄。部分運營商展示的5G業務和應用,不再只是演示的Demo,而是已經在面向企業使用。
在創新城市展區,記者還體驗了機器人如何擰魔方、裸眼玩3D遊戲、在雲端玩遊戲、開展沉浸式體驗教學場景,領略了5G時代的飛艇救援、遠端操控緊急救護……5G的確可以改變生活,甚至改變社會。
各方大秀“肌肉”
值得一提的是,MEC受到國內高度關注。先是中國移動發起邊緣計算“Pioneer 300”先鋒行動,助力MEC商業應用落地。接著中國聯通舉辦了MEC邊緣雲商用加速計劃釋出會,規劃構建CUBE-Net2.0全雲化網路,推進網路重構,開展“數十億資金的投放、數千個邊緣節點的建設、數百個生態夥伴的招募、數十個行業領域的探索”工作,在31個省市推廣邊緣雲業務。MEC是5G發展的重要基礎之一,其較高的關注度也證明了5G的成熟。
5G裝置是5G發展的基礎。華為釋出全場景極簡5G方案,與30多家運營商簽署5G合同,實現5G基站發貨量4萬個;愛立信展示了多款2.6GHz頻段產品解決方案,與10家運營商達成可公示的商用5G合同,並簽署了42份備忘錄;中興攜5G全系列商用產品精彩亮相,滿足全頻段、全場景部署所需,宣佈與全球30多家運營商開展5G測試與合作;諾基亞帶來全球首個液態冷卻的Massive MIMO 5G BTS(基站),推出新的傳輸產品,與19家運營商簽署5G合同……
再看普通消費者更關心的5G終端。5G手機和摺疊屏手機無疑是今年的焦點。在MWC2019開展前,各大廠商就開始展示其5G能力。華為釋出首款5G摺疊屏手機華為Mate X,該機搭載華為麒麟980處理器和巴龍5000基帶;三星除了釋出了Galaxy S10系列以及摺疊屏手機Galaxy Fold之外,還帶來了Galaxy S10 5G版;小米釋出了其首款5G手機MIX3 5G版;此外,OPPO、中興等企業也展示了其5G手機。高通、華為海思、聯發科、紫光展銳等晶片廠商,也未放過這個重要展示平臺。
在各方“秀肌肉”的同時,業內人士也發現了5G當前存在的一些問題,比如5G終端成本依然很高、5G網路實際部署還是太少、垂直行業引入5G還在初步階段,但這次展示讓業界感受到5G未來潛力巨大。GSMA公佈的一份新報告預測,到2025年,全球將擁有14億5G連線,佔全球移動連網總數的15%。目前,移動運營商每年投入大約1600億美元用於擴充套件和升級其網路。
當然,本次展會也有大量雲端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移動應用、泛智慧終端、企業數字化、網路安全、縮小數字鴻溝等方面的展示,但整體來看,本次MWC2019可謂全球5G產業的一次盛大閱兵,加速了5G產業商用程序。
作者:黃海峰
責編/版式: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