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一定會繼續做下去
北京商報訊 (記者 石飛月)3月3日,全國人大代表、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在兩會人大代表團駐地接受採訪時表示,格力2015年就開始涉足晶片,而且“一定會努力搞下去”。但搞晶片不可能一步登天,“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早前,董明珠曾公開表示,將斥資500億元投入到晶片製造當中,而且強調在研發上錢不是問題,重要的是看有沒有信心與決心。她還指出,爭取在2019年格力空調全部用上自己的晶片。
去年8月,格力電器成立一家名為珠海零邊界積體電路有限公司的企業,經營範圍為半導體、積體電路、晶片、電子元器件、電子產品的設計與銷售等。這家企業也是格力電器專門研發晶片的全資子公司。
隨著人工智慧家電的興起,家電市場對晶片的需求大幅增加,但全球空調高階晶片還是依靠進口。“格力一年在晶片採購上就要花大約40億元,這些晶片大部分依靠進口。”董明珠曾透露。
在產經觀察家、釘科技總編輯丁少將看來,格力造晶片並非沒有成功的可能。“格力在空調整機市場有顯著優勢,對相關晶片技術的需求理解會更深,參考三星、華為來看,有利於構建產業鏈綜合優勢;格力的利潤和現金流都足夠,有較好的資金儲備,能自我造血,介入資金需求量大的晶片業相對更容易。”
在接受採訪時,董明珠還談到了人工智慧的發展。她認為,隨著技術的升級,人工智慧的出現是很客觀的變化。現在是大資料時代,生產指導、管理、技術研發、產品都需要大資料。“製造體系里人工已經發生根本性變化,人力效率翻了一倍都不止,作為一個企業來講,需要有前景也需要有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