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推出“隱私網站”,打破“潛規則”保證隱私安全
據國外媒體訊息,蘋果公司在當地時間週三推出了多項隱私權升級措施,其中就包括一個線上隱私入口網站。使用者可以在這個網站上檢視蘋果公司儲存了他們的哪些資料,並且能夠下載、更改或刪除iPhone製造商從使用者處收集到的所有資料。

該入口網站今年5月就已在歐盟進行了測試,很大程度上是為了遵守歐盟的GDPR(通用資料保護規則),所以開始只對歐盟使用者釋出。不過現在蘋果已經允許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使用者通過該網站檢視並下載蘋果手機的資訊,而且蘋果公司還計劃在今年年底之前向世界各地的所有蘋果使用者推出同樣的工具。
此外,蘋果還通過新網站和iPhone、iPad版的iOS 12作業系統,推出了多項加強版隱私權計劃。例如蘋果公司針對Group FaceTime視訊聊天產品推出了端對端的加密功能,此產品將在不久後上線,蘋果還打算利用加密技術為Screentime功能提供保護,防止使用者資訊遭到洩露。
這與蘋果一向秉承的“不借使用者隱私賺錢”的理念相契合。正如庫克在今年3月接受採訪時說的:“事實是如果我們把使用者當作產品並藉此賺錢的話,早就賺得盆滿缽滿了。我們選擇不那樣做。”

在這個隱私隨時有洩露風險的網際網路時代中,蘋果的做法可以說是十分良心了。現在不少廠商和應用都在想方設法地收集資料資訊,並且在使用者條款中儘可能多地獲取許可權,單方面收集使用者資訊並且隱瞞使用者。而蘋果的做法則打破了這一“潛規則”,給使用者更多的知情權和主動權,讓使用者的隱私安全有了更多的保障。
可見在保護隱私方面,蘋果一直在持續努力與付諸行動。今年的“國際資料保護和隱私專員大會”將於下週在布魯塞爾召開,這是極其重要的隱私權監管會議之一,屆時庫克將發表演講。而就在上週,蘋果剛剛參與了有關澳大利亞擬議的加密監管的討論。
對於使用者而言,蘋果的做法可以有效減輕我們對隱私洩露的擔憂。各種資訊洩露事件近年來頻頻發生,我們甚至已經有些“習慣”這樣的狀態了,而蘋果的努力則在一定程度上讓使用者重拾對隱私安全的信心。對於隱私保護的嚴謹態度,也是蘋果大受歡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對相關企業而言,蘋果向來是效仿的物件,其一舉一動都可能起到標杆作用。蘋果開放隱私網站,相當於將主動權交給使用者,打破企業單向收集資訊的行為,讓資訊的收集透明化,也可能引起其他企業的效仿。

當然,蘋果可能也是想借助這一系列舉措,將自己對隱私的立場轉化為與行業中對手競爭時的商業優勢。但無論出發點是什麼,行為本身是值得肯定的,蘋果的這些舉措或許能夠使行業向著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這對整個手機行業都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