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5G上落後了嗎
【翻譯/觀察者網馬力】房山區位於北京市西南部,這裡曾以石化和鋼鐵產業聞名。如今,遍佈住宅的安靜的房山區已經成為全中國行動通訊革命的一個縮影,全世界最大的5G網路應用示範區正在房山建成。
2018年秋,房山區政府與中國最大的行動通訊運營商“中國移動”聯手在一條長約10公里的道路上安裝了5G基站。從2018年9月起,相關企業就一直在這條道路上利用這套5G系統對無人駕駛汽車和周邊環境之間的無線通訊狀況進行測試。5G通訊網路可以把車載感測器、路邊感測器、道路上方攝像頭等收集到的資訊即時匯聚到當地的一個數據處理中心,該中心將所有資料處理後得出與汽車行駛有關的即時資訊,並把該資訊傳送到車載電腦上以協助這部無人駕駛汽車進行自動導航。
美國《麻省理工科技評論》高階編輯伊麗莎白·沃伊科2018年12月18日刊文:《中國在5G領域取得領先地位意味著什麼》
5G網路是如何把這一切變為現實的?與前幾代僅能給使用者帶來一項創新應用(a single novel feature for users)的移動通訊技術不同(在1G時代你能邊走路邊接打電話,在2G時代多了簡訊功能,在3G時代又多了手機上網功能,在4G時代你不僅可以上網還能在手機上看視訊),5G網路將在使用者體驗上帶來一系列令人興奮的重大進步(a whole suite of dramatic improvements)。
構成5G網路的是一套全新的無線通訊基礎設施,其速度比4G網路快100倍,而且幾乎消除了任何時延現象。通過5G技術還可以實現“萬物互聯”,因為這張網路在設計之初就意在把海量的各種機器、裝置、感測器都連線起來,這種“萬物互聯”不僅成本低,而且不需消耗那些機器、裝置、感測器上本身的電能。
中國對5G技術的潛力十分了解。在“十三五規劃”中,中國政府將5G技術描述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新的增長點”;在“中國製造2025”規劃中,中國還把成為“全球製造業強國”列為重要目標。中國早已下定決心,一定要在“第五代移動通訊技術上實現突破”。很顯然,中國一直在認真地推進自己的計劃,而且其規模十分巨大。那麼,這一切意味著什麼呢?
為何中國如此重視5G技術?
民族自豪感是其中的一個原因。中國把5G視為在全球範圍內引領移動通訊技術發展的一個機會。歐洲在上世紀90年代首先踏入了2G時代,日本在本世紀初引領了3G時代,美國2011年開始主導了4G網路的發展。可是這一次,中國不再是一個追隨者,中國正在扮演5G引領者的角色。在接受採訪時,中國最大的行動通訊運營商“中國移動”的前董事長王建宙把中國行動通訊產業從1G到5G的發展形容為一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過程。
利益是另一個原因。中國政府把5G視為中國經濟發展和科技產業發展的一個關鍵。經過多年的模仿之後,如今中國科技企業希望能成為下一個“蘋果”或下一個“微軟”,他們希望能成為具有萬億美元市值的全球性科技創新巨人。根據中國官方科研機構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CAICT)的預測,5G技術在2030年之前將為中國創造超過800萬個工作崗位。該機構還認為,包括能源、醫療等在內的主要產業部門在2030年之前將投資數十億美元進行5G相關裝置和服務產品的開發。
中國是如何做到這一切的?
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這三大行動通訊運營商都是中國的國有企業,它們已經在中國政府的引導下在北京、上海和深圳進行了5G網路的大規模測試工作。中國移動稱,該公司的5G測試網路是全世界最大的。在中國政府的指導下,中國企業早在2013年就開始了5G的研發工作,它們在2016年即已開始了相關的測試工作。
Sanford C.Bernstein投資管理公司的克里斯·雷恩(Chris Lane)分析員認為,“中國的行動通訊運營商都要遵照政府的政策行事,而大多數西方運營商卻需要在眾多事項中取得平衡,它們在新一代通訊技術上的投資速度相對來說要慢一些”。
在中國,5G所使用的頻段是由政府分配給各大運營商的,這對它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優勢。美國和歐洲的運營商們則沒有那麼幸運,他們為了頻段的使用權需要支付給政府數十億美元的費用。無線電頻段對於無線電訊號的傳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資源,尤其是在5G時代。5G網路需要很寬的頻段,以便資料以極高的速度在網路上傳輸。
5G能為中國做什麼?
中國希望5G首先在智慧城市領域獲得應用。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雄安新區。雄安新區是中國政府在北京西南部距北京100多公里處正在建設的一座全新的城市,建設它的目的是把北京的部分產業和人口疏散出去。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兩家運營商已經在雄安新區建設了5G測試網路。百度等中國網路巨頭正在通過5G測試網路進行虛擬現實技術的研發。
在北京市房山區,中國公司研發的無人駕駛汽車在5G網路覆蓋下可以互相交換資料從而使碰撞得以避免。中國的一些地方政府也出臺政策鼓勵企業在遠端醫療、城市基礎設施等領域進行基於5G網路的應用性研究。另外,還有一些中國企業希望藉助5G網路提高工廠生產裝置的網路化和智慧化水平。
“中國的城市在很多方面是缺乏秩序的,中國政府認為5G有助於對中國城市裡巨大的交通流量進行管理,5G網路可以讓城市執行得更加高效、更適宜居住”,政治風險諮詢機構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全球科技政策顧問保羅·特廖洛(Paul Triolo)說。
中國企業能從5G的發展中獲得什麼?
先於其他國家進入5G時代可以使中國獲得一種優勢,中國可以藉此先人一步發展自己基於5G網路的一些產品和服務並從中獲得經濟利益,這與美國矽谷在先於別國搭建好4G LTE網路之後從Instagram、Uber和YouTube中獲利是一樣的道理。由於美國是全世界第一個4G網路大規模商用化的國家,很多美國公司得以利用4G網路先人一步開發出自己的產品和服務從而快速佔據優勢地位,最終實現全球性的擴張。深圳是中國的製造業中心,那裡的眾多廠商將最先接觸到5G網路並使自己的產品融入這個網路,因此深圳很可能在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領域成為全世界的引領者。
美國已經落後了嗎?
談及美國是否已落後於中國,這要看你如何定義5G這場競賽。如果只從電信運營商的角度來看,那麼美國是領先於中國的。電信運營商Verizon公司已經於2018年10月在全美4座城市推出了自己的5G服務,它其實是家庭和辦公室寬頻的一種無線版本;AT&T公司計劃於2018年底前在全美12座城市推出5G服務;T-Mobile和Sprint兩家公司都已宣佈他們的5G服務將於2019年年中上線。而據報道,中國各大電信運營商在2020年之前都沒有推出5G產品的計劃。
可是如果你從5G網路覆蓋面的角度來看,那麼中國很可能會勝出。“中國鐵塔”是一家為該國各大移動運營商建設基礎設施的公司。該公司宣稱,一旦政府完成無線頻段的分配,該公司可以用3年時間在全中國範圍內完成5G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也就是說,中國將在2023年完成5G網路的全覆蓋。
在美國,5G基礎設施建設的工作量比中國要大得多,因此完成5G網路在全美的覆蓋比中國需要花更長時間。據諾基亞全球5G發展部負責人麥克·墨菲(Mike Murphy)介紹,中國的電信運營商基本上仍會使用3G和4G時代的無線頻段,因此大量的既有基站在5G時代仍可以使用。可是在美國,AT&T和Verizon兩家運營商都計劃使用高頻波段,因此手機訊號的傳播距離就會很近,所需要的基站數量將比4G網路多三至四倍。在這種情況下,各家運營商就需要在美國的每一座城市裡與需要設定5G基站的建築物業進行協調。然而對於設定新的5G基站,在全美已經出現了大量反對聲音。
電信裝置製造商們也認為,中國將比美國更快地完成5G網路的建設工作。“歷史經驗告訴我,中國運營商的網路擴張速度極快。他們的4G網路比美國的也要大得多”,全球最大電信裝置製造商之一愛立信公司5G商業推广部主管托馬斯·諾倫(Thomas Noren)表示。
無論美中兩國誰在網路建設上取得先機,這都不是5G競賽的全部。“與商業能力相比,創新能力同樣重要”,克里斯·雷恩(Chris Lane)分析員說。
(觀察者網馬力譯自2018年12月18日美國《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網站)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