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監管大佬低頭 區塊鏈融資新手段STO能成大器嗎?
要說創造新概念,網際網路圈是當之無愧的頭把交椅,B2C、P2P、O2O、新零售這些高大上詞彙,隨便哪一個都是如雷貫耳。
可近來,區塊鏈行業大有長江後浪推前浪的勢頭,去中心化、點對點、分散式、共識等“區塊鏈”詞彙雲山霧罩,衍生出來的通證、幣改、鏈改也是大行其道。
14日,大洋彼岸“美國證券交易所納斯達克(Nasdaq)正在籌備一個專門用於通證化證券的新交易平臺”的新聞在中國激起輿論狂潮,“在符合美國法律法規的前提下,為區塊鏈專案提供STO(證券通證發行)”也被視作熊市的一把火。
由此,STO也火了!幣圈一天,人間一年,不明真相的群眾還沒從1CO緩過勁來,就要消化新知識。所以,STO是個啥?它會成為區塊鏈融資方式的後起之秀嗎?美國納斯達克的動作將會是數字貨幣與現實世界融合的里程碑事件嗎?
來自大洋彼岸的理論創新
STO,依舊是美國引領理論創新的老套故事,而這回,故事發生在區塊鏈行業。
就如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s)一樣,STO也是片語首字母簡寫,拆開是Security Token Offering,翻譯成中文為證券通證發行。這個新概念來自ST(Security Token),即證券化通證。簡單來說,STO就是將現有的傳統資產如:股權、債權、房產、利潤、藝術品等作為擔保物進行通證化(Tokenize),上鍊後變成證券化通證,而且必須適用於聯邦證券法監管。
從目前的理論探索看,STO能夠衍生出三種形態:其一是傳統證券通證化,其二是數字通證證券化,其三實物資產通證化。當然,這僅僅是理論構想。不管如何,在STO的概念創新上,美國依舊扮演了引領世界的角色,哪怕是區塊鏈這個新興領域。
在STO實踐層面,tZERO應該是最早施行的。根據媒體報道,2018年10月12日,tZERO完成了STO,也生成了tZERO通證。tZERO是最早在以太坊區塊鏈上對優先股進行STO的專案之一。此次STO操作依據《美國證券法》,對所有投資者進行了KYC以及AML驗證。
tZERO成立於2017年9月,是美國電商巨頭overstock.com旗下的一個接受SEC監管的另類資產交易平臺(ATS)。tZERO作為一個分散式記賬平臺,將區塊鏈技術與現有的市場交易流程集合到一起,比如,對股票、債券等進行區塊鏈記賬,從而達到減少結算時間,降低結算成本,提高資訊透明度及操作效率,實現可審計性的目的。
不過,無需妄自菲薄,在區塊鏈行業中,中國對於區塊鏈認識和理論創新同樣領先,比如token更有深意的翻譯——通證,以及衍生的建立區塊鏈激勵生態的通證經濟的理論探索等。
被吐槽“跪著造反”,STO冤嗎?
FIBOS 發起人響馬在微博上吐槽STO是“跪著造反 ”。此外,有外媒評論,STO作為籌集資金的新方式,其與1CO最大的不同就是,STO旨在適應美國證券法,因此可以把它看作是合法的1CO。也就是說,中外輿論都存在關於STO是迎合監管的區塊鏈融資手段的聲音。
五六財經(wuliucaijing)試著從幾個方面分析一下原因:首先,STO概念是在2018年誕生的,時間點恰好卡在1CO泡沫開始消退之後,各國政府對於其中亂象叢生態度各有不同,美國監管也在加強,區塊鏈行業先行者試圖在尋找更為合規的路徑,為此創造出符合美國法律的證券通證化概念。事實上,這本身就是一種主動妥協。
其次,作為中心化機構,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對於這個區塊鏈專案融資新手段小心翼翼推動的行為,也為結局埋下伏筆。其CEO在2018年接受採訪時表示,如果(區塊鏈專案)決定在合規的前提下進行1CO,那麼我們會很樂意探索其中的可能性。如此積極的發展STO的訊號可見一斑:不過如果由納斯達克主導平臺打造的話,其實也註定了STO的命運,必須合法合規。
可見,不管是主動向現實世界傾斜,還是被動接受中心化機構的橄欖枝,STO清清楚楚地就是向中心化世界規則(監管)妥協的產物,是1CO的進化版本,或者說是在合規範圍的1CO。
至於跪著造反的說法是否誇張,聽著是否刺耳都已經不重要了。
小心被打臉,STO要是成了呢?
問題是,跪著造反就沒可能成功嗎?
如果目的是讓更多普通人認識到區塊鏈的價值傳輸的作用,認可通證對於生產關係的改造,對於生態共建者的激勵作用 ,從而實現“可流通的加密數字權益證明”的區塊鏈,合規的1CO有何不可?
如果通證化證券的新交易平臺建成,新的區塊鏈融資手段STO將極大降低法律風險,通過中心化機構背書獲得了海量的傳統金融市場使用者和資金,最重要的是,通過區塊鏈技術減少結算時間,降低結算成本,提高資訊透明度及操作效率。
一句話,攫取鏈圈場外寶貴的流量與共識。
此外,如果納斯達克推動的通證化證券交易平臺成立,且STO受到傳統證券企業、中小企業、數字貨幣投資者的追捧,那這將毫無疑問成為區塊鏈行業里程碑式事件。區塊鏈的思維、技術、應用(數字貨幣)將深度滲透到現實世界之中,從美國蝴蝶扇動翅膀引發的龍捲風刮到全球,也未可知。基於此,筆者認為這是STO最值得關注的價值和使命。
“儘管她們不可見,不可摸,不存在具象,虛擬特性可以跨越時空的束縛,7*24的無縫運轉,讓全世界的資產實現高速率的流動和無摩擦的互換。”這段帶著詩意的讚美,不正是區塊鏈信仰者的“理想之城”嗎?
或許,STO就是某一條通往羅馬的大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