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融資11月報:環比降23.1%,紅杉、IDG入場
作者:互鏈脈搏資深編輯·梁山花榮
進入深冬,資本對於區塊鏈行業的熱情正在急劇降溫。
據互鏈脈搏不完全統計,2018年11月,全球區塊鏈領域共斬獲20筆融資,融資總額約為16.4億元人民幣,環比下降23.1%。

在11月份的20筆融資事件中,國內融資專案雖然只有8筆,專案數量佔比相較10月份下降了25.5%,但單筆融資額度卻出現大幅度提升。如11月份國內區塊鏈專案最低融資額度都已超過數千萬元規模,單筆最高融資額達到2.1億元,而10月份,國內單筆最高融資額度僅為293萬美元。
這意味著,區塊鏈行業轉冷後,融資環境正變得愈發嚴峻,資本篩選專案的標準也越來越嚴格,但與此同時,在寒冬期,優質的區塊鏈專案往往能夠脫穎而出,並順利拿到融資。
在整個11月份,除俄羅斯礦機巨頭Bitfury以8000萬美元(摺合人民幣5.5億元)融資額獨佔鰲頭外,資本對於區塊鏈的興趣仍然聚焦在金融、區塊鏈服務商、交易所等領域。

11月份,金融領域的區塊鏈專案融資金額超過2.12億元,獲投專案達到5家,且全部都在國外,包括美國投融資服務平臺Securitize、英國Clearmatics 等在內的公司都獲得了千萬美元級的大額融資。

而國內的獲投專案主要集中在區塊鏈服務商和交易所領域。雲象區塊鏈、AGRGO等國內區塊鏈服務商在11月相繼拿到了數千萬元甚至上億元的融資額度,而Bhex和Kucoin等數字貨幣交易所的融資額度至少達到1500萬美元(摺合人民幣1.03億元)以上。
除此以外,區塊鏈工具、遊戲和內容領域的優質專案也頗受資本青睞。11月份,這三大領域每個領域都至少有2家獲投專案,其中區塊鏈遊戲專案加拿大Dapper Labs和美國Plair獲得的融資均高達億元人民幣規模以上,國內主打文創產業的星鏈StarChain也獲得了8000萬元人民幣的融資。
因此,儘管區塊鏈寒風凜冽,但從11月份融資情況來看,優質的專案仍然能夠順利拿到融資,反倒是不少空氣、投機專案正在加速倒閉或退出,整個區塊鏈行業正從喧囂迴歸理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11月份的融資事件中,已經陸續出現瞭如紅杉資本中國、IDG資本等傳統風投機構的身影,此前由於概念火爆,區塊鏈專案估值水漲船高,如今隨著幣市蕭條,不少優質專案的估值也逐漸迴歸合理區間,對於傳統VC而言,當前正是播種區塊鏈的好季節。
本文為【互鏈脈搏】原創,原文連結:https://www.blockob.com/posts/info/6551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