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寶產業金融化 助力企業實現轉型升級

在經濟形勢嚴峻、珠寶行業痛點頻現的時期,銀行等金融機構收緊了對企業的資金借貸業務,不少企業因此資金鍊斷裂、甚至瀕臨倒閉。
在不少人看來,珠寶行業無可避免的進入了陣痛期,但極少人認識到這正是珠寶行業引進新金融模式的良好契機。
傳統金融機構競爭激烈的債權標的產品還只是房和車、信貸等業務,但優質的債權標的和債權資訊被銀行所壟斷,其他金融機構也無力承擔開發資產端的高成本,有什麼新的、優質的標的來作為替代呢?進入珠寶業就是很好的選擇。
珠寶金融化的階段性發展
國內珠寶金融化的發端其實並不晚,從目前來看甚至已經呈現階段性發展的趨勢。在珠寶金融發展的1.0時代,主題出契合黃金珠寶產業特點的金融產品。
中國巨大的黃金珠寶市場存在許多優質但缺乏資金的企業,同時也存在不少有資金但缺乏投資渠道的企業。
產業金融2.0時代的關鍵詞是互動。黃金珠寶金融化發展必須要堅持務實,不能務虛。產業與金融的正確關係是互相推動、互相協作、相輔相成的,絕對不能只把黃金珠寶當做金融工具來操作,脫離產業空談金融。
未來,產業金融的3.0版本應該是融合。黃金珠寶產業與金融相融合,不僅能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提高黃金珠寶企業的收益和資本積累速度,而且能改進產業的商業和運作模式,獲取協同收益,最終形成較為顯著的競爭優勢,促進黃金珠寶行業整體發展。
近兩年來,黃金珠寶產業金融化的趨勢也十分明顯。這個過程中湧現出了很多以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為基礎、嵌入黃金珠寶業務的平臺,同時也有很多珠寶行業內企業走上探索金融化的道路。
金融玩兒的還是錢
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的眾多網際網路黃金金融平臺,是行業產融結合的一個重要補充。它們主要功能從傳統的資金輸出,轉化成原材料借貸的模式,為產業鏈中的生產製造企業解決資金負擔。
業內人士表示,在行業重資金的模式下,如果沒有資本和新鮮血液的補充,包括創新設計、產品研發等投入,都將很難開展。
如果按照老傳統,民間借貸、親朋好友借貸等,年息一般在18%至20%左右。這令企業財務費用增高,不堪重負。資本和產業進行結合,一般年利率都控制在7%左右,可以明顯降低企業的成本,企業的利潤會明顯提高。
在黃金珠寶產業網際網路金融化平臺上,基於傳統金融的重要性其更為靈活、人性化、定製化的功能均在不斷的升級建設中。除此之外,加工企業也很關注平臺所建立的渠道是否暢通無阻,能否滿足各個環節的無縫對接。
基於共享經濟的案例分析
縱觀目前市面上各個黃金珠寶金融化的平臺操作,均為黃金珠寶行業的實體店面和網路客戶端吸引來不小的客流量,平臺所打造的新型消費模式也是打開了消費者的新型消費理念。
在消費理念轉換中,受益頗多的便是“共享”的理念,首飾租賃便是最好的體現。這是傳統的珠寶行業切入金融服務的一個典型代表。在首飾租賃環節中,消費者可以選擇租用,免費退換。
但是這個環節需要設定一個期限,在這個期限內,消費者如果如期歸還,可以免費退還押金,如果想繼續佩戴或擁有它,也可以選擇購買。在產業和金融結合的過程中,可以最大限度的盤活產業中的庫存,同時有效促進企業的銷售達成。
業內人士認為:“珠寶行業是一個資金密集型產業,切入金融服務是大勢所趨,也是行業發展的必由之路。首飾租賃之所以能在行業開展,主要原因在於珠寶能保值和其穿戴損耗極低。”
共享首飾吸引了一部分對特殊場景(如晚宴)有佩戴需求,並不需要永久擁有的人群,同時也滿足了喜歡“快時尚”人群的消費需求。通過特殊的銷售方式,讓消費者在“共享首飾”的小場景下擁有了更具感染力的消費體驗。
與此同時,黃金的金融屬性也被放入到平臺中,通過存金、購金的方式將黃金的實物儲蓄轉換成虛擬儲蓄。從基本原理來看,這樣的操作方式與銀行的實物黃金購買的方式相似。
最大的區別在於,銀行的實物黃金只是實物,而平臺所存放的實物黃金將流向黃金加工企業,加工製作成首飾後,再次流通到市面上。同時還能將有提金、首飾需求的客戶引流到合作的終端零售店中。
這種金融方式的轉換,表面上是將黃金的金融屬性與首飾相結合,乍看能吸引很多做投資理財,或者準備涉及投資理財的消費者,為他們上一份雙保險。但如果消費者將目光聚焦在金融屬性上,不難發現利息與手續費的進、出數字十分相近。
在體量較小的情況下,收益會與銀行的活期儲蓄利息相近,並不算一份很好的理財專案。若將目光聚集在黃金首飾上,加工企業與平臺發生的只是簡單的租借關係,能夠為企業提供成品首飾溢價能力的仍舊是企業自身的工藝、設計和品牌價值。
黃金緊俏 珠寶卻無人問津
在珠寶金融化初具規模的背後,其實也面臨著令人尷尬的窘境。目前,黃金珠寶行業產能過剩、產品同質化嚴重,行業轉型升級陷入困境。
黃金珠寶行業屬於重資產行業,業內企業大多有較強的融資需求,加工類企業需要及時融資,以補充原材料,零售商需要融資擴大業務規模,嘗試新的業務模式。
另一方面,隨著國內投資與網際網路金融市場的日益完善與便捷,以及中美貿易關係的日趨複雜。黃金憑藉其天然具備的金融特性,開始吸引大量資本進入。
將黃金珠寶產品與金融投資理財相結合,變成一種投資品,也讓黃金珠寶變成一種金融資產。
但從黃金珠寶企業目前的融資渠道來看,大量有潛力的中小珠寶加工廠、零售商難以獲得主流金融機構的金融支援。這也造成了黃金緊俏,珠寶無人問津的尷尬境地。
金融本質上是利用資金為產業服務的藝術。我們要認識到,產業是根本,金融是工具,共贏是目的。如果沒有產業,金融本身也不會存在。所以,金融和產業結合是必然趨勢。
當產業金融逐漸成熟,達到一定規模程度後,產業與金融才能通過一定的關係相互連線貫通,從而實現產業與金融相融合,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相互轉化。
來源:寶創家
原標題:珠寶產業金融化,是助力企業實現轉型升級的救命稻草?還是穿腸毒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