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非跨境電商掘金池
曾碧波和他的洋碼頭最近一年很少在媒體上拋頭露面,顯得非常的低調。近日,北京商報記者專訪洋碼頭CEO曾碧波,他向記者分享了企業低調發展中遇到的新機會和新思考。當眾人將微信視為新的流量池時,曾碧波則直言,微信不是跨境電商的流量入口,雖然微信有那麼多的使用者,但是它是一個封閉的體系,沒有流量的引出機制。和大多數電商行業人士所持的“流量枯竭論”相反,曾碧波認為他們最近迎來了新的一波流量紅利。《電商法》和跨境電商新政實施幾個月來,海淘行業已經內部消化了相關成本。他樂觀地認為,海淘行業正迎來一波新的流量紅利,這波紅利遠離了微信生態,向內容類App轉移,而其內在邏輯是:消費者對海淘商品的個性化追求,導致了非標商品購買場景發生了內容化轉變。
海淘已適應新政
隨著2019年初《電商法》的實施和跨境電商進口個人單次購買和全年累積購買額的上調的變化,幾個月來,海淘行業已經適應了新政的變化,之前行業認為將出現的成本上升、價格上漲的情況並沒有發生。“去年底到2019年1月初的這段時間,整個行業都有些恐慌,和我們熟悉的很多歐美商家那段時間甚至都不敢發貨。”曾碧波回憶說,但是在與商家一起經歷了對新政的瞭解和磨合之後,大家已經適應了新的政策環境,“行業想象中的漲價潮沒有出現,上升的成本被對供應鏈的管理消化掉了”。
“從稅收的角度看,最終洋碼頭平臺上的商品價格保持了穩定,沒有出現明顯的漲價現象。同時,可以供海淘消費者選擇的商品變得越來越多,我想這是符合新政制定的初衷的。”曾碧波認為,是中國的大市場給了國內外從業者信心。
曾碧波直言,新政實施後,實際上是向全世界的賣家釋放了一箇中國積極擴大進口的訊號,歐美一些高客單價的商品有了更大的市場空間,美國、日本、韓國的合作企業和貿易公司及品牌商,對加入中國跨境電商市場的積極性變得更強了。
迎來流量紅利
對於微信的流量入口說,曾碧波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雖然微信有那麼多的使用者,但是它是一個封閉的體系,沒有流量的引出機制。“除非你是它的合作伙伴。”曾碧波表示,洋碼頭另闢蹊徑地找到了新的流量入口,和大多數電商行業人士所持的“流量枯竭論”相反,曾碧波認為他們最近迎來了新的一波流量紅利。
他總結說:“對於洋碼頭來說一共出現過兩次流量紅利。第一次出現在2014年,那時使用者從PC端向移動端轉移,當時洋碼頭做得不錯,收割了一批使用者流量。第二次就出現在去年到現在這段時間,流量從微信向各種內容類App遷移,洋碼頭在這方面做得還不錯。”
曾碧波的邏輯是,在消費升級的大環境下,消費者對海淘商品的個性化需求越來越突出,這一轉變導致了電商銷售場景的變化,電商必須從過去貨架式的銷售向“內容-直播”形式的銷售轉變。因此抖音、快手、B站等內容類的流量也成了各家電商最看重的。
電商死在供應鏈
曾碧波認為,流量成本並沒有傳說中高得那麼可怕,各種各樣的內容社群非常豐富,去中心化的流量佈局反而拉低了流量成本。曾碧波預判,2019年這方面的流量紅利會來得更加猛烈。“我們快速獲取了一批來自三四線城市的流量。” 他認為,在居民消費升級的同時,也出現了消費分層,不同經濟收入的人群,在所處消費能力階段選擇更優質更高性價比的產品。隨著消費升級的促進,三四線城市人群對海淘的需求增速加快,豐富的海淘商品既能滿足消費分層現象下的個性化多元化需求,同時由於品質和優惠的價格,也更符合三四線消費者對高性價比的選購要求。
洋碼頭在內容流量方面嚐到了甜頭,據曾碧波說,洋碼頭上的平均客單價在350元左右,而在直播中產生的客單價通常是平均客單價的3倍。現在的網購主力人群“80後”、“90後”,都是洋碼頭直播的忠實使用者。談起競爭,曾碧波顯得異常淡定,他對自己這些年來建起來的模式護城河十分自信,洋碼頭的買手模式仍然是其核心競爭力。“比起海淘行業的競爭對手,我們的平臺上有足夠多的SKU,有足夠多的非標商品。可以說只要你出國旅遊能看到的商品,基本上在我們的平臺上都能找到。”
最後,曾碧波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一句行業內的老話:“電商贏在營銷,死在供應鏈。”營銷做好可能會贏,但供應鏈不好一定會輸。北京商報記者 閆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