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擾/響鈴/振動淺析,讓iPhone不再意外發聲
在資訊爆炸的當下,手機的訊息推送越來越多。在我看來,手機的訊息推送關鍵要做好兩點:
1. 讓使用者不錯過任何一條訊息。
2. 不打擾到身邊的人。
其中,我認為第2條比第1條更加重要。需要說明的是,對於第1條,更深層次的問題是,對於最在意的通知,讓使用者永遠不會錯過;對於不緊急的通知,讓使用者在主動使用手機時獲取,而非被動通知。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通過iOS 12的隱式推送和提醒方式設定,達到最佳效果。
眾多的訊息通知(左)、個性化提醒方式設定(右)
本文要探討的關鍵問題是,如何通過傳統的勿擾/響鈴/振動設定,有效控制iPhone的提醒形式,建立個性化的“情景模式”。(借用功能機時代的概念)
需要明確的基本概念
» 響鈴:指的是手機發出聲音。
» 靜音:指的是手機不發出聲音。
» 振動:相當於一個附加項,可以與前兩者自由搭配:響鈴+震動;僅震動。
» iPhone機身左側「開關」:
用於切換“響鈴/靜音”兩種模式,分別對應於設定-聲音-振動中提及的響鈴模式和靜音模式也。換言之,我們可以設定4種提醒形式:僅響鈴、完全靜音、響鈴+震動、僅震動。
» 控制中心中的「小月亮」:
用於開啟/關閉“勿擾模式”,對應於設定-勿擾模式。
» “設定-勿擾模式-靜音”設定項:
與上述靜音模式不一樣,此處實則為設定勿擾模式的作用情況,僅當iPhone鎖定時啟用,還是全部狀態下啟用。
聲音設定(左)、勿擾模式設定(右)
以上基本概念,其實是筆者在經過實驗後得出的結論。對於iPhone的勿擾/響鈴/振動,開始一知半解,通過下面的實驗有了一定的認識,下面對實驗的過程展開介紹。
開展驗證實驗
為了驗證不同的系統設定對於訊息通知的最終影響,以TIM為例,分別在不同的系統設定組合下進行測試實驗。
實驗條件(不變數)
» 在聲音設定中,兩項振動均勾選。
» 勿擾模式中,選擇“始終”。
實驗變數
» 在社交軟體中,聲音、振動項。(實驗以TIM為例)
» 勿擾模式開關狀態。(控制中心切換)
» 手機響鈴、靜音模式。(機身實體鍵切換)
實驗結果
不同系統和應用程式設定下的實驗結果
資料分析
1. 勿擾模式開啟時:①當用戶完全不使用iPhone時,裝置不會給出任何通知;②當用戶正在使用iPhone時,對於前臺App的提醒方式,由本App內的設定決定。若開啟震動,則一定震動;如果開啟聲音,這是否發出聲音取決於裝置的響鈴/靜音設定。
2. 在熄屏鎖定和解鎖後測試軟體非前臺執行狀態下,iPhone通知響應兩級判斷:①若勿擾模式開啟,則沒有任何提醒;②若勿擾模式關閉,則執行響鈴/靜音模式的設定。只要被允許進行通知的App都會遵守以上規則提醒,與App內設定無任何關係。
3. 藍色區域,勿擾模式擁有最高決策權。
4. 橙色區域,響鈴/靜音模式擁有最高決策權。
我的通知設定與看法
1. 開啟響鈴模式振動、靜音模式振動。注意振動這一“不使用揚聲器”的提醒,並非真正意義上的靜音。在某些條件下,振動提醒對他人帶來的影響可能更為嚴重。
2. 午休等需要高度安靜的時候,開啟勿擾模式,但對於特別重要的聯絡人,設定白名單,同時開啟3次重複來電提醒。
3. 軟體內設定,根據權重進行個性化設定。
4. 根據第一節「基本概念」,依據個人習慣、生活與工作方式,分別調至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