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mphony:打破彭博市場壟斷,讓銀行金融資料更加自由溝通
40年來,彭博都是金融世界繞不開的名字。
可以說,彭博終端的歷史比網際網路都長,早在人們知曉即時通訊為何物前,彭博平臺就已經開始為交易員提供服務了。即時通訊網路加之以秒計的債券價格實時更新、海量資料和之後推出的新聞服務,讓彭博逐漸發展成了一個綜合性平臺。據統計,目前彭博終端在全球共有32萬5000名使用者,世界上絕多數投資銀行都是其顧客。
但彭博的市場力量以及一年2萬美元的訂閱費用讓其中一些大客戶感到不安。2013年,有記者曝光稱彭博可能會監控銀行從業人員的資訊往來。
於是,高盛和另外13家金融機構向Symphony投資6600萬美元。這些機構人為,作為一個能夠讓華爾街足以安心使用的通訊系統,Symphony可能將彭博拉下王位。
然而,即使是那些投資了Symphony的銀行工作的交易人員也不願意放棄使用彭博終端。雖然如此,成立四年的Symphon的執行長DavidGurle現在說他們公司的目標不是要取代彭博,而是要包圍彭博。
彭博為其顧客提供資料、新聞、交易能力和通訊服務,但是這是一個封閉的堡壘,設計目的是和其他彭博終端聯絡。而Symphony的API平臺則是為了和銀行目前使用的十幾個軟解貫通,讓他們能夠和其他機構更加靈活地交流。
Gurle在最近Symphony紐約創新會議間隙接受的採訪中說:"如果你可以創造一個能夠連線所有人不讓任何人掉隊的生態系統,那你就能創在一個比彭博更加強大的網路。關鍵就是開放。"
Gurle將Symphony比作美國的洲際高速公路系統。銀行就是城鎮,開著自己的車行駛在Symphony搭建的網路中。好處是,銀行能夠使用自己獨有的系統但又能與其他系統互動。使用Symphony,銀行部署的是聊天機器人,這些機器人能夠自己互相"溝通"並且進行交易。比如RBC和AllianzBernstein就利用Symphony平臺互相交易;BlackRock和BNPParibas利用其來處理不匹配的外匯互換。
這種在Symphony成立時尚未出現的工作流自動化機器人現在被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使用。就像是臉書和推特這樣社交媒體享有的網路一樣,更多人使用趨勢其他人也使用Symphony。
目前Symphony的個人使用者達到37萬5千,分佈在350家公司,而且每個月新增1萬名使用者。公司每個月為其使用的員工每人支付20美元,遠低於彭博的1800美元。彭博的對策就是去年推出了一個新的只提供通訊服務的產品,每月只需10美元。這個產品旨在將交易員與不連結彭博昂貴終端的後臺人員聯絡起來。Symphony十分希望開放這個市場。
當然彭博遠不只是高檔的通訊服務。即使Symphony已經和路透社合作來提供更多資料和新聞(該服務另行收費),銀行如果認為彭博所提供的海量資訊對之有益,那肯定不會放棄彭博。
Gurle不以為然。他說:"我們逼不死彭博,但我們將讓它醒來面對一個變化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