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讀BAT文娛領域投資佈局重點 三足鼎立時代已來臨
目前,BAT在文娛領域的電影、電視、網路綜藝、藝人經紀以及動漫遊戲等細分領域進行了全面的投資佈局,基本形成了BAT三分天下、相互制衡的競爭格局。通過整理百度、阿里巴巴以及騰訊在文娛領域的投資事件,發現BAT在文娛領域的佈局側重點和優劣勢均有所不同。預計未來BAT還將繼續加速搶奪文娛優質資源,進一步鞏固“三足鼎立”的競爭格局。
百度:電視製作優勢突出,網綜、藝人經紀發展迅速
百度在文娛領域的投資佈局,主要是通過愛奇藝來展開的。
在電影領域,百度現已佈局IP、製作、渠道、發行多個環節,不斷完善電影全產業鏈佈局。但是,電影業務仍屬於百度較為薄弱的業務。一是百度所投資的星美控股,現已呈沒落之勢,在渠道上已基本沒有競爭力;二是愛奇藝影業成立時間較晚,相對於其他電影製作公司而言,競爭力也較弱;三是2018年5月,百度將百度糯米業務劃轉至愛奇藝影業,試圖形成電影製作—渠道—發行—票務一體化,但是由於售票端已經被淘票票、貓眼所壟斷,現有競爭格局難以打破,所以電影票務業務也不被看好。
在電視領域,百度在電視領域的投資較為成功,主要體現在愛奇藝在網劇製作方面的優勢。2017年,百度投資的愛奇藝自制網劇獲得不錯口碑。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豆瓣評分8.0的網路劇作品多達13部,其中,愛奇藝佔了7部。此外,百度還通過愛奇藝間接參股了包括萬年影業、工夫影業、東陽浩瀚、靈河文化、任性文化、海東明日影視等在內的數十家影視內容公司,未來在電視劇內容製作方面的潛力巨大。

在網綜和藝人經紀領域,愛奇藝憑藉《偶像練習生》簽約Nine percent的9位成員、通過《中國新說唱》簽約刺蝟兄弟,實現了從網綜選秀到藝人經紀的有效聯動,創造出雙贏的局面。此外,2017年6月,愛奇藝還入股歸藝影視,該公司由中戲資深表演系教師劉天池創辦,是國內第一支專業影視表演指導團隊,未來其與愛奇藝共同合作培養的藝人,將有機會直接出演愛奇藝出品的戲劇,進一步完善了藝人經紀業務。
除了傳統的影視文化領域外,百度近幾年也開始積極佈局動漫遊戲領域。目前,百度做投資的公司已經覆蓋了動漫IP、製作、出版細分領域。而愛奇藝收購天象互娛,也被外界解讀為是其對影遊聯動模式的一種探索。而百度也由此通過愛奇藝佈局了遊戲業務。

阿里巴巴:電影領域實力強勁,網綜、藝人經紀、動漫表現平平
電影是阿里巴巴的重點投資領域。從2014年阿里巴巴收購港股上市公司“文化中國”並更名為“阿里影業”起,這家中國最大的電商公司便在電影行業頻頻出手,先後入股了華誼、光線、博納等幾家最受矚目的電影製作公司。2018年2月,阿里又與萬達簽訂戰略協議,以46.8億人民幣收購萬達電影12.77%的股份,成為萬達電影第二大股東。
除此之外,阿里還通過大地影院、星際影城、鳳凰佳影佈局院線業務;通過淘票票實現在線上票務領域的佈局。由此,阿里搭建起了製作、宣發、影院、票務的電影全產業鏈的全覆蓋生態圈。

相比於電影領域,阿里巴巴目前在電視劇集、網綜以及藝人經紀領域的表現稍顯平淡。
在電視領域,由於阿里巴巴參與投資的時間稍晚,所以追趕起競爭對手需要花費更多時間。但是,目前阿里已經形成了聯合影視製作公司共同出品大劇,並在優酷視訊上獨播的模式。未來將不斷推出《武動乾坤》、《天坑鷹獵》和《長安十二時辰》等影視劇,後勁較足。
在網綜合藝人經紀領域,優酷新入股的七維動力聯合騰訊視訊研發製作了《創造101》,網綜取得了一定成績。而在藝人經紀上,目前,優酷旗下的藝人經紀公司酷漾簽約藝人均為優酷自制節目主持人,並沒有與網綜做一個很好的聯動。
此外,阿里巴巴也在動漫領域進行了一定的投資佈局,投資了璀璨星空、灌木文化等動漫公司。


騰訊:動漫仍為投資重點,全面佈局影視等其他領域
在影視製作領域,騰訊在積極拉攏幾大頭部民營影視製作公司,形成聯盟。早前騰訊投資並加持了檸萌影業、耀客傳媒,先後推出了古裝劇《擇天記》、《扶搖》,網劇《幻城》、《鬼吹燈之黃皮子墳》等均獲得好評;2018年3月收購新麗傳媒,成為其第二大股東,標誌著騰訊在影視製作領域的佈局,從簡單的參股換取合作轉變為更為深入的業務和資源上的互補整合。
在影視IP資源上,騰訊除了擁有閱文集團外,還入股了作家匪我思存創立的雙羯影業、作家江南的靈龍文化等公司,儲備了大量優勢IP資源。

在網綜合藝人經紀領域,2017年底,騰訊接連入股原子娛樂和哇唧唧哇,後者出品過《明日之子》《、創造101》兩檔人氣網綜。而《明日之子》勝出的九大廠牌,全部簽在哇唧唧哇公司;《創造101》的火箭少女則全員簽約騰訊藝人經紀子公司海南周天娛樂有限公司。此外,騰訊投資的唯壹文化現已簽約了趙又廷、白宇、李現等藝人,為騰訊日後的劇集提供了藝人資源。
在動漫遊戲領域,相較於百度和阿里巴巴,該領域才是騰訊的核心投資佈局重點。目前,騰訊在中國動漫領域的佈局龐大且深入。除了原有的糖人動漫、繪夢動畫、使徒子等14家動漫公司外,騰訊在2018年又新投了有狐文化、鐵鱗社、幕星社、艾爾平方4家動畫公司。其中,有狐文化是原創漫畫創造及IP運營商,旗下產品有《怪物戀人》、《妖師傳奇》等;艾爾平方是《鎮魂街》、《十萬個冷笑話》漫改動畫的製作方;幕星社是簽約了頭部數位百萬粉絲的漫畫家KOL的品牌,代表性作品為《19天》、《SQ》等。由此可見,騰訊擁有海量動漫IP資源,未來公司將致力於實現從動漫IP孵化到動漫製作的全產業鏈覆蓋。

綜上,BAT的投資佈局優勢分別在電視、電影和動漫遊戲上,並都在電影全產業鏈上進行了大力投資佈局,而隨著網路綜藝的走紅、藝人資源成本的上升以及大眾消費方式的多元化趨勢,三大巨頭也紛紛發力於網綜、藝人經紀和動漫遊戲等領域,最終形成了在大文娛領域的全方位佈局,形成了三足鼎立的競爭格局。未來為了降低影視製作成本、保證製片質量,優質的藝人資源與內容製作公司必將成為BAT的重點搶奪資源,預計三大巨頭公司的競爭還將進一步加劇。
以上資料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2017-2022年中國文化娛樂產業投資前景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