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段毅聊房多多:隱匿的三年

北京金寶街的香港馬會俱樂部地下一層有個能坐六個人的小包間,房多多的創始人兼CEO段毅很喜歡在這裡跟同事、跟客戶開“小會”,安靜,舒適,而且隱祕!
這兩三年裡段毅都很低調。當然,他也知道外界都在關注自己和房多多,甚至也有傳聞說他們停留在了“巔峰期的2015”——對此他略帶不在乎地說“過去是不是巔峰,都是外界在定義”,對於房多多的未來,段毅有自己的目標,但他認為如果還沒有做到就著急去說並不妥當,那就成了去“演”!
而在他看來“真實特別重要”!
段毅,一個深耕房地產行業連續創業者,花名“阿甘”,有著山西人“外向開拓”和“內斂自守”這兩重性的思維定勢,總是提醒自己“不是最聰明的那個人”。
採訪中,他並不忌諱談及自己曾經犯下的錯誤——“我們是犯過錯啊。走過彎路嗎?走過,很正常啊,誰又是神呢?”
上一個巔峰2015
2018年的秋天,比往年更“冷”。
從九月開始,中國房地產行業在政策的影響下開始進入“全行業寒冬”,土地流拍,成交量下滑。而這個國慶節,正好是房多多的“生日”——這家公司七歲了。
七年前,段毅和十多個合夥人一起建立了房多多。從2011年到2015年這幾年,房多多在中國房地產行業迅速崛起,註冊經紀人超過76萬,合作專案多達2000多,合作方涵蓋眾多一線品牌開發商。

段毅(中)和另外兩個創始人(左:曾熙;右:李建成)2009年重走玄奘之路
早期的房多多給整個市場帶來的最具革命性貢獻有兩個:
第一,構建了買家、經紀商戶、開發商的三方平臺。通過平臺網路效應,大大提升了交易效率。
第二,建立房產中介的誠信體系。
沒錯,早期房地產行業的從業者曾經魚龍混雜,欺騙消費者的情況屢有發生,人員流失率極高,給人們留下的印象是“房產中介都是騙子”。
“那個時候平均一個經紀人幹7個月,中介公司靠不停地招聘新人實現增長,這說明中介行業出了問題!”段毅認為,這個行業是有極大價值的,但如果想壯大發展,就必須用誠信來改造。
是的,房產中介行業體量巨大。如果按照新房+二手房交易一年20萬億,其中,中介2個點佣金算,佣金規模至少4000億!
“如此龐大的市場,說明了行業的重大價值。但是,為什麼又是亂象叢生呢!”段毅說,這隻能說明這種價值取得的方式太低效,而且並不能讓消費者滿意。因此,房多多就要讓中介們做誠信的事,提高服務質量。
或許正是由於房多多做了這些適時的革命性改變因而得到了快速發展,平臺上的成交量和交易額都飛速上漲,據說一度甚至達到了2500億,比那個時期萬科的2000億還多了500億銷售額。
但是,一件事改變了房多多的命運。
To C?To B!
其實,房多多一直是資本市場的寵兒,融資算是快的——從2012年9月開始,房多多每年一次融資,天使輪是德迅投資,2013年拿了鼎暉投資和分享投資的5000萬人民幣A輪;一年後又得到了鼎暉投資、嘉御基金和光速安振中國B輪的8000萬美元。2015年,房多多又拿到了高達2.23億美元的C輪鉅額融資。
“當時社會上總有聲音說,網際網路公司沒有C端流量叫什麼網際網路?我們就做了。不過好在我們就做了一年,只花了3個億人民幣。而我們的競爭對手花了3億美元為這個錯誤買單!”段毅說。
這3億學費也沒白付,跑到C端使用者裡摸爬滾打了一圈的段毅,得到了兩個寶貴經驗:首先,房多多服務的物件,其實是B端的房產經紀商戶!其次,網際網路房產行業的本質不是流量,而是服務。
“而且流量也並不是越多越好,流量來了,要服務去承接。”段毅總結。
從此,幫助中國的經紀商戶到網上開店做生意,成了房多多堅定不移的“生意經”——從2016年至今,房多多的所有工作都是在輔助房產經紀商戶上。就在幾天前房多多七週年大會上,段毅更加明確地重新定義了房多多的使命:“幫經紀商戶簡單做生意,讓經紀行業充滿夢想”。
注意,這並不是一句空喊的口號,從2016年之後,段毅一直試圖從兩方面將這句使命灌注到房多多每個員工的“血液”裡。
首先是思想上。段毅一直努力在房多多上上下下近1400員工的腦子裡樹立“以服務商戶為核心”的價值觀!
因為在他看來,只有強大的價值觀才能讓每位員工在工作時做任何決策都能夠以商戶利益為統一的標準,儘管每個人可能會有分工不同,但是每個人必須知道自己的方向和做事的標準,不管他段毅在與不在。
這一條價值觀在房多多內部被放到最大,甚至影響到了收入——例如,有的開發商願意在房多多平臺上打廣告。這是件多麼簡單容易的事,但是段毅認為如果這對經紀商戶們沒有任何幫助,就不接!
其次,是技術和產品,要讓房產經紀們簡單做生意!
房多多為了提升經紀商戶的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開發了15款產品,幫助他們在房多多這個平臺上簡單做生意:本城通、跨城通、旅居通、閃傭寶、網商卡、平臺通、租房通等。
例如,其中的租房通,可以幫二房東們管理十多套出租房,如果他們願意,甚至可以使用房多多的全套資訊化產品,通過房多多的合作伙伴華為的智慧門鎖來隨時控制出租房的門防、水電,實現更便捷的管理。

三年之後重新出發
從2016年到2018年,是房多多紮實修煉內功的三年,也是段毅口中“質變的三年”。但他並不侷限於CEO這個身份,而是自己兼職做了三年公司的CHO(首席人力官)。他的目的是提高房多多的一個核心指標——人效,而這三年,房多多的人效確實提高了7倍!
然而他仍然不滿意,認為人效並不能完全幫助房多多完成它“幫經紀商戶簡單做生意,讓經紀行業充滿夢想”的使命。
那麼如何幫經紀商戶簡單做生意?
最後他認為需要憑藉網際網路的技術手段,幫助經紀商戶們在平臺上簡單高效地開展業務,同時通過誠信機制促使平臺商戶良性發展,才是房多多實現使命的根本路徑。
於是,在這三年裡,段毅幹了這幾件事:
第一,從2016年就開始在房多多內部推行“平臺化組織”。
房多多所有的崗位在他心裡都按足球的陣法被分成了“前場、中場和後場”,“前場”的業務人員和“中場”的產品,以及“後場”的研發,是一個系統化運作的模式——前場要特別靈敏能打仗,後臺要賦能前場和中場。而中場就是產品和資料運營!
第二,段毅在房多多實現了一件最有網際網路科技公司DNA的事,就是構建了房多多大資料中心,積累了使用者畫像、經紀誠信體系和房源資料。
到目前為止,全國有150萬房產經紀商戶,已經有76萬多都成了房多多上的註冊商戶,活躍商戶大概三四十萬。但是段毅預測,目前的150萬這個數字很可能在未來會減少100萬,因為未來的房產經紀將比現在更加高效。但是,隨著新的服務出現,新的工作機會也會越來越多。
當一個使用者想來賣房、買房、租房的時候,房多多能夠根據他的需求把最適合給他服務的經紀商戶推給他!這些都是根據這個經紀商戶平時服務了多少客戶、帶看過什麼房子積累得出來的一套大資料匹配系統。
第三,房多多一直在提高自己的資源整合能力,開發了眾多滿足商戶需求的商業產品,讓商戶在房多多平臺上不愁沒有生意做。
比如說,房多多跨城通、旅居通等產品都能幫助經紀商戶不限區域的開展業務,還可以通過使用工具、資源類產品獲得更多平臺支援。
“根據每個商戶的型別不一樣,有些是全能的,原則上都可以做,有些只做新房,有些就只做二手房,但是我認為未來一種新經濟的模式就是在網上優秀的經紀商戶會把自己的能力變得越來越強。這個行業也會有二八定律,有些的經紀商戶會做到更多的生意,而有一些長尾的經紀商戶會慢慢地被淘汰。”段毅說,但不論經紀行業怎樣發展和變化,房多多都會堅持幫助經紀商戶用最簡單的方式做生意,讓房產經紀這個行業不再只是簡單的中介,而是成為一個充滿夢想的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