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股申通 阿里親自控場強物流
阿里希望繼續把自己物流方面的資源做實,以對抗京東長期以來建立的自營物流優勢。3月11日,申通快遞釋出公告稱,阿里巴巴將投資46.6億元入股申通快遞股份有限公司。實際上,阿里在物流領域越來越重的佈局,也許說明它正在重新考慮一貫的“只搭臺不唱戲”的戰略今天是否仍舊行得通。業內人士分析稱,快遞公司的下一波紅利才剛剛開始,中國物流市場巨大,需企業共同在智慧化、全球化方面加大投入。
進入物流實操層面
根據公告顯示,申通快遞股份有限公司於近日接到公司控股股東上海德殷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的書面通知,德殷投資持有該公司股份的結構擬發生變更。2019年3月10日,德殷投資及陳德軍、陳小英與阿里巴巴(中國)網路技術有限公司簽署了《框架協議》。
實際控制人或德殷投資擬新設兩家與德殷投資處於同一控制下的子公司(“新公司A”和“新公司B”,合稱“新公司”),德殷投資以其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對新公司出資或轉讓給新公司,出資或轉讓完成後,新公司A將持有公司4.58億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29.9%;新公司B將持有公司2.46億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16.1%。
此外,實際控制人、德殷投資擬引入阿里巴巴作為新公司A的戰略投資者,阿里巴巴通過受讓實際控制人或德殷投資持有的新公司A的股權或者向新公司A增資的方式,獲得新公司A 49%的股權,阿里巴巴為此支付的對價為人民幣46.6億元。截至本公告日,新公司A和新公司B尚未設立。
雖然阿里在完成此項交易後在申通快遞中的實際股權比例並不高,但這表明了阿里的一種明確的態度:進入物流的實際操作層面,而不僅僅滿足於菜鳥網路的平臺身份。據瞭解,阿里與申通本次交易完成後,申通將與阿里在物流科技、快遞末端、新零售物流等領域進一步探索合作。
對抗自營物流模式
自2013年阿里建立菜鳥網路以來,其關於物流的認識和參與度在不斷進化。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和張勇都在不同場合反覆強調過菜鳥不做物流的態度。馬雲在菜鳥成立之初的2013年就明確表示:“阿里巴巴集團永遠不做快遞,菜鳥網路的智慧骨幹網建起來後,不會搶快遞公司的生意。”時任菜鳥網路CEO的張勇也曾在2015年表示:“菜鳥不是一家物流公司,其做的事情是讓倉儲、快遞、運輸、落地配送等各環節的合作伙伴獲得更清晰的業務場景,用資料讓它們獲得更好的生產能力。”
這次和申通的合作並非阿里首次投資物流企業,此前,阿里與中通、百世、圓通等物流企業都有合作:2015年5月,阿里聯手雲鋒基金投資圓通,持股約11%;2018年5月,阿里巴巴宣佈,阿里、菜鳥等向中通快遞投資13.8億美元,持股約佔10%。
近年來阿里在物流方面的一系列佈局,來自競爭對手在物流端的壓力。京東從一開始與阿里差異化最大的點就是自營物流,近年來京東更是放大了自己在這方面的優勢,成為了品牌的重要標籤。同時,京東物流也成了京東最重要的資產,2018年2月,京東宣佈將通過出售物流子公司股份,籌資大約25億美元;京東稱投資者包括高瓴資本和紅杉,其他投資者包括招商局集團和騰訊,京東集團仍將持有京東物流81.4%的股權。
在此背景下,自營物流給了阿里更大的壓力。雖然在阿里的新零售版圖中,菜鳥試圖起到基礎服務支撐的作用,但在物流領域的重複投資能否發揮出“1+1>
2”的作用仍有待驗證。
對此,快遞專家趙小敏認為,阿里正在全力推動新零售建設,而菜鳥在其中承擔著推動者的角色。快遞公司在倉配、跨境、同城配送、雲倉等領域的佈局,正是新零售佈局和推動全國24小時達的助力。越多的快遞企業參與其中,也就越有助於推動阿里新零售目標的實現。
500億空間引遐想
但投資物流公司並不一定意味著阿里要親自去送快遞,而是在自己和快遞公司之間建立不同以往的“強關係”。比如,加強自己的硬實力在物流科技創新等領域的投射。
中國快遞量每年增速驚人,2018年,中國快遞量已經超過500億件,佔全世界規模的40%以上。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認為,下一個500億件快遞的送達,已不可能依靠增加人力,只有建設一張智慧物流骨幹網,從勞動力密集型到科技密集型轉變。“快遞公司的下一波紅利才剛剛開始”,楊達卿表示,中國快遞物流市場巨大,智慧化、全球化等都需要大量投入,阿里巴巴、菜鳥與物流企業可以一起做的事還有很多,全行業應該加速合作,才能打通上下游、共建生態圈。
在趙小敏看來,現階段,申通的網路相對穩定,且從去年開始,申通也在加速補課,預計受阿里入股的提振,申通二季度的業務量增速會有很大的提升,使得申通的中外知名度和影響力最終轉化為市場份額,對申通來說,這是重大的機遇期,要全面升級網路和改進服務體系,才能給使用者更好的體驗。
從阿里入股快遞企業的路徑來看,這些時間點選擇得比較巧妙,都是在估值不高的時候。入股百世是選擇在百世剛剛成立之時;圓通則是上市之前;而投資中通是選擇中通在美國上市之後,同時市場份額迴歸第一的時候;而申通是處在低谷處於反彈時期。所以相對而言,46.6億元也不屬於特別高的金額。
馬雲曾表示,對於物流的投資是沒有上限的。趙小敏認為,未來阿里不僅會加速投資國內主流的快遞公司,還將加速投資上下游產業鏈,甚至東南亞以及非洲、中東地區的企業,從而達到全球通達的目標,若以這個目標為前提,阿里此次投資申通是非常重要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