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入股申通的啟示:當新零售漸成,收割或成必然

文/孟永輝
阿里巴巴又有了新的動作——入股申通快遞。儘管這一動作在很多人看來有些理所當然,但是當正式訊息公佈的那一刻依然引起了不少轟動。有人感慨於阿里巴巴在佈局新零售上的大手筆,有人則開始從物流行業格局的角度來分析阿里巴巴在未來物流行業當中的重要地位。雖然這些分析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似乎都沒有切中阿里巴巴入股申通快遞的根本意義。
對於一個致力於繼續引領未來新零售行業的電商巨頭來講,阿里巴巴入股申通快遞或許並不僅僅只是數字上的大手筆,更多應該其對於新零售的篤信和一往無前。這符合阿里巴巴的投資風格,因為一旦阿里認定的事情,他們必然要在某個領域裡佔得先機,即使付出比預想當中的代價都在所不惜。此次阿里巴巴入股申通快遞或許是其立志成為新零售時代霸主的一個縮影。
因此,對於阿里巴巴入股申通快遞的解讀不能僅僅只是站在快遞行業的角度,而是應該拔高到整個新零售的格局來看待和剖析,或許透過新零售的視角,我們能夠找到阿里巴巴入股申通快遞更多的深層次原因,同樣能夠窺探到未來新零售戰場格局的某些變化。

阿里入股申通,並非僅僅只是構建所謂的物流生態
的確,作為一個與電商行業息息相關的行業,物流行業的發展直接決定著電商行業的發展水準。這是京東可以與阿里巴巴等電商平臺可以抗衡的唯一優勢。作為聯通“人”與“貨”之間的毛細血管,物流行業的密集程度、通暢程度直接關係到使用者在新零售時代的體驗。因此,阿里入股申通並非僅僅只是看重了物流行業的格局,為新零售打造更加通暢、快捷的通道或許是關鍵所在。
阿里巴巴入股申通快遞是其打造新零售帝國的一個步驟,如果站在阿里巴巴構建整個新零售生態的角度來看的話,即使是再大的數額都不是意外的。在入股申通快遞之後,阿里巴巴已經佔據了國內快遞行業的大半江山。不出意外的話,未來的新零售戰場上的效率直接決定權在阿里巴巴。
那麼,為什麼阿里巴巴會如此看重物流行業的佈局呢?為什麼阿里巴巴會下如此大的血本拿下物流行業如此大的份額呢?
第一,在我看來,阿里巴巴這麼做的最為根本的原因是要打通“人”和“貨”這兩大新零售元素的中間環節。 因此,只有有了物流行業的全天候,才能保證商品和使用者之間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對接。按照馬雲的說法,阿里巴巴是要打造一個全球24小時通達的物流網路的。這個目標如何實現,或許只有將物流網路儘可能多的鋪設才能真正能夠達成。
因此,以物流為突破口來進一步提升使用者和商品之間的對接效率,或許是阿里巴巴在新零售時代著力打造的一個關鍵點。同樣是阿里巴巴消除電商時代使用者與商品對接效率低下的關鍵所在。
第二,提升效率或許僅僅只是表層的意義和內涵,阿里巴巴或許想要通過物流實現更大的雄心壯志:基於物流行業的資料獲取以及反哺上游的製造企業或許是阿里巴巴之所以會深度佈局物流行業的另外外一個原因。
正如上文所講的那樣,物流行業的兩端分別連線的是使用者和商品。透過物流,我們可以知道哪種商品使用者更加喜歡,哪種商品在某個區域的銷售量更好,哪種使用者更加習慣哪種型別的商品……從這個邏輯來看,物流已經不再僅僅只是物流本身,而是變成了一個大資料的收集器和發散器,透過物流,我們能夠窺探到更加精準的新零售行業的脈搏。
試想一下,如果我們每一個人的物流資料都被放在一個大型的資料庫裡整合的話會是怎樣一種情形,而對於這些資料的整理和再應用又將會給傳統行業帶來多大的推動力?或許,我們想象一下這個場景就足以讓人激動人心。阿里巴巴如此一往無前地不斷加註在物流行業的投資或許正是由於這一點。表面上是在投資物流行業,而實際則是在投資資料產業,如果從這個邏輯來看,阿里巴巴在未來新零售市場上的優勢地位或許更加值得期待。
所以,阿里巴巴入股申通快遞並不是僅僅只是投資數額上的龐大,而是在於它對於新零售佈局上一往無前。跳出物流行業的固定正規化,站在新零售的視野當中,我們或許能夠得出阿里巴巴入股申通快遞背後更加真實的現實意義。
正所謂如幻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阿里巴巴入股申通快遞並非僅僅只是其對於物流生態的打造,而是在為新零售行業輸血。當物流行業的佈局完畢,新零售的三大要素——人、貨、場或許才能真正在阿里巴巴的新零售體系下實現打通,我們所期待的新零售的生態才有真正實現的可能性。與其說申通快遞的業績表現促成了阿里巴巴大手筆的投資,不如說是新零售的巨集偉藍圖最終點燃了阿里巴巴的投資熱情。
從這個邏輯來看,阿里巴巴入股申通快遞並不是為了打造什麼物流行業的生態體系,而是朝著新零售生態佈局上邁出的重要一步。當入股申通快遞完成,阿里巴巴在新零售市場當中的地位再度得到鞏固和提升。當新零售市場的格局已定,新的動向或將開啟。

當新零售的大勢漸成,阿里巴巴或許終將開啟收割
決定你能否成功的是你預見未來的深度和廣度。這句話或許同樣適用在阿里巴巴對於新零售的預見和加註上。無論是早期在場景搭建戰場上與騰訊、京東等入局者的貼身肉搏,還是在物流行業當中大手筆的投資和“狠角色”,透過這些事件,我們看到的是阿里巴巴對於新零售未來的無限篤定和信心。
1、儘管現在阿里巴巴對於新零售的佈局一直都是在不斷地投資、投資、投資,但是等到新零售的生態真正搭建完成,或許正是阿里巴巴收割新零售果實的時候。 那時,我們或許才會真正明白阿里巴巴如此堅定地佈局新零售的原因,我們同樣或懊悔沒有看到新零售的未來。
既然S2b模式是新零售最基本的商業模式,作為大S的阿里巴巴就需要有真正可以供應的東西。無論是早期的場景搭建,還是現在的物流投資,抑或是新技術的佈局,其實阿里巴巴都是在佈局新零售的“供應物”。等到新零售時代真正來臨的時候,阿里巴巴就能夠把早期深度佈局的要素提供給需要的小b,從而獲得收益。
從這個邏輯來看,當下阿里巴巴有關新零售的佈局都是為了新零售的果實成熟做準備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我們可以把阿里巴巴當下對於新零售生態體系的佈局看成是新零售的“催熟劑”,等到佈局完成,新零售的果實便會成熟,阿里巴巴便會開始收割。
2、入局者甚多,阿里巴巴尚且無法確認相對意義上的戰略優勢。 雖然阿里巴巴不斷在新零售的佈局上加碼,但是當下的新零售市場格局依然膠著,我們並不能夠確定阿里巴巴就能夠成為未來新零售市場的引領者。如果阿里巴巴在這個階段就開始收割的話,勢必會出現使用者倒戈的情況,業已確立的戰略優勢同樣會消失不見。
因此,對於新零售的戰略投資依然是阿里巴巴現階段的發展重點。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我們還將會看到阿里巴巴投資更多有關新零售的行業或企業,所有的這一切都是為了深度佈局新零售市場,確立阿里巴巴在新零售市場上的規模性優勢,從而為最終在新零售成熟期的收割打下基礎。
3、新零售尚且是小眾,孵化是當下的第一要務。 雖然新零售是趨勢,但是現實情況卻是電商份額依然在阿里巴巴的市場規模當中能夠佔據優勢地位。所以,對於阿里巴巴來講,孵化或許才是當下的第一要務。
如何孵化?或許以資本投資的方式入股新零售相關的產業是比較簡單直接的。從這個邏輯來看,當前阿里巴巴對於物流、技術和場景的投資都是在為了孵化新零售的萌芽,期望讓他們能夠快速地長成參天大樹,而非僅僅只是站在某個行業的角度來進行的投資和佈局。孵化新零售或許才是當下阿里巴巴不斷四處出擊進行投資的關鍵所在。
對於阿里巴巴入股申通快遞的看法並不能僅僅只是侷限在物流行業本身,而是應當更加關注阿里巴巴在整個新零售市場上的雄心壯志。如果你僅僅只是簡單地認為阿里巴巴一味地只知道買買買,顯然背離了阿里巴巴本身不斷加持新零售的航道。站在新零售佈局的角度,我們或許能夠得出阿里入股申通的深層次啟示:當新零售漸成,收割或成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