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APP頻頻被指涉嫌售假 曾獲王思聰投資及推薦
本報記者 劉斯會
最近,王思聰公開推薦的毒APP售賣的產品遭遇到是否是正品的質疑。
有消費者木思(化名)在與《證券日報》記者交流時表示,自己是毒APP的使用者,最近也聽說毒APP上售賣的產品有假,“如果涉嫌售假,自己會考慮其它平臺。”
他表示,自己知道毒APP是通過微信小程式轉發免費抽鞋活動,“毒APP上售賣的產品都是限量款,價格比市價高,我認識的還有小夥伴利用這些平臺囤鞋,如果真的涉嫌售假,這些人也會損失慘重。”
對此,《證券日報》記者在工作時間內撥打毒APP官方客服電話,其提示音一直顯示:對不起,您所撥打的電話已關機。
涉嫌售假
日前,有網友反映,在毒APP上買了一雙Nike Air more液態銀,收貨後第一時間拿到潮流運動裝備的社群“get”上鑑定,鑑定結果顯示該產品為假的。
另外還有使用者爆料稱,“毒APP”賣假貨被發現後,將其封號,給了300元作為封口費。
隨後,毒APP就上述事項發表宣告稱,其團隊在質檢過程中,因倉庫質檢未核實出商品鞋盒與鞋子不匹配,使用者購買後對此在線上鑑別,導致線上鑑別師出於負責的態度,認為商品鞋盒與鞋不匹配,存在拼圖嫌疑。雖然此款鞋不屬於假貨,但對於平臺的過失表示抱歉。
記者發現,涉嫌售假的Nike Air more液態銀已經從毒APP上下架了,目前搜不到任何結果。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毒APP第一次被舉報涉嫌售假了。此前有報道稱,消費者小孫從毒APP上以871元的總價購買了一雙PUMA X XO SUEDE。該款鞋的賣點之一是其鞋面上右腳“19”左腳“68”的數字,組成“1968”代表著PUMA SUEDE鞋款誕生的年份。而小孫收到的鞋卻是左右腳都寫著“68”。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毒APP依靠鑑定師鑑定鞋子的真偽,但是每個鑑定師一天看好幾百雙鞋,“一天看600雙鞋是正常工作量,多的時候一天看一兩千雙,基數大,所以出現鑑定錯誤的概率是存在的。”
王思聰投資
來自毒APP的官網資訊顯示,毒APP是由上海識裝資訊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集運動潮流裝備交易、球鞋潮牌真偽鑑別、互動圖片社群於一體的綜合性軟體。
毒APP於2017年8月份推出了"先鑑別,再發貨"的購物流程,確保在平臺購買的商品均為全新正品。而這個聲稱確保正品的平臺卻接連陷入售假風波之中。
木思表示,提起毒APP大家第一想到的是王思聰曾經在微博上公開對該軟體表示過支援,當時有網友還在下面評價說:王思聰是缺錢了嗎?為什麼要給這款產品做廣告。
事實上,王思聰間接持股上海識裝。啟信寶資訊顯示,由天津普思資產管理有限公司99%持股的天津匯德信資產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持有上海識裝2%的股份,而天津普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的大股東正是北京普思投資有限公司,後者由王思聰100%持股。
木思稱,毒APP其實就是一箇中介平臺,賣家將產品郵寄給平臺,平臺再將產品郵寄給買家,如果產品為正品,毒APP會給該產品一個標籤用來背書,從下單到收貨需要花費7天到15天左右。
從價格上來看,以球鞋為例大部分是限量款,價格高出市場價格很多,“大家買限量款就是標榜自己特色,另外還有人通過平臺進行囤貨,比如之前一雙AJ的鞋子市場價格也就1000多元,不過後來斷貨之後被炒到了3000多元。”
有行業內人士表示,該平臺主要通過收取買家和賣家的佣金費,並且還有廣告費,從價格上來說比淘寶等平臺貴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