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江新區今年起服務貿易總額年增速不低於20%
日前,記者從重慶兩江新區獲悉,《重慶兩江新區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於近日正式公佈。兩江新區將以深化試點為契機,帶動全市服務貿易創新發展,構建內陸地區服務貿易創新發展中心、“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服務貿易開放發展重要樞紐。自2018年起,兩江新區服務貿易總額年增速不低於20%。
25條具體工作
全面構建內陸開放新格局
記者瞭解到,今年6月1日,國務院批覆同意在兩江新區在內的17個試點地區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試點期限為2年。
此次深化試點是在之前2年的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2016年2月~2018年2月)實踐基礎上的“試點升級版”。
《方案》指出,兩江新區充分發揮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政策創新優勢、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專案平臺功能,堅持現代服務業與先進製造業融合發展,推動體制機制和商業模式創新,培育“重慶服務”品牌核心優勢,全面構建內陸開放新格局。
《方案》明確了25條具體工作,涵蓋進一步完善管理體制、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進一步培育市場主體、進一步創新發展模式、進一步提升便利化水平、進一步完善政策體系、進一步健全統計體系、進一步創新監管模式等。
近年來在一系列創新舉措的推動下,兩江新區服務業呈現發展快速、結構優化、整體向好的基本態勢。第三產業增加值從2010年的455.91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1285.24億元,佔比達到50.7%。服務貿易規模也隨之不斷提升,2017年,兩江新區全域服務貿易實現100億美元。
八項主要任務
先行先試開放範圍和力度
根據《方案》目標,確立了八項主要任務。
在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方面,兩江新區將整合自貿試驗區、中新互聯互通專案的政策優勢,在金融服務、資訊通訊、專業服務、文化服務、醫療、教育等領域先行先試開放範圍、開放力度。
在進一步培育市場主體方面,將建立兩江新區服務貿易新舊動能轉換創新研發基地,推動產學研一體化的科技、知識成果轉化交易;建設兩江新區“政府主導搭建、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的公共服務平臺,構建以平臺為支撐的知識密集型服務體系。
在進一步創新發展模式方面,兩江新區將探索“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聯結點的“貿易+服務”特色出口,創新跨境/區域全程供應鏈物流及綜合管理服務、國際鐵路聯運運單項下信用證的國際貿易結算、“一帶一路”跨境貿易展示交易、自貿試驗區框架下期貨保稅交割。
《方案》提出,將加快建設兩江新區數字經濟產業園,積極爭取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資訊化部、科技部等部委支援,在數字經濟產業發展的體制機制、標準規範、應用場景、生態建設等方面先行先試。
八個重點領域
打造開放型服務經濟體系
《方案》明確了八個重點領域,包括金融服務、國際物流、大資料及資訊服務、保稅+貿易、國際會展、跨境旅遊、文化貿易、專業服務等,共27項重點舉措,從優化貿易結構、推動服務貿易技術創新、業態創新和模式創新等方面發力,提高兩江新區服務業開放質量和水平。
比如,在金融服務領域,將疊加多項開放政策深化兩江新區金融改革,重點創新跨境金融結算便利化,中新互聯互通專案框架下在股權投資基金、外資銀行人民幣業務、證券債券發行等方面跨境資金多渠道,自貿試驗區框架下境內外雙向人民幣融資。
在大資料及資訊服務領域,將探索“科技創新+服務”深度融合,重點創新依託兩江新區數字經濟產業園打造數字產品和服務的大資料全產業鏈,在中新互聯互通專案框架下先期建設重慶至新加坡資料傳輸通道和資訊服務樞紐,提升VR/AI技術及移動終端應用的智慧化引領下服務外包高階產業價值鏈。
在保稅+貿易領域,將推動兩江特色的“保稅+服務”新業態新模式,重點創新保稅+商品展示交易、保稅+筆電維修、保稅+飛機融資租賃、保稅+跨境電商。
隨時瞭解中國服務貿易(外包)行業最新動態,請掃描二維碼或搜尋"鼎韜洞察",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