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就能“攜號轉網”了,加持5G的移動運營商們會迎來新變局嗎?
全民“攜號轉網”的落地時間再一次被提前。
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要在全國實行攜號轉網。工業和資訊化部部長苗圩也強調:“年底前要實現所有手機使用者自由‘攜號轉網’。使用者對一家公司不滿意了,可以帶著手機號碼選擇另外一家提供服務。”
這是繼2018年底,天津、湖北、雲南、江西、海南5個試點省市正式啟用新“攜號轉網”流程之後,又一個將“攜號轉網”加速落地的訊號。
“攜號轉網”對於使用者來說無疑是空前的好訊息,這意味著今後使用者可以在不用更換手機號碼的前提下,自由地從當前運營商轉用另一家運營商的服務。
一旦大規模使用者在各運營商之間來回跳躍,這對於每一家運營商來說都是一個極大的考驗,而目前業界普遍認為中國移動將承受極大壓力。
移動使用者猶如困獸
從2G時代開始,中國移動早期的優勢積累了大批存量使用者,隨後這些使用者陸陸續續開始將手機號碼繫結銀行卡、社保、網路賬號等等,第一次申請的手機號很有可能成為了使用者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這也是移動與其它運營商競爭的實力之一。
3G時代中國移動由於TD-SCDMA制式原因損失了不少使用者,緊隨而來的 4G 佈局移動亦沒下好手中的棋子。儘管如此,目前三大運營商中,中國移動的使用者數量仍然最多,多到哪種程度呢?據最新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1月底,中國移動有9.27億使用者,中國聯通有3.18億使用者,中國電信則有3.07億使用者。後兩者加起來總數還不如中國移動多。
但是眼前資費高、套餐不夠靈活等問題擺在中國移動面前,另一邊的中國聯通與中國電信則是早早地利用網際網路套餐、寬頻套餐等辦法拉攏使用者。不過老號碼始終是不能丟的,對於絕大多數使用者來說,換號碼不僅意味著要通知所有親朋好友,還得去銀行、網站等地方更換號碼的繫結,十分麻煩。
於是如今許多使用者至少擁有兩張不同運營商的手機卡,有的甚至有三張以上。這恐怕也是雙卡雙待手機在中國如此流行的原因——蘋果也僅僅為中國使用者開了特例,提供雙卡雙待版本的iPhone。
使用者等待“攜號轉網”的全面施行,從iPhone 4等到了iPhoneXS 的下一代,從紙幣支付等到移動支付,從電話簡訊為主要通訊方式等到了語音、視訊通話。
早在2010年,“攜號轉網”就開始在天津和海南試點,後擴充套件到江西、湖北和雲南。據中國信通研究院公佈的資料顯示,截至2018 年12月底,累計攜號轉網使用者僅167萬人次。對於99%的使用者來說,“攜號轉網”一直都是空中樓閣。
因此長時間以來使用者積累的期盼,將有可能在今年年底爆發。相信中國移動的使用者已經摩拳擦掌,想要掙脫束縛。這在三大運營商使用者中間顯得尤為明顯。
資費非關鍵因素
“攜號轉網”確切的落地時間和具體規則目前尚不清楚,理論上來說,聯通與電信是張開懷抱等待移動使用者的到來。
聯通在行動通訊套餐上,率先與各家網際網路公司強強聯合推出定製套餐卡,自有的“冰淇淋”等無限流量套餐也吸引了不少年輕使用者。但通過低資費套來的使用者,忠誠度卻非常低。尤其是在工信部的敦促之下,三大運營商開放網際網路套餐的自由轉入和轉出之後,聯通使用者經歷了使用者數量的大漲大跌。
種種跡象表明,影響使用者最終選擇的因素,並不僅僅是資費。
資費後面是各大運營商提供的行動通訊服務,簡單來講,通話訊號、網路速度、客服服務、客戶關懷、購機福利等等都在影響著使用者的實際綜合體驗。
眼下恰逢一個關鍵點,5G的商用。而“攜號轉網”的全面落地,不僅意味著使用者有了自主選擇權,也宣佈三大運營商將站在同一水平的擂臺上赤膊相爭。5G 基站的建立與改造、網路測試的進度、與通訊裝置廠商和終端廠商的合作、當地政府的支援等等都將是影響運營商們最終交出答卷的因素所在。
此外,5G的真正落地也將影響著行動通訊之外的領域,如物聯網、車聯網、工業網際網路等。這意味著在未來,我們的手機號碼可能會被賦予更多的服務與含義。
巧合的是,三大運營商目前確定的5G商用時間幾乎都在2020年,與“攜號轉網”全面落地的時間恰好重合。因此未來使用者用來判斷是否轉網的標準,將會有很大變化。
變數5G
我們可以來看一看三大運營商目前5G部署的進度。
中國移動在今年MWC 2019上宣佈,同步推進5G NSA(非獨立組網)和SA(獨立組網)發展,2019年啟動NSA規模部署,同時加速推進SA端到端產業成熟,實現SA為基礎的目標網。去年 12月的5G創新合作峰會上,中國移動則宣佈將在17個城市啟動5G規模試驗和示範。
同在MWC 2019上,中國聯通也正式宣佈2019年將進行5G業務規模示範應用及試商用,計劃於2020年正式商用。具體來看,今年將有16個城市同時進行5G網路的搭建,第二季度預計啟動5G終端NSA試商用,併發布5G新型終端,等到今年第四季度5G商用終端將大規模上市。
另一邊中國電信雖然今年並未在MWC上釋出類似訊息,但早在去年中國電信就釋出了白皮書,並表示將優先選擇SA組網方式,通過核心網互操作實現4G/5G網路協同。目前中國電信在全國有6個試點城市,後續可能會增加。
雖說眼看5G越來越近了,但由於基站建設與改造進度、成本等原因,前期4G和5G混合組網的情況將長時間存在。因此如何做好 4G和5G網路之間的協同異常重要。
正如前文所說,三大運營商會因為“攜號轉網”被放在同一水平的競技擂臺上。或許之前的存量使用者(包括核心使用者)、資費優勢、服務優勢都是各家的王牌,但如今再加上一個5G網路,使用者對於運營商的態度又將有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