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30年,屬於用好網際網路的人
數字中國,勢在必行。產業數字化是下一個十年的大勢,最終到達智慧商業時代。
電子顯示屏上藍色的資料不斷地跳動著,母豬的睡姿、站姿、進食等資訊一一都被實時監測,再由AI分析母豬是否有配種成功,如母豬沒有懷上,系統將自動提醒工作人員進行人工授精,進而提高母豬產仔量……
這是阿里近期研發的一套叫做ET農業大腦的系統,又叫“懷孕診斷演算法”,專門用來判斷母豬是否懷孕。
待豬仔出生後,這套ET農業大腦還能通過語音識別技術和紅外線測溫技術來檢測每隻小豬的健康狀況,根據小豬咳嗽、叫聲、體溫等資料,來判斷它們是否健康成長。
繼阿里宣佈將用ET大腦養豬後,京東數科(原京東金融)也在不久前推出了基於“豬臉識別”等AI智慧養殖方案。
騰訊在2018年4月1日聲稱要利用“鵝臉識別”等人工智慧技術來構建AI農業生態,這顯然是鵝廠的一個愚人節玩笑。不過,不久騰訊卻用AI種起了黃瓜……
網際網路企業紛紛殺入田間地頭,佈局線下產業並非偶然,背後都有一個共同的背景——在與實體經濟的博弈中,看到了實體商業確實有無可替代的魅力,也嗅到了實體商業升級的跡象,並視之為不可或缺的市場,網際網路落地實體產業是大勢所趨。
一、未來30年:世界不屬於網際網路,屬於用好網際網路的人
“沒有實體經濟,網際網路也只是空中樓閣。”在今年兩會上,馬化騰的提案中頻頻出現“產業網際網路”。
他認為,產業網際網路是未來全新的大領域,有很多想象空間。
在過去這些年裡,網際網路技術,尤其是移動網際網路的興起,給人們的出行、購物、社交等帶來了極大便利,也讓一大批網際網路企業拔地而起,為中國經濟增添了發展活力。
馬化騰說,網際網路下半場,網際網路將全面滲透到產業價值鏈,並對其生產、交易、融資、流通等環節進行升級改造,進而形成極其豐富的全新場景,極大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類似的,馬雲在多次演講中也提到:“未來30年,世界不屬於網際網路公司,而是屬於用好網際網路的公司。”
社會變革的速度會越來越快,不管高興也好,生氣也罷,未來30年的變化肯定遠超大家的想象。
實體經濟在未來30年裡,唯有擁抱網際網路趨勢,把握對時代的變革,才不會被時代淘汰。
馬雲說:
有人說現在實體經濟不好做,實際上,實體經濟從來沒有好做過,說做企業難,其實企業也根本沒有好做過,十年前不好做,十年後依舊不好做。
實體經濟經常抱怨,自己發展不好的責任在於網際網路的衝擊,其實,只有中國的實體經濟、製造業才會把責任怪罪於網際網路。
而美國和歐洲的企業會思考,“我們怎麼沒有擁抱網際網路?”“網際網路不該成為替罪羊,大家應該思考要如何利用網際網路。”馬雲說。
“在傳統實體產業和新經濟的融合過程中,主角實際上應該是實體產業本身。不是‘網際網路+實體產業’,而應該是實體產業+網際網路。我們越來越感受到實體經濟主動對網際網路的擁抱。”馬化騰說。
從現有實體產業數字化的時間來看,除了傳統制造業以外,醫療、教育等多個領域都在加快自身的數字化轉型。
二、落地實體產業 遍地開花
全球首家無人酒店於2018年由阿里推出,它是一家將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到酒店各方面的全球首家無人實體酒店。
相較於目前傳統酒店各種服務人員,阿里推出的無人酒店絕大部分的工作都由機器人來完成。
從預訂到迎賓、入駐登記再到退房,這些以往需要由人來完成的環節,現在完全由機器人來完成,實現無人化操作。
從長期來看,無人化酒店不僅可以解決長期困擾傳統酒店成本高的難題,實際上,也是阿里再次亮劍傳統產業的一個體現。
除了無人酒店,阿里還把銀泰、高鑫零售、百聯、三江、大潤發、盒馬鮮生等囊入旗下,涵蓋了百貨、商超、生鮮、便利店等各大實體零售業態。
而剛剛加入養豬大軍的京東也宣佈,未來5年將在全國開設超過100萬家“京東便利店”,蘇寧也正在大力推廣旗下的實體門店“蘇寧小店”……
與此同時,一些服務型、媒體型網際網路企業,也在藉助線下強大的人群吸附力,迅速加入實體商業。
有“豬廠”之稱的網易開起了“拖延棄療小酒館”、知乎有“不知道診所”,餓了麼有“深夜食堂”……
實際上,在“ABCD(AI、區塊鏈、雲、大資料)+5G”技術浪潮的推動下,不少工業企業、網際網路企業早已開啟與此相關的實踐。
比如,網際網路和工業結合領域,海爾打造的“互聯工廠”已經實現大規模生產定製產品;
福建泉州智慧製造試點示範企業之一,九牧專門設立了智慧研究院,發力智慧製造。
在全國數十家體驗店推出陽臺廚房衛浴定製化服務,要求更個性化、條件更復雜,但交貨時間卻更短了。
泉州擁有建材家居、紡織鞋服、石油化工、裝備製造、食品飲料5條千億產業鏈。這種產業格局支撐泉州發展多年。
近幾年,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傳統產業面臨轉型升級,泉州當地提出要著力培育智慧裝備產業、新一代資訊科技和 半導體產業等7個500億至1000億元規模的新叢集。
網際網路和汽車產業結合,除了自動駕駛和智慧聯網外,很重要的一點實現自動跟車、自動泊位等;
注:2017年底,麥肯錫全球研究院報告顯示,中國未來很可能成為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市場。至2030年,自動駕駛相關的新車銷售及出行服務創收將超過5000億美元。
騰訊人工智慧結合醫療行業開發的騰訊覓影,除了此前在AI影像上的嘗試外,騰訊覓影還會擴充套件在AI輔助診斷上的探索。
把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與海量醫療技術結合,輔助醫生更準確地理解病案,降低風險,提升診療水準。目前,已累計服務超百萬名患者……
在上海開發區晶耀前灘,它在設計時就採取了逆向思維。
以實體商業為主導,從消費對內容的需求出發,把網際網路社群平臺引入商場中聯合運營的主題區。
利用網際網路平臺的內容生產能力和使用者運營能力,為商場灌注“網際網路+社群運營思維”。
晶耀前灘將擁有6300萬線上使用者群體的虎撲體育平臺、100萬上海付費使用者的彩貝殼線上親子平臺等引入商場主題區運營中。
通過IP文化、社群資源、商業場景等的協同,把商場主題打造成一個有文化認同感、社群歸屬感的社交空間,能夠更深地走進消費者的精神世界,形成粘性更強的消費關係。
2B的風,也吹到了喜馬拉雅南麓的印度
從網際網路到“網際網路+”,意味著一個時代的結束,另一個時代的到來。如今,印度也悄然邁入了網際網路的“下半場。”
印度的小型企業有5000萬家,凝結了用之不竭的客戶基數。
那麼數字化和經濟規範化,讓幫助傳統企業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企業服務+網際網路”(2B網際網路)機會湧現。
預計B2B浪潮將為印度帶來1萬億美元的新機會。
同時,雲端計算、按使用付費模式和桌面銷售,也為印度創業公司奠定了全球化優勢。
印度的B2B創業公司,一方面依託傳統IT行業的技術沉澱,一方面摸索出本地化定製的接地氣打法,將利用其差異化拓展全球市場,在網際網路下半場,拿下國際巨頭們鞭長莫及的版圖。
比如Udaan,它是一家誕生於2016年的2B市場,以最快速度達到10億美元估值里程碑的公司。擁有7年曆史的自主網路測試平臺Browserstack,儘管2018年才籌集了A輪資金,但今天已經估值5億美元。
從GreyOrange到Freshworks,Rivigo到Pine Labs,LendingKart到Druva,2019年,印度可能會出現10多個2B獨角獸。
所以,從多個維度來看,2B浪潮的興起都標誌著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在過去20年裡,印度的初創企業已經走了一個完整的迴圈。
他們已經從企業界的邊緣躋身主流。穩定的大公司工作崗位曾經是印度求職者中的中流砥柱,如今已顯著暮氣,而創業公司的工作更加能激勵人心。
三、網際網路是數字化轉型的助手
看完同行的鄰居,再看中國數字化程度和發達國家的差距。
在行業數字化程度上,2013年,美國的數字化程度是中國的4.9倍,2016年是3.7倍,中國的勞動生產率也是36個經合組織(美英德法日韓以色列加拿大丹麥等國)的50%以下。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中國副院長成政珉說,鑑於中國經濟體量龐大、傳統產業效率普遍較低,新技術和業務的商業化潛力巨大,數字化轉型的成功機率無疑會比世界其他許多地區更高。
因此,沒有緊跟數字化浪潮的企業,在未來將面對巨大的風險和壓力。
“夯實產業網際網路的發展基礎,首先要大力推進資訊基礎設施建設。”馬化騰建議,要大力推動高速光纖寬頻網路跨越發展,加快5G和IPv6的全面商用部署,加速產業鏈成熟,加快應用創新等。
注:IPv6:網際網路協議第6版
“上雲”也是發展產業網際網路的必要前提。
馬化騰建議,要促進雲端計算創新發展,推動企業穩妥有序實施“上雲”,鼓勵工業雲、金融雲、政務雲、醫療雲、教育雲、交通雲等各類雲平臺加快發展。
立足長遠,還要多措並舉,切實實現關鍵技術的突破。
他建議,充分發揮科學家和企業家的創新主體作用,進一步推進產學研用一體化等,切實提高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科技保障。
“要做好產業網際網路的安全保障,建立多方協同聯動的安全治理機制。”馬化騰說。
技術的成熟和發展在為傳統企業提供數字化變革的機會的同時,也帶來了更加複雜的資訊保安環境和網路安全態勢。
根據騰訊安全《2018企業網路安全年度報告》,受傳統行業資訊保安基礎設施和更新速度的影響,醫療、教育、金融等重點行業板塊面臨著比其他行業更高的安全風險。
所以,在傳統產業和網際網路產業融合過程中頻頻出現的安全風險問題,是企業發展中的重要一環。網際網路作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助手,需要協助其進行安全系統性升級。
“我們要做好‘聯結器’,為各行各業進入‘數字世界’提供最豐富的數字介面。”馬化騰說。還要做好“工具箱”,提供最完備的“數字工具”。
為了適應產業網際網路的發展,騰訊在2018年還進行了第三次組織架構調整。新成立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平臺與內容事業群(PCG)兩個事業群。
重塑一種模式沒那麼容易,面向B端市場也就意味著和阿里的正面交鋒,但對於馬化騰來講,終歸是勢在必行。
淺黑科技曾經的報道中有這樣一個細節:
作為騰訊新任的雲和智慧事業部負責人,湯道生曾經找過馬化騰談論此事,但最終還是按照馬化騰之前要求的來做,
“Pony很興奮,一直在講產業網際網路。我發現,在這件事上,我們兩個有高度的共識。我知道,我沒必要多講了,只有all in產業網際網路這一條路了。”湯道生說。
而繼騰訊組織架構調整後,阿里也進行了組織架構調整:一方面,阿里雲升級為阿里雲智慧事業群;
另一方面,成立新零售技術事業群,整合B2B、淘寶、天貓等技術資源,提供新零售體系技術支撐;
另外,天貓升級為“大天貓”,下轄天貓事業群、天貓超市事業群、天貓進出口事業部三大板塊;
最後,則是調整菜鳥網路陣型,成立超市物流團隊和天貓進出口物流團隊。
從這個調整架構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阿里正在構建一個全新的組織體系,整合原有的多條戰線,化繁為簡。
“雲服務、新零售、電商以及物流”成為了四個關鍵詞。阿里在“B端”之路上越走越深。
但產業數字化是一場持久戰,會帶來一系列的全新的挑戰,除了傳統產業與網際網路經濟要積極擁抱、融合外,還需聯動政府、社會各界力量,讓新興技術為更多場景所用,才能推動產業網際網路的健康發展。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筆記俠立場。
參考資料:
1. 農博網的《“AI+養豬”黑科技,無所不能的“人工智慧”》
2. 志象網微信公眾號(ID:passagegroup)《網際網路的下半場,印度正在超越中國》
3. 新華社《專訪馬化騰:“網際網路的下半場屬於產業網際網路”》
作者:楊麗,公眾號:筆記俠(ID:Notesman)
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Fb55veI_Ynm0mYTIck0j2g
本文由@筆記俠 整理髮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