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 ”讓製造業能量滿
無人駕駛、無人車間、智慧家電、送餐機器人……未來,高度智慧化的生活將不僅僅存在於電影裡。智慧製造,看似是製造業的轉型升級,實則影響深遠。
智慧製造好處多
今年兩會上,“智慧 ”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人工智慧再次成為熱點,與其相關的立法工作也被提上日程。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政府工作報告中,智慧製造和傳統產業升級被單獨列段重點闡述。
自2015年國務院正式印發《中國製造2025》以來,智慧製造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清華大學全球產業研究院副院長李東紅表示:“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製造業大國。然而,如何使中國製造走向高階化是亟待回答的迫切問題。”
智慧製造,好處多多。首先,能提升生產製造效率。全國人大代表、聯想集團董事長楊元慶提出,要通過加快推進我國製造業全價值鏈環節的智慧化改造,通過大力發展智慧物聯網,革新生產技術,提升傳統行業的生產效率。
其次,能更好服務社會生活。全國人大代表、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建議,要加快人工智慧基礎設施建設,讓人工智慧服務於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更好地解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實現因材施教,讓“智醫助理”輔助醫生診斷等。既能優化社會投入結構,還能提升社會服務能力。
各行各業齊佈局
各行各業都在紛紛佈局智慧製造,房地產行業也不例外,智慧建築機器人表現搶眼。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碧桂園集團董事會主席楊國強建議,政府層面加強對人工智慧和建築機器人深度融合的引導和支援;建築行業協會、高校等應積極參與行業標準制定;施工單位要積極匯入建築機器人。楊國強認為,機器人能在解決建築安全和質量問題、提高勞動生產率、節約成本方面發揮作用。
萬科董事會主席鬱亮表示,科技和網際網路是房地產行業發展進階的重要驅動力,在傳統的住宅開發、物業服務以及新業務長租公寓、物流倉儲等領域,植入科技基因為產業賦能,有助於房企決勝房地產市場的下半場。
智慧家電能提升人們生活幸福感。對著空氣下指令,家裡的電器立馬行動起來;出門在外,通過手機就能遙控家中大小電器;不僅能聽懂你的指令,還能為你推薦你可能喜歡的歌曲……如今的智慧家電,已經不單單是一臺臺能夠進行語音識別的電器,而是形成了一個智慧生態圈。
以蘋果公司推出的智慧家居平臺為例,它既能夠控制燈光氛圍的無線路由器,還能追蹤記錄家裡空氣質量、溫度和溼度的監測器,此外,還能夠從手機上遠端控制風扇、落地燈、電水壺等家電的智慧插座,通過溫度測量工能檢測門窗開關狀態並及時傳送安全提醒的門窗瓷感測器等。事實上,小米、騰訊、阿里、百度都已經推出觸屏智慧音箱裝置,佈局智慧傢俱領域。
對數字化車間而言,它的終極目標則是打造無人工廠。楊元慶表示,中國製造業發展智慧製造要抓住三個關鍵點。第一點,運用好智慧物聯網技術。推動智慧製造,首先要運用智慧物聯網技術對傳統的生產裝置進行智慧化改造。目前,即使是數字化機床,智慧化的程度也不高,因此楊元慶提議嵌入計算的模組和儲存能力,嵌入網路連線能力,提高車間數字化水平。第二點,充分利用雲端計算和邊緣計算髮展所帶來的機遇。楊元慶表示,雲端計算和邊緣計算是未來的大勢所在,要將其運用到每個車床、每個車間。第三點,充分抓住5G發展機遇,將其應用在車間裡,用於車床的連線,生產流程的控制和管理。
發展關鍵在人才
發展智慧製造最終會誕生無人駕駛、無人車間等場景,但這並不意味著人的作用將會大幅降低。事實上,“人”在智慧製造的各個環節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智慧製造的核心在人才。同濟大學教授陳明表示,智慧製造系統融合了機械、電子資訊、自動化、計算機和工業工程5類學科,專業型、跨學科和具有交叉學科背景的工程師是當下中國製造業智慧化發展過程中急需的人才。
當前,人才培養平臺建設也已引起企業、高校及科研院所的重視。專家表示,通過打造“學習工廠”將學習過程放在真實的生產環境之中,將學習過程對接工業生產實踐,通過基於真實工作環境條件下的實踐練習,讓學生獲得知識與技能。
上海作為國內最大的智慧製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輸出地之一,對人才的渴望不言而喻。目前,上海已經建成同濟大學“工業4.0學習工廠”、上海電機學院“工業4.0智慧工廠”實驗室等多個智慧製造學習工廠。有資料顯示,上海2018年智慧製造平均生產效率提升50%以上,運營成本降低3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