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你需要拒絕甲方?
“ 我的不幸,恰恰在於我缺乏拒絕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絕別人,便會在彼此心裡留下永遠無法癒合的裂痕。 ”太宰治在《人間失格》中的這句話戳碎了多少讀者內心的面具。
一些做廣告公關的乙方,又何嘗不是這樣。如今,國內廣告行業僧多粥少,買方市場轉化趨向嚴重,市場競爭白熱化。為了討好甲方,乙方往往拿到需求,事無鉅細,照單全收。生怕自己因為拒絕而得罪甲方,到手的費用最終打了水漂。然而這樣做真的對嗎?
我身邊太多乙方公司因為不懂得拒絕,最終玩兒火上身,反倒給客戶留下了“無法癒合的裂痕”。畢竟, 甲方看重的是你的專業能力與是否靠譜,如果不能很好地展現它,不妨韜光養晦 。以下幾種情況屢見不鮮,遇到後千萬不要猶豫,該拒絕時就拒絕。有時候,拒絕客戶也是吸引客戶的一種手段。
01 專案無商業價值卻耗費巨大精力
如果甲方提出的需求從 利潤、業務戰略意義、團隊或個人能力沉澱、資源開拓與累積 等維度均不具有價值,但需要很大的人力與精力投入。遇到此種情況,乙方應該委婉拒絕甲方。
遇到很多甲方,往往以“幫幫忙”“別人幹不了”“這是信賴你們”等說辭將一些薄利卻耗時的專案交給乙方,希望獲得乙方的“苦力”。面對此種需求,一定要謹慎,這類專案一般不受任何一個乙方青睞。
你需要做的首先要明確甲方為什麼選擇把這個專案交給你,是其他人沒人做?還是另有意圖?利潤只是評估的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看專案是否具有其他商業價值。
比如,客戶把這個“不討好”的專案交給你,你是不是通過此能涉入甲方更多其他的業務?這個專案做下來雖然沒有業績的提升但是不是也有能力的提升?團隊能否通過這個專案獲得成長或者能否總結些方法論並應用到其他類似專案?如果這些都是否定的答案,那麼只能對甲方說, “生為乙方,我很抱歉”。
02 專案需求時間緊迫卻沒把握很好地完成
“一入公關深似海,從此休息是路人”。相信這句話在做廣告公關的乙方群體流傳甚廣。因為甲方下需求的時間從來就不分上下班。其中,有一些需求時間較為緊迫,要求在極短的時間內產出內容。那麼,作為乙方接還是不接?如果不接,那豈不是辜負了甲方的信任且丟了收入。如果接,那需求太急要求太高,專案恐怕很難完成。
面對此種選擇,就應該考慮團隊本身, 我們目前的時間、人力、精力、能力能否保障輸出優質的內容。如果沒有把握,做不如不做。
我有一個乙方朋友做事很踏實,經過和所服務客戶幾個月的磨合,終於取得了他們的信任。但建立信任難,摧毀卻很容易。她有一個特點就是面對客戶的需求不懂得拒絕。有一次,客戶要求她救急,短時間內出一張海報。她想都沒想就答應下來,最後公司設計剛好都沒時間,各種外包質量參差不齊,提交的作品過不了關。最終,客戶的火沒救成,反而引火上身,客戶對此很惱火,把專案失敗的氣全撒在她頭上。好不容易建立的信任,瞬間崩塌。這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費力不討好”。
03 自身服務能力匹配不了甲方的需求
坦白的說,任何一家廣告或公關公司的能力不可能面面俱到,無法解決客戶的所有問題。所以,當你的能力無法滿足甲方的需求時,應該坦誠拒絕,並推薦合適的解決渠道給他們。當然,你可能會說,不管什麼需求,先接下來再說啊。然而如果後期能僥倖完成也好,如果做砸了,其實並不利於在客戶群和同行中建立口碑。
對於競標,乙方更應審視自己有無所需的服務能力。客戶所看重的指標,如基礎能力、資源、創意、價格等是否具有優勢。對比競爭對手我們是否有贏的可能?如果絲毫沒有希望,那也應該果斷拒絕。
04 甲方無明確需求,萬事看心情
對於甲方,有一種需求叫“隨便弄弄”,有一種信賴叫“你看吧”。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新手甲方,他們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沒有明確的營銷需求。下需求時雲淡風輕,驗收時電閃雷鳴。“隨便弄弄”的結果往往都是“這不是我想要的”。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遍修改,最終說,“唉,要不就這樣吧”。
你看,至始至終,甲方都沒有提出自己到底想要什麼。這類需求,一般我們都會在一開始就刨根問底,慢慢引導客戶把需求進行完善。 而如果經歷了一系列的追問後依然沒明白客戶想要什麼或者他壓根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那麼,對於這類需求我們也應該拒絕。
之前經歷過一個客戶,在下需求前說得明明白白要按A的方案去做。結果執行90%,客戶突然說要按B的方案去做,而且要按之前的排期推進。和甲方解釋,他還理直氣壯,“當時是有當時的考量,現在不一樣了”。對於這種飄忽不定的需求一定要謹慎,因為這類客戶往往是一群人,他們剛開始會因為一些輕微的措辭或者不怎麼相關的細枝末節進行拉鋸戰,最終方案要經得住所有人的同意。所以,面對這樣的需求做也可以,前提是這群客戶統一明確了需求。
05 專案沒有預算
之前有個做營銷的前輩告訴我, “如果客戶自己對花多少錢做營銷都不清楚,要麼是裝傻,要麼就是純粹忽悠” 。作為甲方,他們對自己有沒有預算,有多少預算必定是清楚的。即使沒有具體的費用,但費用區間還是有的。如果甲方沒有告知乙方專案預算,這樣很有可能造成策劃案天馬行空,浪費雙方時間與人力成本。我明白很多甲方為了防止供應商虛報價格,於是不給預算。其實大可不必,如果你對市場價有一個大概的認知便可以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如果你一味不明確專案預算,乙方完全可以拒絕你的需求。
另外, 先看策劃,再決定花多少錢也是一個嚴重錯誤的決策思維。 甲方需要做的是從商業目標倒推商業投入,而不是從商業行為推出商業投入。 如果甲方實在不清晰不同預算取得的傳播效果會怎樣,乙方可以發揮專業能力,適當給幾個價格區間並匹配不同的效果,以供甲方選擇。
06 專案需求接二連三卻沒有一個出街
“半年了,做了很多專案,結果沒一個出街的,不是做的不好,而是甲方根本就不知自己為什麼做這個專案!”一位乙方朋友吐槽道。
這種情況做乙方的朋友想必也會遇到,尤其是一些體制冗雜的傳統行業的甲方企業,內部決策弧度較長,往往企業老大隨口說一句會引起下邊的人像瘋了一樣的跟隨。
比如老大說一句,最近短視訊比較火。這下可好,市場部、公關部、品牌部齊上陣,開始想短視訊的方案,當然乙方公司也會成為他們的外腦。最後,乙方提了一大堆創意,甲方對接人說,行,先做著試試看。於是乙方調動內部可調動的所有資源傾力去做,很快物料就出來了。但你急並不代表甲方急。“來吧,慢慢改,這個剪輯應該再大氣,這個調色應該再有朝氣些”。而且意見不是一併反饋哦,因為甲方並不著急出街,只是陪著你一輪輪修改。等到你我都累了,甲方才拿著成品給上級看。因為專案本來就是可做可不做,最後很有可能的回覆是“這個暫時先這樣,等領導反饋”。結果,再也沒反饋。
所以,對於接二連三的專案一定要明確甲方做專案的意圖和時間週期一定要把握清楚。不然,做了那麼多沒一個出街,時間和人力成本損失且不說,結款更是遙遙無期。
07 潛在客戶僅通過線上溝通便要方案
網際網路的發展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人們往往不用見面就可以進行商務洽談。但 對於那些沒有可靠人介紹、第一次接觸的客戶,僅僅憑藉電話、微信或郵件就要方案的需求,我們也要拒絕。 如果有意向合作,一定要當面洽談,後期線上補充。這麼做的原因想必大家也清楚。 雙方尊重是前提,雙方姿態擺對了才有合作的可能。 另外當面會談也方便乙方瞭解更多的背景和專案細節。當然,更重要的是防止精心製作的方案打了水漂。
08 專案有違道德法律
做營銷,雖然是商業行為但一定不能違揹人性道德。香菸廣告、劣質品廣告等要慎重考慮,不要因為眼前的利益而失去公司的未來。有違背倫理道德的專案要果斷拒絕。
以上是在服務甲方過程中比較典型的病態場景,還有很多情況乙方高層要審時度勢,做出判斷。這麼多年來,乙方在營銷生態中始終面臨兩大生死謎題:角色和價值。 但一個優秀的乙方公司絕不是跪舔式服務,用專業能力撐起應有的姿態,給予甲方價值,才會贏得尊重。 有時候,拒絕甲方也是吸引甲方。
公眾號:輕咖(ID:lightcoo)
作者微信(ID:2697018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