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圖微信小程式的紅利顯而易見

對小程式擁有者來說,開發小程式的成本比較低,一般是APP開發的幾分之一。即使是中小規模的餐飲店都完全能夠承受。而小程式可以實現之前只能在原生態APP才可以實現的效果和功能。資料在雲端,無需安裝,不佔記憶體,也不用強制關注,即掃即看即用;簡單方便,極其適合餐飲行業這種模式的使用者使用。
在網際網路時代,所有行業的競爭無論是時間維度還是空間維度都是不斷擴大的,餐飲業的運營肯定也是繞不開的。而由於微信小程式的出現,更是給餐飲業開放了另一個空間,特別是“附近的小程式”功能,讓顧客還未到店就已經與餐廳產生關聯,並在就餐和餐後依舊發揮作用。
線下服務和線下商品的場景裡,小程式有極大提升使用者體驗的空間,這個上面的案例稍微感受一下就能體會到,而目前使用到這樣技術的傳統商家還非常少,這是一個非常顯見的市場空間。

你比如說現在每個餐廳都有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支付,而且使用者已經非常習慣這個支付場景,但有小程式點餐的還很少,而這個未來肯定是可以普及的。
微信目前動作頻頻,但小程式的熱度尚未完全引爆,這個意味著什麼呢?我們來評估一下微信的邏輯,一開始他們高估了小程式的熱度,對可能濫用的風險做出了過度的評估,實話說,其實我也高估了,所以開始策略很緊,而且各種有意的限制,結果呢?冷場了。。。
之後一點點放開,一點點調整,一點點鬆綁,我們想想是不是,既怕開發者濫用,但又怎樣?又希望這個應用場景普及開來。
所以我們換位思考,如果你是相關負責人,你會怎麼想?在不嚴重影響微信生態的前提下,是不是還要有一些活躍度,有一些熱度的期待值呢,否則這麼多人,這麼大投入做這個事情,你說他們壓力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