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手機產品五年變化
1. 什麼是手機
手機,即行動電話,原本只是一種行動式的通訊工具.

手機
◆1G
分頻多重進接,大哥大,類似於移動電臺,通話固定在特定的頻率,缺點是訊號不穩定,保密性不足,頻寬利用率和速率極其有限。
◆2G
GSM,分時多重進接,將無線電頻率分成不同的時間段碎片來進行多路通話,同時為了支援資料通訊業務,支援了彩信業務GPRS和上網業務WAP服務,以及各種各樣的Java程式,在手機通話功能改善的同時,手機有了其他的應用場景,比如說玩玩小遊戲,瀏覽瀏覽新聞,但此時的手機功能較為單一,上網速度仍然大大制約使用場景。
◆3G
TD-CDMA,WCDMA,CDMA2000,以分碼多重進接為基礎,不以頻率區分,靠訊號的不同波形來區分,一個形象的比喻(所有的人都將進入這個唯一的大房子,如果他們使用完全不同的語言,他們就可以清楚地聽到同伴的聲音而只受到一些來自別人談話的干擾),主要是速率上的提升,能夠處理多媒體資訊流,提供網頁瀏覽,電話會議等服務。2M/s
◆4G
LTE,超高的資料傳輸,使用的是頻分雙工或者時分雙工技術,相當於一條雙向的告訴公路(分別進行上傳和下傳通訊)能夠快速傳輸資料、高質量、音訊、視訊和影象,速度達到100M/s
◆5G
10G/s,可想而知,5G時代,頻寬已經不是手機功能的制約條件,一切皆有可能。
2.重新定義手機
2007年初代iPhone的釋出,重新定義了手機,彼時的手機市場上,諾基亞以年均釋出40 款手機的速度穩坐行業第一,剩餘市場的瓜分者中,老邁的摩托羅拉還在埋頭研究如何讓手機變的更輕薄,黑莓繼續享受來自軍方、政府以及五百強企業的大宗採購福利,三星不聲不響爬上了第四強的位置。
(1).完全拋棄實體鍵盤,直接引領手機朝大屏、觸控式螢幕發展
(2).基於觸屏的設計,重新定義了手機應用設計方向,讓手機應用朝著自然人機互動的範疇發展(擬物化設計);加入多種感測器,為app的多樣性創造了無限可能
(3).重新定義了APP生態圈,隨著APP STORE模式的推出,從根本上創造了新的應用下載、開發、營收模型。
(4).重新定義了手機文化
iPhone之前的功能機器時代,手機只是人們彼此保持聯絡通訊的工具,而到了Smart Phone時代,人們出行、付款、學習、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手中的智慧終端完成。iPhone的出現更多的意義在於它第一次將手機從通訊工具變為了計算工具,從此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幕布正式拉開。
3.手機市場5年變化
我們分別來對比一下2013年和2018年中國移動終端市場的分析報告

2013手機市場
2013年,智慧手機市場還處於加速快跑的階段,廠商數量突破100家,正在大步邁向全民智慧時代,前15大品牌累計獲得92的份額,隨著喬布斯逐漸被神化,蘋果也逐漸成為現象級的產品,賣腎換蘋果的段子層出不窮,Android陣營中,三星那時還是一家獨大,市場佔有率超過兩成,HTC和索尼也處在頭部平臺,諾基亞也還在苦苦掙扎,國產品牌中,運營商模式的中華酷聯也都風頭正勁,小米剛剛上路,oppo,vivo還在夾縫中生存。

中華酷聯

2018手機市場
到了2018年,蘋果依靠品牌效應和極度的使用者體驗,已經一騎絕塵,華為,Oppo,Vivo,小米已經取代了中華酷聯,成為國產廠商的領軍者,並且逐步逼近蘋果。

華米OV
對比著兩份圖示,有幾個名字應該被提及:
●MVP:蘋果
●逆襲獎:營銷為王Oppo,Vivo
●最佳進步獎:華為,小米
●最失落:三星,HTC
4.手機產品5年變化
◆晶片
手機晶片逐漸從比製造工藝,比處理器核心數量,進化到關心多媒體的3D繪圖效能,VR/AR的影像延遲降低,支援人工智慧/機器學習,關心在效能提升與降低功耗兩方面的優化任務
目前的熱門的晶片廠商有:高通驍龍,三星Exynos,華為麒麟,MTK,展訊等,在未來幾年時間,5G晶片和AI晶片將是廠商們爭奪的高地
◆指紋
從高階機支援指紋到如今的指紋功能早已成為標配,全面屏興起使得大部分手機將前置指紋識別移到了後背,未來,屏下指紋功能或將成為趨勢
◆電池
電池經歷過盲目地追求大電池容量,快充的階段,發生了三星Note7爆炸事件後,逐漸迴歸了理性。有一些令人眼前一亮的技術比如石墨烯電池,但我們還是希望能在技術成熟時候商用,畢竟在安全面前,所有的一切都顯得微不足道。
◆相機
相機一直是最近今年不少廠商主打的領域和噱頭,拍照效能的提升自不必說,各種自拍功能,美圖功能的手機層出不窮。雙攝像頭,甚至前後雙攝,廠商們挖空心思想要將手機變成一部專業相機。
◆螢幕
自從IPhone將PPI提升到超過人眼可分別的粒度至上,智慧手機的螢幕爭奪戰愈演愈烈。從大螢幕手機,到三星的曲面屏,再到如今的全面屏,劉海屏,美人尖,厚下巴,以及未來的摺疊屏,都是向著提高屏佔比,提高螢幕體驗進化,手機螢幕的每一次改變,都引來一陣的流行和風靡,演變成一場革命。

三星曲面屏手機

劉海屏手機
◆國產手機變化
國產手機在近年來取得了可喜的進步,市場佔有率不斷提升,逐漸從模仿走向了創新,很多廠商出海,如火如荼地拓展海外市場。
然而貿易戰背景下的一場中興危機,卻給了我們當頭一棒。

中興危機
中興危機
今年四月,美國以中興在未獲美國政府許可的情況下向伊朗出口美國產品、妨礙司法為由,要對中興通訊實施長達7年的出口管制措施。如果禁令真的落實,中興將無法從美國上游廠商採購晶片,那麼這個打擊無疑是致命的。好在53天之後,中興與美國商務部達成和解協議,禁令解除,但中興將支付鉅額罰款、被迫調整高層,可謂損失慘重。
危機一出,企業立馬就陷入停擺困境,暴露了國內高新科技產業的命門,讓身在行業中的我們虎軀一震。我們的國產廠商一味追求熱點領域,卻對半導體產業基礎的研發投入嚴重不足,假如貿易戰嚴重到一定程度,我們上游無法進口核心晶片,生態上失去作業系統,那麼整個產業都面臨癱瘓,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說我們的國產手機廠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每個身在其中的人,都應知道道路艱難曲折,都應暗下決心:吾輩應當努力!
◆銷售渠道
線上渠道,社會化渠道和運營商渠道三足鼎立。
線上渠道帶來小米的爆發式增長,OV的社會化渠道裂變式發展。
而未來,將是渠道融合發展的時代,為使用者提供更多線上線下的消費體驗。
◆盤點手機廠商的大事件
我們只列標題,不做進一步的展開,在如電影般一幕幕的起起落落,或許能帶給我們一些思考。
●錘子的攪局和供應鏈問題
●三星Note7爆炸門,區別對待中國市場
●華為的快閃記憶體門和很嚇人的技術
●樂視手機瘋狂擴張和崩盤
●蘋果隱私門,降頻門
◆手機形態變化
遊戲手機,可穿戴裝置,AR/VR到AI智慧手機。
5.重新思考手機
過去五年,從超薄、超窄再到指紋、雙攝,從雙核、八核再到快充、全面屏,手機廠商在每個階段都有要追逐的創新點,但這些創新無非只是讓手機從卡頓變得順暢,從精緻變得更精緻。於是手機螢幕越來越大,處理效能越來越強,但手機作為生產工具的屬性卻沒有發生變化。過去五年智慧手機一直在做內在的修修補補,並沒有來自外在的創新裂變。競爭白熱化帶來的供應鏈成本不斷飆升,手機廠商產品同質化嚴重。
目前看來,5G和AI可能會為手機市場注入新的活力,我們現在已經人人離不開手機,或許在未來,這個關係能夠有所改善,手機能夠跟懂人類,雙方之間也能夠更好的溝通,人機合一,手機能為我們做的更多,也幫助我們變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