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金融的大敗局裡,金融科技正吹響“集結號”

對於很多關注金融科技的人來講,當下行業的發展愈發讓他們看不懂了。因為現在很多的金融科技企業都在儘可能多地去金融化,僅僅只是將金融科技看做是一種全新的科技形式,並不會過多地關注金融屬性的東西。或許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我們才看到當下很多的金融科技公司都在向區塊鏈、數字科技等方向轉變。
果斷地去金融化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當下政策監管帶來的困擾,將自身發展置於更大的“池塘”裡。再加上新技術時代的來臨帶來的全新風口,最終讓金融科技開始放開手腳進行去金融化的操作,金融行業僅僅淪為諸多與新技術進行結合的一個,除了它之外,還有更多行業與新技術結合並且誕生出更多帶有濃烈科技色彩的事物。
金融科技的去金融化是新技術深度影響行業使然,隨著未來更多新技術與行業產生深度聯絡,未來將會有以金融科技為代表的諸多“新技術+”的物種出現,並將讓新技術不再是一種純粹的技術,而是變成了一個有濃烈行業色彩的新技術的存在。
乘新技術之風,金融科技蛻變成為必然
毋庸置疑,未來一定是一個以新技術為主要驅動力的時代,新技術帶給我們的想象空間遠比網際網路巨大。金融科技之所以會如此義無反顧地去金融化,正是由於新技術將會成為新的行業推動力造成的。從金融科技蛻變的緣由來看,金融科技蛻變成為帶有強烈行業色彩的新技術是一種必然。
網際網路淪為基礎設施,金融行業開始與新技術的融合。 當下,幾乎所有的行業都與網際網路產生了深度聯絡,在行業當中,網際網路成為了一種類似於水電氣一樣的存在。金融行業同樣如此。儘管網際網路與金融行業的結合所誕生的網際網路金融遭遇到了諸多困難,但是網際網路技術在去中間化的方面同樣為金融行業的發展帶來了全新的思考空間。然而,僅僅做去中間化的處理,不去改變金融行業本身的做法難以真正期待實質性的推進,金融行業需要更加更加深度的改變才能實現行業的深度改變。
在這個時候,僅僅藉助網際網路技術已經難以起到實質性的效果了,必須藉助能夠給金融行業內在的流程和環節帶來改變的技術才能為金融行業的再度進化汲取力量。於是,我們看到以大資料、智慧科技、區塊鏈為代表的新技術開始出來,並開始深度賦能金融行業。以BATJ為代表的科技巨頭更是通過將新技術再度賦能到金融行業的身上實現自我價值的再度呈現,在這個背景下,金融科技開始進一步地去金融化,最終徹底演變成為一種帶有行業色彩的新技術。
金融科技行金融之實,缺少新科技元素的加持。 從金融科技誕生那天開始始終都沒有逃脫外界的質疑,很多人將金融科技看做是網際網路金融的一個變種,僅僅只是概念的改變,其實質並未改變金融本身。我們看到很多的金融科技企業其實依然在做網際網路金融的工作,金融科技僅僅只是他們用來包裝自己所做業務的一個概念而已。當網際網路的紅利結束,依然借網際網路的名頭去改造金融行業的做法越來越失去市場。
以新技術為突破口來實現金融行業的全新蛻變正在成為未來金融科技發展的一個主要方向。在這個時候將金融科技從僅僅只是一個行業的視角拓展到更加廣闊的層面,無疑能夠給行業發展帶來更大的想象空間。當下正在進行的金融科技向數字科技的轉型升級正是這種趨勢最直接的體現,隨著新技術的不斷加持,無疑能夠讓金融科技在金融行業之外找到更多的發展可能性。
服務物件從C端轉向B端,金融科技的概念已不合時宜。 有一個趨勢已逐漸變得清晰,這個趨勢就是行業發展的物件已經逐步從C端轉變成為B端。無論是科技巨頭還是行業新貴都在將服務物件從C端使用者轉變成為B端,深度賦能成為當下行業發展的主題。儘管網際網路金融進化成為金融科技,但是他們服務物件的定位依然是C端使用者。在使用者紅利逐漸減退的大背景下,如果依然按照流量思維來推進金融科技,必然會面臨瓶頸。
在這個背景下,金融科技同樣需要進化,才能滿足新的市場需求,獲得新的發展。我們看到無論是百度全力擁抱人工智慧、阿里巴巴加持新零售,還是騰訊的組織架構調整,其實都是在通過自身業務的調整來滿足客戶群體從C端轉移到B端的現實。
如果依然還是打金融科技的概念,首先一點是難以與當下市場的真實需求實現完美對接,讓企業在流量紅利已經見頂的情況下失去進一步發展的動力;另外一點就是一味地主打概念牌,難以給行業發展帶來實質性改變的東西,當概念難以為繼的時候必然會面臨再度進化的難題;第三,金融科技的概念僅僅只是將發展的重點侷限在金融領域,難以從金融之外的領域找到新的發展機會。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無論是從外部環境,還是從行業本身來看,金融科技都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大轉型。只有不斷將金融科技發展的目光擴充套件到更加廣闊的層面上才能讓金融科技的發展不僅僅只是一個金融行業的概念,而是變成了一個能夠給諸多行業進行深度賦能的行業。
我們看到,從科技巨頭到行業新參與者都在將金融科技朝著超脫於金融行業本身的層面發展。可以預見,未來只有不斷拓展以金融科技為原點的概念,不斷強化金融科技與更多新技術之間的聯絡,才能讓金融科技轉型成為數字科技的路上有更多的可能性。
數字科技僅是冰上一角,金融科技或有更多變種
以BATJ為代表的科技巨頭對於數字科技的加持,讓人們有一種錯覺就是數字科技是金融科技未來轉型的一個主要方向。其實,我們看到的僅僅只是金融科技的一個方向而已,未來,隨著金融科技進化的逐步深入,未來還將會有更多變種。
金融科技蛻變僅是開始,未來將有更多變種。 當下,新技術已經開始了對網際網路所形成的體系進行再度賦能和塑造的時代,金融科技蛻變成為數字科技僅僅只是大資料技術對金融行業進行深度賦能之後所產生的新變種。隨著更多新技術的不斷成熟,未來金融行業將不再僅僅只是與大資料進行深度融合,它們還將與人工智慧、雲端計算、區塊鏈等諸多行業產生聯絡,由此將會產生更多的新技術。
我們可以大膽地進行想象,未來隨著人工智慧、雲端計算、區塊鏈與金融行業融合的深入,將會衍生出智慧金融、數字金融等諸多金融變種,從而將會讓我們對金融行業的想象再度開啟。當新技術對於金融行業的影響開啟,未來將會衍生出更多新的變種,從而將會讓金融行業的發展帶入到一個全新的時代。
無論是從商業模式上,還是從服務物件上,金融科技都將發生根本性轉變。 即使進入到了金融科技時代,網際網路金融的商業模式依然存在。金融科技平臺依然在做傳統金融機構的事情,這種僅僅只是打概念牌,而不去改變的金融行業本身的做法顯然是不夠的,只有真正從商業模式上做出改變,才能走得更加長遠。
金融科技的商業模式依然是產品邏輯,並不涉及到金融行業本身,這種改變得到的結果就是換湯不換藥,等到金融科技平臺無法承擔其金融行業的變革之後,行業發展便會面臨困難。因此,不能用“創新”金融產品的方式來繼續按照網際網路金融的套路去進行金融科技的創新,只有改變商業模式,才能讓金融科技走得更加長遠。
從服務物件上來看,必須從C端使用者轉變成為B端使用者。在經歷了網際網路時代和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發展之後,C端使用者的習慣已經基本上轉移完畢,供給側改革成為當下以及未來一段時間行業發展的重點所在。通過新技術與金融行業的融合找到新的技術發展方向,再通過SaaS平臺將這些新的技術賦能給傳統色彩濃厚的B端使用者無疑能夠讓金融科技的發展帶來新的發展可能性。
金融科技的再度進化吹響了新技術深度賦能金融行業的集結號。如果我們僅僅只是將金融科技的進化看做是一個階段性的工程,那就大錯特錯了。同網際網路金融朝著金融科技進化不同,未來金融科技進化過程當中,徹頭徹尾的去金融化將會成為一個主題。只有真正將去金融化進行到底,金融科技未來的發展才不至於僅僅只是偷換概念的遊戲,而是變成了一個新的變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