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去高校“搶人”
1992年,陳明永從浙江大學資訊與電子工程系畢業,26年後,陳明永創立的OPPO與他的母校浙江大學成立聯合創新中心,同時啟動OPPO貝爾計劃。
作為貝爾計劃首批合作院校之一,OPPO-浙江大學聯合創新中心會整合雙方科研資源,通過學術研究性課題和技術開發課題兩種方式,在AI、機器視覺、生物特徵等未來趨勢性技術進行探索。
OPPO副總裁、人力資源與戰略部總裁蔣安奕表示,貝爾計劃將通過持續的校企合作模式和資源投入,為高校年輕科研人才搭建成長與發展平臺,共同培育更多年輕科研人才。
OPPO貝爾計劃預計未來四年覆蓋全球20所院校、55個院系,精準覆蓋超過12萬名高校學生,該計劃啟動資金達2億元人民幣,並且不設定投入上限。
在很多人眼中,OPPO身上有數不清的標籤:拍照、時尚、廣告、美顏……但現在它的目的很直接,就是去高校爭搶年輕型人才。
OPPO副總裁、人力資源與戰略部總裁蔣安奕。
“‘大膽使用年輕人’已經成為公司的一項人才理念”,蔣安奕說道。他透露,現在OPPO所有員工的平均年齡是29歲。OPPO認為,敢用年輕人,用好年輕人,允許年輕人試錯,是年輕人才在企業歷練中獲得成長的關鍵。
OPPO與高校間的合作,並不是簡單的拿一筆錢出來,是一整套人才培養體系,會從科研課題聯合開發、賽事支援、人才培養以及成長激勵四個方面與高校展開合作。
以科技賽事為例,2018年10月,OPPO貝爾計劃聯手阿里雲啟動了首個科技賽事:OGeek演算法挑戰賽。賽事的優秀方案將有機會被OPPO採納,以優化OPPO實際業務中的實時搜尋(Instance Search)場景。
同時,OPPO為年輕的大賽優勝選手提供了校招綠色通道。2018年11月底,OPPO貝爾計劃還將與4所頂尖院校的4位國家青年千人聯動,在貝爾計劃覆蓋院校開展AI人工智慧大賽。
OPPO還將為合作高校學生提供實習、國內外參訪等實踐機會,並針對研發類目標院校設立獎學金。資料顯示,目前已經有超過200名高校學生參與了2018年實習及國內外參訪計劃。
作為一家手機市場頭部玩家,OPPO多年來專注於技術的研發,在手機行業挑起產品厚度輕薄之戰,首發手機自拍美顏技術,以及憑藉“充電5分鐘,通話兩小時”火遍大街小巷的VOOC閃充手機快速充電技術。根據資料機構IDC的統計,去年全年OPPO市場份額位居全球第四,中國市場第二。
同時,OPPO的業務已經覆蓋逾30個國家和地區,並設有深圳研究院及全球六大研究所。
但伴隨著手機市場的飽和度越來越明顯,技術和人才齊頭並進已經十分必要,一家企業想要可持續發展,也必然需要高階人才的支撐,手機廠商之間的競爭,已經延伸到人才的PK,今年4月小米就與武漢大學正式成立“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看中的就是高校的科研和人才資源。
OPPO顯然意識到這一點:不僅要用產品讓年輕人買單,現在還要提前儲備和吸引年輕人來工作。
愈發激烈的人才戰爭也告訴我們,僅著眼於當下的格區域性署是遠遠不夠的,未來科技、資訊、數字帶來的經濟產業發展瞬息萬變,貿易結構和鏈條也更加撲朔迷離,中國企業參與人才戰爭的視角和思路要隨著時代的變換,進行重組與改革,無論是對內,還是對外。
蔣安奕透露,OPPO作為巴塞羅那俱樂部的合作伙伴,他曾去參觀拉瑪西亞訓練營,這裡因為培養出了梅西、哈維、伊涅斯塔這樣的足球巨星而被人所知,甚至一度被稱為足球界的“採石場”。
在拉瑪西亞訓練營,蔣安奕看到了他們培養年輕球員的一套體系。
在他看來,OPPO的年輕人才培養計劃,就好像帶領巴薩完成六冠王偉業,曾經的巴薩主帥瓜迪奧拉說的那樣:
如果能在拉瑪西亞訓練營培養一個年輕球員,最後能成為一名偉大的球星,對我來說,比贏得冠軍還要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