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電一哥海信入局OLED電視,燒屏難題已根除,OLED或將迎來爆發
曾經索尼公司的臺式電視的映象管利用特麗瓏技術,成為行業的一個標杆型的顯現技術。這樣優秀的顯現管技術,曾經是索尼人的驕傲。但當液晶技術出現的時候,特麗瓏卻成為了索尼的一個障礙,他們不願意放棄這樣成熟的技術,去研發液晶的技術。最終,索尼的特麗瓏一敗塗地,因為,更好的成像技術出現,液晶。近年來,對於海信做不做OLED電視,外界紛紛猜測,因為OLED在國內市場並不成熟,而且上游產能有限,所以當海信上週宣佈進入OLED領域後,大家對此眾說紛紜。
今天海信說,做!因為OLED是未來。
海信於3月7日,召開"OLED技術成果釋出會",正式釋出了在OLED領域取得的重大技術成就:通過六重防殘影技術的應用,解決了困擾OLED多年的"燒屏"等難題,全面提升暗場細節、運動畫面流暢度以及亮度、色域、對比度等核心指標,引發市場一片譁然。
重重障礙|市場認知度低的OLED,及那些技術的痛點阻礙。
OLED電視並不是新鮮事物,在中國也已經推廣了五年多的時間,但2018年全年銷售量只有17萬臺,不僅遠低於預期,也遠遠落後日本以及等全球重點市場。這並非中國彩電市場特殊,根本原因在於一些電視廠家僅僅充當了OLED螢幕組裝廠和搬運工的角色,對研發難度較大的OLED殘影等深海區根本無力觸及,使得OLED電視"看起來並沒有宣傳中那麼好",導致中國OLED電視市場遲遲不見起色。
前瞻性研發|從不盲目跟風,海信OLED砥礪前行。
2010年,海信作為唯一一家電視企業參與了國家科技部863新型平板顯示技術重大專案,承擔了大尺寸AMOLED關鍵技術及工藝研究專案,並於2010年和2012年成功開發出了12吋和15吋OLED電視樣機。此後,海信圍繞OLED材料、器件、驅動、畫質等方面進行了深度技術研發和技術儲備,並在OLED驅動系統設計、OLED顯示器結構、曲面OLED模組以及OLED使用壽命、對比度等方面掌握了關鍵技術。
中日優勢結合|收購東芝OLED技術團隊,一同攻克OLED技術壁壘。
又一中國企業崛起,收購日本家電巨頭,拉開OLED液晶時代帷幕!作為連續15年位居國內彩電市場第一、連續多年穩居全球彩電市場前五的品牌,海信的市場推廣和營銷能力毋庸置疑。其在消費者中已經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留存了有品質的產品印象。在自主核心技術支撐下,海信自主研發團隊與東芝電視研發團隊共同攻克了OLED的技術問題,雙劍合璧。
在全球OLED電視滲透率最高的日本,東芝電視擁有最先進的OLED技術。海信收購東芝電視及其研發團隊之後,不斷攻克OLED技術難關,終於突破了困擾OLED市場多年的殘影、影象衰減等技術難題。海信OLED研發工程師嶽春波博士介紹:"海信通過自主研發的六項防殘影技術、暗場細節提升技術和OLED色彩精準設計,為防止OLED殘影發生提供了優良的技術解決方案,使OLED產品在細節表現力、清晰度和運動影象流暢度方面呈現出完美的畫質表現"。至此,OLED電視產品終於真正走向成熟。
大器晚成|海信追求不是成為國內第一個家OLED電視生產商,而是全球頂尖的OLED生產商。
手機先行看華為,電視先行看海信,海信拉開OLED液晶時代的帷幕,海信OLED取得重大突破!當華為拿出量產的可摺疊液晶屏手機時候,眾多國內廠商也拿出自己的概念摺疊屏手機,說自己也有,只是沒有量產。很多網友戲言,慢了一步,就慢了一個時代。但作為海信這個傳統家電產業的巨頭,他們對於OLED技術的要求是,成熟。作為十年前就進入研發OLED企業,他們十年磨一劍,並不去在意所謂"市場首發""國內第一臺面世"。他們注重的是,這是一臺質量過硬的,令人十分滿意的OLED電視。很多網友不太清楚,一個品牌的建立,並不是市場的並不是所謂的營銷概念,而是值得信賴的技術,和令人滿意的質量。
OLED對於海信來說,只是一個國內液晶新時代的帷幕,但是,這個帷幕絕對不是最後一塊帷幕,海信將繼續在新的領域、新的技術中研發。但所有帷幕中,海信卻永恆不變兩個字,信賴。
你怎麼看?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