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就是快:合規不走捷徑的網貸平臺 備案程序更快
當下的網貸行業,合規備案是每家平臺的終極目標和重頭戲。如果按照目前幾千億的市場規模,如果最終百餘家平臺獲得備案,那麼至少每家平臺將有百億級的市場份額。所以只有拿到備案入場券的平臺才能最終守得雲開。
而目前的進展來看,網貸平臺的分化加劇,部分小平臺已經被市場和監管雙重淘汰,部分平臺自己放棄甚至連自查報告都沒有提交,而堅守合規的平臺則穩步推進,離備案衝刺的終點越來越近。
進入備案琅琊榜20強
今年以來網貸行業的合規化建設程序明顯加速,尤其最近一個階段,隨著8月中旬網貸整治辦下發《P2P合規檢查問題清單》(下文簡稱“108條”),已有300多家網貸平臺提交自查報告,並已經進入自律檢查階段。
近日,行業第三方平臺零壹財經發布了《P2P整改備案進度琅琊榜TOP60》(10月),參照互金整治辦在8月釋出的《P2P合規檢查問題清單》,根據各平臺官網、APP及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等渠道公開資訊,選取“108條”中資訊公開可獲取的53條進行評分,同時加入對ICP許可證和是否提交自查報告的考察。根據考察專案的相關性和重要性,榜單的指標及權重構成如下:資訊披露(30%),禁止性規定(25%),風險管理及出借人保護(35%),自查報告(10%)。
其中,人人貸、點融、網利寶等平臺按照綜合評分進入榜單,在自查報告、銀行存管白名單、資訊披露方面均嚴守合規標準。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完成自查報告並提交的平臺共357家,在目前正常運營平臺中佔比同樣不到三成,近1000家平臺未能如期提交報告。業內表示,沒有提交自查報告的平臺多數自己放棄,而這部分平臺或首先無緣備案入場券。
提交自查報告的平臺來看,人人貸、點融、網利寶、愛錢進等平臺則基本都是在截止期限內完成,並且積極準備、積極整改。
以網利寶為例,10月12日,網利寶向相關部門正式提交了4000多頁的400多項自查報告。網利寶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的兩個月內,北京金融局將依據存量業務、核查進度等情況,再對各網貸平臺進行現場檢查;網利寶將繼續全力籌備合規監管,夯實開創監管“2.0時代”。
此外,資訊披露方面,網利寶不僅依照相關監管規則對平臺備案資訊、組織資訊、銀行存管、重大事項、安全保障、運營報告等十餘項資訊進行披露,還對成交量、待收規模、借款使用者特徵、出借人特徵等方面做了重點披露。
事實上,自2017年底網貸行業啟動整改工作以來,網利寶第一時間按政策規則對平臺業務進行調整和約束,嚴格依據“一個辦法+三個指引”的要求及其他政策標準,不斷完善平臺合規建設。
108條下發以來,網利寶產品、風控、技術、法務、財務等多個部門就全力配合相關工作,嚴格依照行業監管要求,積極準備相關材料。
可以說,合規層面,網利寶一直在路上。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功,今天能夠順利提交4000多頁的自查報告和按照監管的要求做好都是過去的日常經營和服務中的點滴積累。
合規的路上不走捷徑
資料顯示,在357家完成自查報告並提交的平臺中,僅127家平臺獲得ICP經營許可證,佔比約3成。 業內共識,資金存管白名單、自查報告、ICP經營許可證、資訊系統安全等級保護認證等四項條件是能夠備案的必備條件。而綜合第三方機構統計及媒體報道,同時具備三證且銀行進入白名單,提交自查報告的網貸平臺僅有人人貸、網利寶等幾十家,而這幾十家平臺儼然搶佔了先機。
值得注意的是,網利寶2017年上線的北京銀行在白名單之列,而2018年10月升級存管的百信銀行也在白名單之列。此前,很多平臺因為時間人力成本高,難度大而沒有選擇較大的銀行存管,也沒有ICP經營許可證等,但網利寶在合規的路上沒有走捷徑。現在看來,當時顯得有點“笨”的路徑現在反而是開啟備案大門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