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Torrent的創始人:以太坊應放棄轉PoS,否則會走上中心化道路
P2P檔案共享協議BitTorrent的創始人Bram Cohen建議以太坊開發者不要切換到PoS共識協議。
Cohen還建議以太坊開發團隊“放棄分片(sharding)”這個用於以太坊區塊鏈網路升級的技術。對於第三點,Cohen做出了進一步的解釋:
這是‘資料’和‘程式’的分離,儘管從資料的意義上說,其需要是“目標導向的”,即指定其可以使用的程式。更實際地說應該預先準確地指定執行和gas要求。
要像建立資料庫一樣進行交易,能夠清晰地進行管理並且提前瞭解需要消耗多少gas……基本上,交易執行的每個細節及其消耗的gas值都應該預先精確地設定,稍有偏差就會導致失敗。

推特網友WallStreet 5在這條推文下回復Blockstack聯合創始人Muneeb Ali,為什麼該平臺只能部署在以太坊,而非Bitcoin SV。他得到的回答是Bitcoin SV作為Bitcoin Cash(BCH)的分叉,並非是一個可發行dApp的通用平臺。
看到Ali的評論之後,自稱為比特幣創造者的CSW稱,比特幣(他所設想的比特幣)“是圖靈完備的系統”。他還說,比特幣能夠成為一個dApp部署平臺,並且具備很多其他應用潛力。
切換PoS:以太坊無法實現的目標?
另一位推特使用者Critical I問Cohen所說的第三點是否就是隔離見證在比特幣網路中的意義。Cohen回答: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的。隔離見證更像是一個糾錯功能,而非對模式的改進。中本聰一開始專注於UTXO(未花費交易輸出)模型,但後來在細節設計上出現的錯誤,誤以為簽名越多越好。
Cohen還被問到,很多人投資以太坊都是因為其即將完成的PoS機制切換,那麼按照Cohen的說法,放棄這個目標真的是好事嗎?Cohen這麼想是因為覺得這個目標是不可能實現的嗎?
Cohen回答,現階段以太坊的共識機制切換方案是不可行的,除非其選擇走向中心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