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indesk也將發幣?“沾鏈就漲”成過去時!
【一週盤點】
1.Coindesk研究主管:Coindesk data也將”發幣”,但不在二級市場流通。
2.澳本聰在CFTC官網公眾徵詢意見中再稱自己為中本聰。
3.證券日報:去年以來,僅1/3區塊鏈概念股跑贏大盤。
4.VanEck比特幣ETF提案已納入監管機構和市場參與者反饋。
5.V神駁回Create2功能將產生負面安全隱患的觀點。
6.上週,據PeckShield態勢感知平臺數據顯示,1月以太坊智慧合約建立量環比下降59.69%
7.比特幣網路生產的區塊達到1.3MB的歷史最高值。
8.上週,美國SEC就ICO釋出公告:可以作為證券發行。
9.SEC專員:推遲建立加密監管規則或能讓行業有更多自主權。
【資料顯示:以太坊鏈上交易活躍,出現多筆大額轉賬】 據Tokenview資料顯示,以太坊近24小時內鏈上交易額為1894235.62ETH,同比24小時前上升76.45%;以太坊近24小時內鏈上交易數為455991筆,同比24小時前上升1.11%。昨日ETH單筆超過1000 ETH的大額轉賬共計174筆,較前日上升159.7%,較近7日平均大額轉賬筆數下降85.43%。受以太坊價格波動影響,以太坊鏈上出現多筆大額轉賬而多筆轉賬流向交易所。
【以太坊錢包MyCrypto創始人:無論加密強度如何,使用者密碼設定為薄弱環節】 據報道,針對Coinbase Wallet可在Google Drive或iCloud上備份私鑰,以太坊錢包MyCrypto創始人兼執行長Taylor Monahan持觀望態度。其表示:“無論加密強度如何,薄弱環節始終是使用者選擇的密碼(其錢包和雲端儲存賬戶上)。使用者無法生成足夠複雜的密碼,且習慣性使用單一密碼。”其認為,“針對這些雲端儲存提供商的攻擊將會增加。”
【Coindesk 研究主管:Coindesk data 也將"發幣"】 據報道,Coindesk 研究主管Nolan Bauerle在NEO DevCon 2019 西雅圖開發者大會上表示,加密經濟學是關於選擇的經濟學,多樣的資料來共同顯示去中心化的經濟如何增長。社交媒體,網路,開發者,價格,交易所5個角度來收集社交資料共同來測量加密經濟。coindesk鼓勵一切可以追蹤dapps、錢包等在核心協議之上的加密經濟資訊,告知錯過的資訊,加入coindesk 的資料庫,加密經濟資料通過Github追蹤。coindesk data 也將"發幣",但是幣本身不在二級市場流通,只是用於在coindesk活動等場景下使用。
【證券日報:“沾鏈就漲”成過去時,去年以來僅1/3區塊鏈概念股跑贏大盤】 2月18日證券日報的報道稱,近年來,“區塊鏈”熱潮席捲全球,不少上市公司也一頭扎入其中。去年1月份,在區塊鏈與加密數字貨幣價格位居高點時,多家上市公司宣佈進軍區塊鏈,彼時市場曾出現一天內11只相關概念股漲停的盛況。但時隔1年有餘,區塊鏈概念股走勢如何呢?《證券日報》記者根據東方財富Choice資料統計,截至昨日收盤,80只區塊鏈概念股中跑贏大盤的公司數量近28家,佔比僅為35%左右。絕大多數股票已衝高回落。儘管區塊鏈行業不斷髮展,但區塊鏈技術大規模應用落地仍待時日。在去年A股市場區塊鏈市場虛火旺盛之後,今年以來,已有不止一家A股公司已開始將目光從區塊鏈上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