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APP的案例學習(藍海,設計衝刺,視覺設計)
旅行APP的案例學習(藍海,設計衝刺,視覺設計)
作者 :Vlad Chentsov
專案創意: 一個遊客和導遊的市場。導遊提供遊覽服務,遊客購買遊覽服務。
目標: 推出MVP,通過眾籌為一家公司募集資金。
我的角色: 商業分析師,設計衝刺主持人,品牌衝刺主持人,使用者體驗設計師,使用者研究員,視覺設計師。
結果: 建立MVP APP,根據使用者測試來解決他們的痛點。為眾籌活動建立網站來開始募集資金。
工作步驟: 競爭對手調查,藍海策略,設計衝刺(第一步),與遊客進行使用者測試,設計衝刺(第二步),使用者測試(客戶體驗),品牌衝刺,著陸頁設計,客戶旅程地圖,建立遊客介面,導遊介面,與導遊進行使用者測試。
競爭對手調查
競爭對手提供遊覽服務,並且大多數他們都不是真實的。例如,它只是轉售旅行社的票務,出售公園、博物館、旅遊勝地的門票。在某些地方,它只是一次私人旅行:一個遊客和一個導遊,但是這通常是個頂級旅遊景點的無聊旅程的轉售。
市場驗證
我們發現研究表明,大多數遊客不會提前計劃要在景點做什麼,他們會買機票、預定酒店、但卻會拖延娛樂。
藍海策略&商業模型
在開發我們的產品時,我們使用藍海方法論。誰會不知道:藍海策略。

我們與競爭對手的價值曲線對比
我們假設,為了去創造一個新的價值曲線,我們需要去開發定製、真實性和速度,通過消除舒適性和額外服務來降低成本。
商業模型
因為內容是這個應用程式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它應該是真實且有意思的。因此,我們實行了短途旅行的方案建議並且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種商業模式。
第一次設計衝刺
我們想要去測試我們的假設,快速開發一個產品的原型,找出潛在客戶的想法,所以我們選擇設計衝刺的方法。我並不會詳細介紹這種方法。我會告訴你更多關於我們的過程。但是如果你不知道,你能夠在這裡找到很多有趣的東西。
建立目標

我們從樂觀開始:每個人都表達了對於我們專案的全球目標。
目標: 去生成一個新的小眾市場,讓世界上1%的旅行都能通過它。
衝刺問題
衝刺問題是: 我們應該如何建立一個新的市場,並且還讓之成為第一名?我們應該如何讓使用者信任我們?我們怎樣才能比愛彼迎更有競爭力?
地圖
關注的點: 為旅行者搜尋和選購活動。

設計衝刺地圖
我畫了一張地圖,我們認為互動應該貫穿於整個產品,即開始於使用者發現這個產品的那一刻,以及使用者能如何在這個產品中實現目標。
垂直地,我放置預定義的階段“發現,學習,使用,目標”。它確實很有幫助,因為從頭開始很難。
水平地,我放置了我們在這個專案中所扮演的角色:遊客,導遊,主持人,博主。我們在這個專案中的角色對應著我們的商業模型,因為在討論期間出現了一些變化,所以我們添加了一個內容和支援的主持人。
HMW和專家訪談

組織HMW和NnV
我們也嘗試從不同的角度去看這個專案並且考慮到去避免負面的影響。為此我們提出了一些令人不安的問題:那裡可能出錯?我們的弱點在哪裡?
我們邀請了我們團隊的所有成員以及在各個領域的專家來給出他們的觀點。在討論和專家訪談之中,越來越多的新問題呈現出來了,作為主持人,我在便利貼寫下了這些問題。
我們使用HMW的方法記錄了這個專案所有潛在的問題。我非常喜歡這個方法,感謝這個公式,使得潛在的問題看起來並不可怕,卻像是一個能夠被解決的任務。
HMW: 去幫助推薦這個APP給朋友?去追蹤朋友的活動?去找出使用者的夢想並且提供服務?
閃電演示

使用便利貼進行閃電演示
我們瀏覽了其他產品,以便去找到我們能在我們的產品中使用的東西。我們喜歡:
·Netflix的遊戲化和定製化的內容。(代表電視劇中的角色推送通知)
· Airbnb推薦專案
·booking.com如何展示你的朋友在附近
·Spotify內容定製化(基於一年、一天、假期的時間進行推薦
草圖

其中一個解決方案的草圖。但最終沒有選擇它,而是選擇了另一個解決方案。
四步草圖。我們嘗試產生儘可能多的想法。
在設計衝刺中我喜歡獨立的作業,每個工作都是分離的。獨立作業給每個人機會去表達他們的觀點。不像是頭腦風暴,通常是幾個人說話,其餘的人都是沉默的。
最有趣的練習是“瘋狂8分鐘”,就是在8分鐘之內你需要提出8種不同的想法來達到最佳效果。在強壓力的條件下,因為時間限制,大腦開始以不同的方式工作, 潛意識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有趣的解決方案。
在這天的最後,我們從每一個參與者那裡都收到了一份這個應用程式的解決方案的草圖,以及關於它應該如何工作的附加評論。
對概念進行投票

第二天開始解決方案草圖的討論和投票選出最佳方案。我們有APP的幾個版本概念:
· 使用者回答了問卷,從幾個他喜歡的短途旅行中選擇,基於這些對內容定製化。使用者能夠從新的旅途中建立和分享照片拼貼。
· 使用者通過旅程來找到志趣相投的人一起在旅程中進行挑戰。
· 使用者瀏覽地圖上的旅程或者在tinder刷卡,閱讀介紹,選購旅程,導遊就像Uber司機一樣按時到達。
從一開始獲得最後帶有細節的版本。
故事板
故事板:我沒有把它畫在黑板上,因為我認為在桌上使用一張大紙更方便。
這天的第二部分是把精力放在建立故事板上,在此基礎上,原型將被建立並且與使用者一起測試。來自A&J Smart非常棒的建議用來方便創作。
原型設計

Sketch中的原型圖
設計衝刺的第四天致力於原型的創作。我們必須去做大量互動原型,其中包括解決產品互動的完整路徑(基於設計衝刺地圖),從第一個場景開始 -Instagram上的廣告。
當我在Sketch+InvisionApp上設計原型圖時,我的同事幫助我提供了內容:為著陸頁寫了很棒的文案。我成功地製做了幾個版本的原型圖為了去測試不同的假設。
使用者測試
我為了訪談所準備的問題
為了找到使用者測試的受訪者,我使用了Facebook ads. 我嘗試了2家廣告公司:以填滿問卷為目標,以及在Facebook Messenger上直接寫,但成功的只有問卷廣告。
使用Google Forms問卷對受訪者進行了篩選。我在必須要選擇正確答案的地方(興趣:旅行)使用了一個特別的問題排除了受訪者,只有選擇對了才能通過到下一個問題,以及我邀請受訪者進行使用者測試
我用個性化的電子郵件向所有人發出邀請,同意的人都被記錄在日曆上。

參與遠端受訪者之一:)
通過視訊電話,我使用了Google Hangouts、用於視訊錄製的Quick Time 播放器、用於原型的InvisionApp。
每一個受訪者都被分配了1.5小時,所有受訪者都非常棒,他們經常旅行,他們來自我們的目標受眾。首先,我詢問了一些一般性問題,然後我們繼續進行主題相關的問題,最後,我出示了原型圖,要求完成任務,觀察他們的反應和情緒。我錄製了測試的視訊,用於回顧和分析。
我們的使用者說了什麼
我喜歡“Yonder”因為它看起來像“Wonder”.
如果導遊超過三小時還沒回應我,我就會選擇其他的行程。
我不喜歡按部就班的瀏覽,因為當你和一群退休的人在一起的時候就會變得非常嚴肅。
這看起來有點煩人,因為APP所做的一切:問幾個問題然後給我看廣告。
我不想在文章中看到報價,我想在合同中看到報價。
測試的一個重要的結果是使用者喜歡這個產品,它甚至解決了他們在使用者測試期間表達的痛點。我們的假設使用者不提前預訂瀏覽行程,那麼速度和獨特定製內容對他們來說就很重要了。
我們以卡片(就像在Tinder裡)的形式以及地圖的形式展示了應用程式介面的幾個版本。我們打賭卡片選項更可取,但是令人驚訝的是大多數使用者並不理解它或者是不喜歡它,所以我們決定繼續使用在地圖上顯示活動的介面。
第二次設計衝刺

第二次設計衝刺是由精簡版進行並且完全致力於使用者體驗,產品互動,離線。我們引導另一個使用者測試,為了去弄清楚他們在不可預見的、有爭議的情況下如何進行應用程式在離線時的互動。
例如,我們在原型中製造一個明顯的錯誤來觀察使用者是如何解決它們的。我們弄清楚了支援的介面是否清晰,以及我們如何能設計出最有效的客戶服務,我們也修正了一些晦澀的點,這些都是在之前的原型圖中,並對使用者進行了測試。我們對遊覽頁面做了更詳細的描述。
根據第二次使用者測試結果,我們發現:
· 使用者並不想要參與需要體力勞動的活動
· 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輕易聯絡到導遊或支援
· 使用者在預定之後並不希望閱讀大量的文字
品牌衝刺
隨著應用程式的工作,我們的團隊決定成立一家眾籌公司,為此,我們需要一個網站來介紹我們的創業和應用程式。為了向客戶傳達我們品牌的價值,我們進行了一個簡短的品牌衝刺,作者同樣是Jake Knapp。
我們的普世價值是一種夢幻般的旅行生活方式,在大多數服務中,在他們如何定位自己和他們實際給使用者帶來的價值之間有巨大差距。我們希望在我們的產品中避免這個差距。
再次提醒我們是為誰而製作產品:
相對於競爭對手的定位:
個性化滑塊
顏色。當選擇顏色時,我們依賴於顏色心理學、使用者調查還有對競爭對手的分析。

競爭對手的顏色方案
著陸頁
首先,我們主持了一個會議並且概述了著陸頁的結構,然後我將它轉換成了線框圖。

過程。尋找視覺形式。

設計的最後一版。

面向旅客的著陸頁
面向旅客的著陸頁。從營銷方面做了許多修正,大部分文案和區塊的擺放位置都改變了。很難在現代設計、市場需求(怎樣才能不陷入痴迷的邊緣)和如何去傳達我們的品牌價值之間找到平衡。

面向博主的著陸頁
面向博主的著陸頁。這些頁面講述了聯盟計劃的優勢以及如何能通過推薦一個導遊/活動來賺錢。頁面的用途:通過聯絡人表單傳送一個應用程式。有許多欄位:需要指明博主的聯絡方式,關於導遊和活動的資訊,有可能的話新增旅途的照片/視訊。
因此,為了促進流程的發展,我將表單分離成了幾個步驟。另外,團隊反對使用粉紅色做背景,因為它很難去閱讀因此會終結轉換率,所以我設計了在滾動時粉紅色平滑的向白色過渡。

同樣,為了吸引使用者注意我們的產品,我們設計了部落格:

客戶旅程分析
我依賴於衝刺設計的地圖。這個地圖被轉移到實時板上並且變得更詳細。

這個應用程式有遊客和導遊的介面。讓我們先從遊客介面開始。
遊客介面設計
在進行使用者測試之後,我做了一個報告。建立了新的軟體使用者介面需求規格。就像我已經說過的那樣,帶地圖的使用者介面比起卡片形式的介面,是更容易理解的並且對於使用者來說更可取,所以我們決定繼續使用它。特別是這樣的介面更適合我們的品牌價值— 在旅途中即時預訂。
因為我已經使用sketch+invasionApp製作了原型圖,所以從視覺設計開始對我來說更容易,我只是重疊了線框圖。

旅程搜尋頁面
旅程描述頁面。“這裡有很多朋友”的功能已經從設計衝刺草圖轉移到了發行版。

旅程描述頁面

導遊介面
CEO和導遊
我們的團隊乘飛機去了巴厘島(印度尼西亞)因為這是我們將執行MVP的第一個地方。我們在這第一個試點為啟動這個應用程式做了充足的準備。我們遇見了當地的導遊,尋找有趣的旅行,並嘗試了它們。
導遊的使用者測試
我為導遊建立了原型圖並且讓潛在使用者對它進行了測試。這對於我來說是一個非常不尋常的體驗。我理解了在使用者體驗和心態上的差異。印度尼西亞的導遊幾乎都不使用任何應用程式,除了WhatsApp和其他一些標準應用程式。絕大部分使用者都是安卓使用者。在巴厘島上的所有時間,我只看到過一次iPhone。

抱歉這個畫質太渣,因為它被視訊壓縮過了。
不同於歐洲人,它很難去得到一個詳細的回答。通常,當我給出一個原型,我甚至不用去要求什麼,被訪者就能自行使用這個應用,但是印度尼西亞的人並不會這樣。我的受訪者都不理解原型和工作中的應用程式有什麼不同,例如,很難去解釋為什麼我不能在應用程式(原型)的聊天中編寫他們。
他們只是看著螢幕然後什麼也不想做。但是通過給出一個案例,解釋產品的價值,我努力試圖去讓他們突破第一屏。
未完待續,請給掌聲:clap:
以下是在Behance展示的全部設計:
歡迎關注我和妖怪的公眾號:妖怪和喵的簡單人生(MZSWAGCOM)

直接掃碼關注公眾號吧~
裡面有這篇文章的原文和一些單詞的解析,還有相對應的單詞本,可以一邊學習設計文章,一邊學習英語喲~